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故事4則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蘇格拉底的故事4則,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蘇格拉底的故事:人生的真諦
幾個學生向蘇格拉底請教人生的真諦。
蘇格拉底把他們帶到果林邊,這時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樹枝上沉甸甸地掛滿了果 子。“你們各順著一行果樹,從林子這頭走到那頭,每人摘一枚自己認為是最大最好的 果子。不許走回頭路,不許作第二次選擇。”蘇格拉底吩咐說。
學生們出發了。在穿過果林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十分認真地進行著選擇。等他們到達果林的另一端時,老師已在那里等候著他們。
“你們是否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果子了?”蘇格拉底問。
學生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們,你們對自己的選擇滿意嗎?”蘇格拉底再次問。
“老師,讓我再選擇一次吧!”一個學生請求說,“我走進果林時,就發現了一個 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還想找一個更大更好的,當我走到林子的盡頭后,才發現第 一次看見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個學生緊接著說:“我和師兄恰巧相反,我走進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認為 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發現,果林里比我摘下的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 老師,請讓我也再選擇一次吧!”
“老師,讓我們都再選擇一次吧!”其他學生一起請求。
蘇格拉底堅定地搖了搖頭:“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就是如此
蘇格拉底的故事:三個篩子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邊喘氣邊興奮地說:“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
“等一下!”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他的學生察覺情況不妙,不解地搖了搖頭。
蘇格拉底繼續說:“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至少應該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第一個篩子叫做真實,你要告訴我的事是真實的嗎?”
“我是從街上聽來的,大家都這么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你要告訴我的事是善意的嗎?”
“不,正好相反。”他的學生羞愧地低下頭來。
蘇格拉底不厭其煩地繼續說:“那么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看看,你這么急著要告訴我的事,是重要的嗎?”
“并不是很重要……”
蘇格拉底打斷了他的話:“既然這個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說呢?說了也只會造成我們兩個人的困擾罷了。”
【智慧心語】我們的話語是否常常使人得到益處?先過濾一下,你會發現很多話不必說,也不用說。學習掌管我們的嘴,不容它任意妄為,當一個人掌管了舌頭,自然就掌管了全身。
蘇格拉底的故事:臨終囑托
古希臘大思想家蘇格拉底是一個嚴于律已、品德高尚的人。平時,他總是要求自己不能做虧心事,要潔白無瑕,不讓一點污垢沾身。
蘇格拉底不幸遭陷害,被處以死刑。在臨刑前,他留下了這樣一段對白:“你還有什么話要交代?”獄禁問。
“噢,我想起來了,我還欠鄰居一只雞,當時家里窮困,沒有付錢給他們。”蘇格拉底回答說。
“就這件事嗎?”
“是的,我請求你叫我家里人一定要償還。”蘇格拉底最后留下了這句遺言。
蘇格拉底的故事:蘇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年,古希臘雅典的三位檢察官指控蘇格拉底有罪。他們對蘇格拉底指控的基本內容如下:“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諸神,引進新神;蠱惑青年,使之誤入歧途。”他們認為城邦應該判蘇格拉底死罪。于是,蘇格拉底就被宣判了死刑,在一個月后執行。
在這段時間里,蘇格拉底有機會逃脫。他的朋友克里同勸他遠走高飛,但他不為所動。蘇格拉底自認是一名雅典公民,就要遵守雅典所制定的法律,以身殉道。他還認為,如果在他的朋友及學生的協助下越獄逃走,是“以錯對錯”。
當時雅典法律規定,被判有罪的人在認罪的前提下可以交罰金或者選擇被放逐。然而,蘇格拉底說自己沒有這筆錢,也不愿意交罰金。蘇格拉底更不愿在法庭垂淚乞求同情和寬恕。他的倔強態度令法官非常惱火。
5月的一天,蘇格拉底將飲鴆就刑,在囚禁著蘇格拉底的地方聚集了不少人。這時,克里同問:“你還有沒有別的事情要作交待?”
蘇格拉底回答道:“沒有什么事情。只有我平時對你們說過的那些話,請你們要牢記在心。你們務必保持節操,如果你們不按我說的那樣去生活,那么不論你們現在對我許下多少諾言,也無法告慰我的亡靈。”
克里同說道:“我們一定要努力去做的,但我們該怎樣安葬你呢?”
“按照你們所想的方式就可以了,只要你們心中真正感到我還存在著,我就沒有離開你們。”蘇格拉底說著站起來,走進另一間房子去沐浴。
在蘇格拉底沐浴完畢以后,他的家人,17歲的大兒子蘭普羅克勒斯,兩個小兒子,以及他的第二個妻子克珊狄波斯,來到他身邊。蘇格拉底當著柏拉圖等人的面將他迫切希望的事向他的家人作了交待,然后讓妻子和孩子先回去。
這時天漸漸黑了,蘇格拉底坐下,便不再多說話了。不一會兒,刑吏隊的人走近蘇格拉底,說:“蘇格拉底,你跟別的囚犯真是很不同呀!在我接到命令要他們飲鴆就刑時,他們不是耍賴就是咒罵我。而你對我從來沒有埋怨過。自從你被關在這里以后,我已經了解你是這座牢里所有犯人中最高尚、最溫和的人,到現在我相信了這一點。你是一位很明事理的人,你清楚,有關你的事,責任不在我,因此,對我也不生氣。我請你對這無法改變的事,要以輕松平靜的心情忍耐下去。”這人說完上面這些話以后,就淌著眼淚難過地離開了。
蘇格拉底向身旁的人說:“那個人跟我很親近,他一有空總是來和我說話。像他這樣的人現在已經不太容易找到了!我是由衷感激他。克里同,我們要照他所說的話去做。請你叫人把毒藥拿來好嗎?要是還沒有準備好,就讓他們趕快準備吧。”
克里同回答道:“可是太陽仍然照耀在山頂上呢,還沒有落坡。其實我也知道,不少人接到就刑的通知后,總是要拖延一段時間才飲毒藥。他們還要盡情吃一些美味,最后歡樂一番,然后才去死。所以,你用不著那么急,時間還是有的呢。”
蘇格拉底回答道:“克里同啊,那些人就像你所說的那樣,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對自己有好處。但是,我不像他們那樣也是有理由的,因為我覺得推延服毒的時間,對我來說是沒有什么用的。如果到了這時候,還什么也放不下,只能增添些自我嘲諷罷了。因此,還是照我的吩咐去做吧,不要再堅持了。”
至此,克里同只好用目光暗示在旁等候吩咐的小童,那個小孩就走到外面去了。不一會兒,一個人走了進來,手里捧著一只杯子,里面盛的就是毒藥。
蘇格拉底平靜地問:“請你告訴我,我該怎樣做才行?”
那個人說:“你喝下這杯毒藥以后,只要不停地在這里走,如果感到兩腳逐漸沉重起來,你就躺下來,這就表明毒藥已經生效了。”
說完了這些話,此人就將杯子遞給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從容地接過杯子,然后問道:“我可不可以從杯子里取一點出來,把它獻給神呢?”
那人說:“我們準備的毒藥分量剛剛好。”
蘇格拉底于是道:“這我知道,我只是想向神禱告罷了,禱告我從這個世界到達另一個世界,能夠平安幸福!這也是我用這杯中之物作為祭奠,以此來向神許愿。”說著蘇格拉底一仰脖把毒藥一飲而盡。
這時他身旁的人都哭起來。
蘇格拉底看到眾人的這種情形,說道:“你們到底在干什么呢?我之所以要把女人和孩子打發回去,就是怕他們像這個樣子。我經常聽人說,作為男人,應該安靜地死去。所以你們面對著我,應該鎮定下來,要堅強些!”
周圍的人聽到蘇格拉底說的話,全都忍住了眼淚。然后大家看著蘇格拉底不停地走動,逐漸發覺他的腳步沉重起來,于是他躺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一個行刑的人在蘇格拉底的臉上蓋了一層布。蘇格拉底突然將布拉開,艱難地說出了最后一句話:“克里同,你過來,我曾向克雷皮烏斯借過一只公雞,請你不要忘記付錢給他。”
“蘇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意義深遠的事件,仿佛一則寓言,他策劃了自己的死亡方式,以一場浩大的審判,以法律正義的名義接受了死刑,把自己生命的余燼,凝成一個死亡之謎,給后人留下了一道人文學科的“哥德巴赫猜想”。蘇格拉底好像在為自己申辯,可是他又有意在死亡之中覓求真理,他的死仿佛是道德與法律的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