郭子儀的故事介紹
時間:
鴻宇2
歷史人物
郭子儀唐代大將。以武舉積功官至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等.高齡84歲,歷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戎馬一生,屢建奇功,有效地保證了唐王朝的統治,在朝野享有極高的威望和聲譽。安祿山反,他以朔方節度使率兵與李光弼合軍擊敗史思明。并與李率師五萬至靈武,擁立肅宗,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關內河東副元帥,配合回紇兵收復長安、洛陽,升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說服回紇 與唐共擊吐蕃。德宗嗣位,尊為"尚父"。
永泰元年(765年),唐代宗的第四女升平公主下嫁汾陽郡王郭子儀的第六子郭曖,兩人成婚時都是十五歲左右的光景。郭曖旋即被封為駙馬都尉。兩年后的一天,這對小夫妻拌嘴,被鄭重其事地載入了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一書。
郭曖對升平公主發脾氣道:“你不就倚仗著你父親是天子嗎?我父親是能做天子卻不做!”聽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升平公主大怒,奔進宮去向唐代宗告御狀。唐代宗對女兒說:“你哪里懂得這件事。假如他父親果然像他說的那樣想做天子,天下哪里還是我們李家的天下啊!”郭子儀聽說之后,把郭曖囚禁了起來,入朝謝罪。唐代宗溫言對郭子儀說:“俗語說‘不癡不聾,不作家翁’,那些話不過是小兒女們的閨房之言,怎么能當真呢!”一句話輕飄飄地化解了這件有可能犯下殺身之禍的尷尬事。郭子儀回去后,越想越后怕,將郭曖杖打了數十下,以示懲罰。這個故事流傳到民間,成為傳統戲曲的經典曲目,經過改編后取名《打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