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文丑是怎么死的
歷史上文丑是怎么死的?當真是關羽所殺嗎?其實文丑并非關羽所殺,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歷史上文丑是怎么死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歷史上文丑是怎么死的:
三國時期的將領文丑是怎么死的?你或許會說:“《三國演義》里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的故事膾炙人口,當然是關羽殺死的。”大錯特錯!
如果讀讀《三國志》的話,會發現文丑之死與演義所寫的出入很大,并非關羽所為,而是曹操設計害死的。
《三國志 武帝紀》里說,援救劉延解去白馬之圍后,曹操親自帶領部隊以及車馬、輜重撤退,當時手下只有六百余人。就在這時,文丑與劉備率領五六千騎兵渡過黃河追擊曹軍。袁軍騎兵追擊速度很快,曹操的部隊受車馬、輜重所累,只能慢慢地行進。眼見就要被追上,曹操手下的將領催促他策馬快跑,但曹操說:“這時不能跑。”反而吩咐手下人把從白馬城運出的輜重糧草統統散落在道路兩旁,接著又命令自己的部隊在附近埋伏妥當。曹操的將領看到這樣的布置,都很疑惑,認為很危險,曹操卻顯得很鎮靜,讓大家“休得多言”。
一會兒,文丑率領的部隊趕到了,袁軍士兵看到路邊有許多輜重和糧草,一個個都像著了魔一樣,眼睛都盯著那些東西,紛紛去搶,于是陣容大亂。曹操看到敵人中計,立即下令出擊。敵軍猝不及防,被曹操的六百余人打得大亂,一個個落荒而逃,就在這場混戰之中,曹兵殺死了文丑。
《三國志》中并沒有記載到底是誰殺死了文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文丑并非死于和關羽的“單挑”,而是死于曹操的誘敵之計。也許在羅貫中看來,讓袁軍大將死于亂軍之中,總不如為關羽添上一筆亮麗的色彩來得漂亮。
人們習慣同時提到顏良和文丑兩人,那么顏良又是怎么死的呢?
《三國演義》中寫道,袁紹、曹操兩軍對壘,顏良騎馬立于陣前。曹操派出宋憲和魏續二將,皆被顏良殺死。看到顏良如此勇猛,曹操不知如何是好。謀士程昱為曹操舉薦關羽,關羽便手提青龍偃月刀,跨上赤兔馬,徑奔袁紹軍中,手起刀落,將顏良斬于馬下。
而正史中寫到顏良之死時,曹操并不在場。
據《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官渡之戰時,袁紹遣顏良圍攻白馬城,曹操立即分兵前往解圍,派張遼和關羽為先鋒前去迎擊。兩軍交戰時,關羽遠遠地望見顏良麾蓋,策馬沖入萬軍之中,將顏良刺死,接著又斬了他的首級,擊退袁軍,就這樣解了白馬之圍。由此可見,關羽并非程昱舉薦,而是曹操親自選出前往白馬迎敵。
歷史上的文丑簡介:
文丑(?-200年),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公元200年,袁紹命文丑率軍于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丑一軍,文丑于此戰中喪生。明·羅貫中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根據此段歷史描寫關羽斬文丑的故事,并廣泛流傳于后世。
文丑(?-200年),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磐河一戰,文丑連敗數將,差點擒獲公孫瓚,與趙云大戰未分勝負,隨后與顏良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公元200年,袁紹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與劉備挑戰,曹操以輜重就道餌敵,文丑兵亂,遂被操擊破而死。
史料記載:
又以中子熙為幽州,甥高干為并州。眾數十萬,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
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太祖擊破之,斬丑,再戰,禽紹大將。紹軍大震。獻帝傳曰:紹將濟河,沮授諫曰:“勝負變化,不可不詳。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若其克獲,還迎不晚,設其有難,眾弗可還。”紹弗從。授臨濟嘆曰:“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不反乎!”遂以疾辭。紹恨之,乃省其所部兵屬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