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修的故事4則
楊修,字德祖,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楊修學問淵博,極聰慧,任丞相府主簿。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上楊修的故事4則,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三國時的才子楊修是曹操的主簿,是一位很有名的思維敏捷的官員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無論從命理或者他的聰慧來看,他都應飛黃騰達,但是實際上他最終還是被曹操斬了頭。
歷史上楊修的故事1:
曹操差人為自己建造了一座花園,建成他去觀看時,不置褒貶,只取筆在門上寫一個“活”字。許多人看了都不知其意。楊修卻看破了其中的隱意,說:“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門闊耳。”曹操嫌門太闊了。于是,人們再筑圍墻,改造妥當,曹操再來看,很高興,問這是誰知道了我的用意的?左右告訴他,是楊修。曹操嘴上贊揚楊修,內心里已是很忌諱他了。
歷史上楊修的故事2:
一天,塞北給曹操送來酥餅一盒。曹操隨手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就放到了案頭上。楊修進來看見了,就讓人拿來勺子和大家吃了。曹操回來問為何這樣?楊和答說:“丞相您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嘛,我們豈敢違背您的命令呢?”曹操和大家嬉笑一場,心里卻很討厭楊修。
歷史上楊修的故事3:
曹操總是擔心別人暗殺他,常常吩咐侍衛說:“我在夢里好殺人,我睡覺時,你們都不要靠近我。”一日他睡午覺把被蹬落在地,近侍慌忙拾起給他蓋上。曹操跳起來撥劍殺了這個違抗命令的侍從,然后又上床裝作繼續睡覺。半晌而起,作出一副吃驚的樣子,假惺惺地追問:“誰殺了我的侍衛?”別人把實情告訴他,他還痛哭了一聲,命人厚葬之。事后,眾人都以為曹操夢中殺人。只有楊修說:“不是丞相在夢中,而是我們在夢中。”一語道破。曹操聽了更加憎恨楊修。
歷史上楊修的故事4:
曹操的三子曹植很欣賞楊修的才能,常常邀楊修談天論地。有一次曹操想試試自己兩個兒子的才干,楊修卻暗中為曹植作答案,結果曹植總是對曹操的提問對答如流,曹操便有些懷疑,這時曹丕買通弟弟身邊的人,把楊修作的答案偷給了曹操,曹操大怒,說:“這個匹夫竟敢欺騙我。”從此有了殺掉楊修之心。
很快,機會來了。劉備親率大軍打漢中,驚動了許昌,曹操也率40萬大軍迎戰。曹劉兩軍在漢水一帶對峙。曹操屯兵日久,進退兩難。適逢廚師端來雞湯。見碗底有雞筋,有感于懷,正沉吟間。夏候惇入帳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人們便把這個號令傳下去。楊修即叫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夏候惇也很信服,營中諸將紛紛打點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楊修造謠惑眾,擾亂軍心,便把楊修斬了。
有人說楊修是絕頂聰明之人,鄭博士卻不這么認為,因為如果真的是聰明過人,他就應該知曉“才不蓋主”的命理原則,違背命理學上的辯證法之原理的人只能是小聰明而不是大智慧。
顯然,曹操用字謎來考眾人,自然是希望有人能解釋,但決不是希望有人一下子就給點破了,否則曹操的才能就不突出了,楊修正是犯了“急”字忌。那盒酥餅只能由曹操分給每人一口,以示親切關懷,而不是讓每人自己去分一口,即使現在也是官場文的禁諱。楊修犯了“諱”字忌。他出盡風頭,曹操還能英明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既然是自己的隱私,就不希望別人知道。楊修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點破了曹操的隱私,因而犯了第三個錯誤。一個人的隱私被點破后,這個人的心理安全感就沒有了。那么,他失去的安全感就只好由點破的人來負責了,所以要“滅口”。
楊修犯的第四個錯誤,就是介入宮廷的王位秘事總。歷來皇帝選太子都伴隨險惡的斗爭,只有皇族內部的人才能參與。楊修作為位置很低的人參與其中就是違背了命理學上的辯證法,只能死路一條了。
啟示:
并非人人都能走官運,但是人人都想成功,成功就需要你懂得命理辯證法的真諦,希望朋友們無論命理是否有官運都能成功,成就一番事業:
1、該干的時候干是一種能力,不該干的時候不干是一種智慧,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時候不該干是一種成熟。
2、該靠前的時候靠前是一種派頭,不該靠前的時候不靠前是一種知趣,知道什么時候該靠前什么時候不該靠前是一種修煉。
3、能當獅子是一種威儀,能當狐貍是一種謀略,知道什么時候當獅子什么時候當狐貍是一種素養。
4、該調理自己命理時就調理的人能趨利避害;該調理自己房子風水時就調理的人能成就大事。因為萬事皆有靈、風水就在我們身邊!
楊修之死:
曹操聚集兵隊想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曹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于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讓隨行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兵。有人報告給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驚,于是請楊修至帳中問道:“您何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來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雞肋,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如今進兵不能勝利,退兵讓人恥笑,在這里沒有益處,不如早日回去,來日魏王必然班師還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裝,免得臨到走時慌亂。”夏侯惇說:“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也收拾行裝。于是軍營中的諸位將領,沒有不準備回朝的。
當天晚上,曹操心煩意亂,不能安穩入睡,因此便手提起鋼斧,繞著軍營獨自行走。忽然看見夏侯惇營內的士兵都各自在準備行裝。曹操大驚,急忙回營帳中召集夏侯惇問是其原因。惇回答說:“主簿楊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曹操把楊修叫去問原因,楊修用雞肋的含義回答。曹操大怒的說:“你怎么敢亂造謠言,亂我軍心!”便叫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將他的頭顱掛于轅門之外。
原來楊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屢次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花園。造成時,操前去觀看,沒有夸獎和批評,就叫人取了一支筆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走了。大家都不了解其中的含義。楊修對工匠們說,“門"添活字,就是”闊“字,丞相嫌你們把花園門造得太大了。于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后再請曹操去觀看。曹操很喜歡,問道:“是誰知道了我的意思?”下人回答:“是楊修!”曹操雖表面上稱好,而心底卻很嫉妒。
還有一天,塞北進貢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楊修見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將酥吃完了。曹操問其原因,楊修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怎么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雖然喜笑,而心里卻厭惡楊修。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謀害自己,常吩咐侍衛們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是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靠近我!”有一個晚上曹操在帳中睡覺,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為他覆蓋。曹操立即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然后繼續上床睡覺。半夜起來的時候,假裝吃驚的問:“是誰殺了我的侍衛?”大家都以實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好在夢中殺人,惟有楊修知道了他的意圖,下葬時嘆惜的說:“不是丞相在夢中,是你在夢中呀!”曹操聽到后更加厭惡楊修。
曹操的三兒子曹植,,愛慕楊修的才華,經常邀請楊修談論,,終夜不休息。曹操與眾人商議,想要立曹植為太子。曹丕知道這件事情后,秘密地邀請朝歌的長官吳質到他家里商議,因為怕有人覺察到,于是把吳質藏在大簏子中,只對外說里面是絹匹,運到曹丕府中。楊修知道這件事情后,直接來告訴曹操。曹操派人到曹丕的府中門口觀察。曹丕知道后驚慌地告訴吳質。吳質說:“不要擔心,明天再用大簏子裝上絹匹,還運進府中來迷惑他們。”曹丕按照吳質的話,又用大簏子載了一些絹運進府中。曹操的使者搜查簏子中,果然是絹匹,就回報曹操,曹操因此懷疑楊修誣陷曹丕,更加討厭楊修。
曹操想要試試曹丕和曹植的才華。一天,命令他們各出鄴城的城門;卻私下里讓人吩咐看守大門的士兵,不準他們放行。曹丕先到,看大門的士兵阻攔他出去,曹丕只得退走。曹植聽說后,向楊修請教。楊修說:“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攔的,就把他們斬首就行。”曹植聽信了他的話,等到了城門,士兵阻攔住他,曹植大聲叱罵他說:“我奉王命出門,看誰敢阻擋!”隨即就斬了攔他的士兵。于是曹操認為曹植有才能。后來有人告訴曹操說:“這是楊修教他這么干的。”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再喜歡曹植了。
楊修又經常教曹植十多條怎么回答的好,只要曹操問他問題,曹植就依照楊修教他的地回答。曹操問曹植軍國大事,曹植對答如流。曹操心中非常疑惑。后來曹丕暗地里買通了曹植府中下人,偷著來告訴曹操。曹操見了大怒說:”匹夫居然敢來欺騙我!”那時就有了殺楊修的心思,如今就借惑亂軍心的罪名殺了他。楊修死時才三十四歲。
曹操既然殺了楊修,就假裝對夏侯惇發怒,也想把夏侯惇斬了。很多將領上求情才免去夏侯惇的死罪。曹操斥退夏侯惇,下令明日進兵攻打。
第二天,出兵從斜谷界口,前面有一支軍隊在前面,為首的大將是魏延。曹操對魏延招降,魏延大罵曹操。曹操命令龐德出戰。兩將正打著時候,曹操營內營著火。有士兵來報說是馬超偷襲了中營和后營。曹操拔劍說,“諸將有后退的斬!”眾將努力向前沖殺,魏延假裝戰敗逃走。曹操于是指揮軍隊回頭攻打馬超,曹操自己騎馬站在高處,看著兩軍對戰。忽然又一支軍隊沖到曹操的面前,大喊:“魏延在這里!”(魏延)拿起弓,箭上弦,射中了曹操。曹操從馬上翻身落下。魏延扔下弓箭拿起刀,催趕著戰馬沖到山坡來殺曹操。(這時)從旁邊沖出來一個,大喊:“不得傷害我的主公!”一看,發現是龐德。龐德奮力向前,擊退魏延,護送著曹操向前進。
馬超已經敗退了。曹操身上帶著傷回到了營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掉了兩個門牙,馬上命令軍醫救治。這時(曹操)才想起楊修的話,馬上把楊修的尸身收回厚葬,隨后下令調動出征的軍隊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