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的故事4則
拿破侖·波拿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天才。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拿破侖的故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拿破侖的故事:
拿破侖入侵俄國期間,他的部隊在一個無比荒涼土地上的小鎮當中作戰,當時他意外地與他的軍隊脫離時,一群俄國哥薩克人盯上他,開始在彎曲的街道上追逐他。拿破侖開始逃命,并潛入僻巷中的一家小毛皮商人家。當拿破侖氣喘吁吁地逃人店內時,他對毛皮商人可憐地大叫:“救救我,救救我!我可以藏在哪里?”
毛皮商說:“快點,藏在角落的那堆毛皮底下!”然后他用很多張毛皮蓋住拿破侖。
當他一蓋完,俄國哥薩克人就已沖到門口,大喊:“他在哪里?我們看見他跑進來了!”不顧毛皮商人的抗議,他們把他的店給拆了,想找到拿破侖。他們將劍刺入毛皮內,但是沒有發現他。不久,他們放棄并離開了。
過一會兒,正當拿破侖的貼身侍衛來到門口時,拿破侖毫發無損地從毛皮下爬出來。毛皮商向拿破侖膽怯地說:“原諒我對一個偉人問這個問題,但是躲在毛皮下,知道下一刻可能是最后一刻,那是什么樣的感覺?”
拿破侖站穩身子,憤怒地向毛皮商人說:“你竟然對拿破侖皇帝問這樣的問題?警衛,將這個不知輕重的人帶出去,蒙住眼睛,處決他。我,本人,將親自發布槍決命令!”
警衛捉住那可憐的毛皮商人,拖到外面面壁而立,蒙住雙眼。毛皮商人看不見任何東西,但是他可以聽到警衛的動作,當他們慢慢排成一列,準備他們的步槍時,他可以聽見自己的衣服在冷風中簌簌作響。他可以感覺到寒風正輕輕搖著他的衣擺、冷卻他的臉頰,他的雙腳正不由自主地顫抖著。然后,他聽見拿破侖清清喉嚨,慢慢地喊著“預備……瞄準……”在那一刻,他知道甚至這一些無關痛癢的感傷都將永遠離他而去,而眼淚流到臉頰時,一股難以形容的感覺自他身上奔瀉而出。
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安靜之后,毛皮商人聽到有腳步聲靠近他,他的眼罩被解了下來。因為突來的陽光使得他睜不開眼,他可以看見拿破侖的眼睛深深地又故意地望著他自己的眼睛,似乎想看穿他靈魂里的每一個角落。然后拿破侖輕柔地說:“現在你知道了。”
不要在憤怒中回顧,也不要在畏懼中前瞻,但是要看清楚周圍的一切。
拿破侖的故事:錯失良機
雖然滑鐵盧一戰使拿破侖懊悔不已,他也曾哀嘆,滑鐵盧戰役將他過去的一切軍事成就“一筆勾銷”,但在圣赫勒拿島流放的初期,他的精神狀態還不錯。雖然遠離歐洲,他還是注視著歐洲的局勢,希望在歐洲局勢改變的過程中,能乘機再回故鄉。抱著東山再起念頭的拿破侖,在流放之初每天堅持鍛煉身體,口述回憶錄,學習英語,生活很有規律。
拿破侖雖然處于英國人嚴密的監視之下,他還是希望能逃出島嶼,重新開始他的偉業。拿破侖喜歡下棋,據說有人曾送他一副國際象棋,其中一個子是空的,里面藏有一張小紙條,密授他逃出圣赫勒拿島的要領和路線圖,可是拿破侖沒有發現,喪失了一次絕好的機會。
拿破侖也曾擬訂了一個利用替身潛逃的計劃。這個計劃策劃得天衣無縫,但是天意弄人,那個替身在一個不大的海浪襲擊時葬身大海。拿破侖周密的計劃頓時化為泡影,這對他精神上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不久,圣赫勒拿島換了一個新總督,他對拿破侖很苛刻,這使曾經的歐洲霸主倍感孤獨和凄涼。
拿破侖的故事:英雄狂想曲
在法國的歷史上,有過榮譽和驕傲的城市是不勝枚舉的。然而,像土倫這樣一直引起人們興趣的,卻為數不多。這是因為,1793年的土倫戰役,不僅對保衛法國的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同拿破侖這一偉大歷史人物有著特殊的聯系。24歲便榮升準將的拿破侖,就是在土倫戰役中初次嶄露頭角的。
1793年,對于拿破侖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那時,年輕的拿破侖雖已具有比較成熟的政治見解,掌握了相當豐富的軍事知識,并積累了一定的作戰經驗,可是,在參加土倫戰役以前,他并沒有真正獲得施展才華的機會。他雖然列名于法國革命軍的正規炮兵部隊,但一直請假離隊在自己的故鄉科西嘉島,帶領一個國民自衛軍營,想為家鄉的獨立自由干出一番宏偉事業。但是,革命并不那么容易。科西嘉島同樣是一個各種勢力互相角逐的是非場所,各派力量斗爭激烈。由于政見上的分歧和軍事行動的失利,他最后弄得無法在科西嘉島上安身,被迫帶著全家離開故鄉,飄泊到了法國本土。1793年6月13日,拿破侖踏上普羅旺斯海岸,來到土倫。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轉折點,從此,便走上了參與法國革命的寬廣道路。
拿破侖·波拿巴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創立者、統帥、皇帝,歷史上稱他為拿破侖一世。他戎馬一生,先后指揮過60次戰役,經常奇計迭出,以少勝多,以弱制強,多次戰勝英國和歐洲封建國家組成的反法聯盟。他的軍事和政治謀略思想給歷史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他被后人稱為“真正的軍事藝術的巨匠”。
1769年8月15日,拿破侖·波拿巴生于法國科西嘉島阿雅克修城的一個貴族家庭。恰好是這一年,本不屬于法國的科西嘉島,劃歸法國管轄,或許,這對拿破侖來說是某種預兆。他的父親是一位律師,曾熱衷于政治,參加過法國的政黨。
15歲那年,拿破侖開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轉折,進入了巴黎陸軍學校學習。學習時間雖然只有兩年,但對拿破侖來說,是思想發展、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受啟蒙運動者的影響,他認真閱讀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的著作,尤其是盧梭的作品,對他影響更大。從這些思想家的思想深處,他了解到人類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一些獨裁者嚴重阻礙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森嚴的等級制度,是制造人類極不平等的現實的禍根,而封建統治者的殘暴、荒淫,就是束縛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桎梏。所以,要徹底打敗、清除封建統治,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和諧、幸福的人類新社會。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為拿破侖實現自己的理想提供了機會。終于,青年拿破侖有了獨自率軍作戰的表現機會。
1793年,拿破侖24歲,血氣方剛,斗志正旺。這一年,法國保王黨人在英國人的大力支持下,試圖消滅革命軍。他們一舉攻占了法國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重鎮土倫。拿破侖奉命要迅速奪回土倫,擊潰保王黨。這個任務非常艱巨,土倫是南方大門,其防御工事非常堅固,而且,保王黨準備以此為據點進一步擴大戰果,所以嚴加防范。
“怎么辦呢?這可是自己的表現機會,如果成功了,以后會有很好的前途;如果失敗了,以后可能永無出頭之日!所以,這次行動,只準成功,不許失敗!”拿破侖很明白這件事情對他的意義,于是他盡了最大努力去準備。
經過認真、謹慎地調查、準備,拿破侖認為,要以強火力攻克土倫。于是,他加緊修建大炮、訓練炮兵。幾個月之后,一支炮兵部隊在拿破侖的精心策劃下開到了作戰地點。經過激烈地交鋒,敵人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拿破侖取得了勝利,占領了土倫。不出拿破侖所料,這次勝利使法國軍官們對拿破侖這個年輕的下級軍官另眼相看,而且為了表彰拿破侖為革命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他被破格提升為,拿破侖非常高興。
1797年底,大革命后的資產階級法國已擊敗了歐洲大陸的幾個封建君主國,第一次反法聯盟瓦解,唯獨英國仍頑固地繼續對法作戰。
為了打擊英國在東方的努力,1798年7月拿破侖率領的法國遠征軍抵達埃及。埃及馬木留克騎兵采取游擊戰法,英勇抗擊法軍。埃軍尾隨法軍而進,時隱時現,左右周旋,伺機突襲,給法軍造成很大威脅。
法軍經過10天強行軍抵達金字塔附近。拿破侖心中十分清楚,埃及人企圖在茫茫荒漠中把法軍拖得精疲力竭,然后再偷襲。怎么辦?拿破侖決定將計就計,特意在金字塔下布設伏兵,然后吸引埃軍主力,繼而殲滅埃軍。他把幾百門火炮預先埋伏在東西兩側。故意讓士兵散隊游逛,麻痹埃軍。他自己則騎上駿馬,攜幾個隨從在月光下繞金字塔轉了好幾圈,最后來到司芬克斯獅身人面像前。拿破侖順手從腰間拔出一支火槍,大笑道:“司芬克斯先生,別那么傲慢和神氣了,還是請你嘗嘗我這火藥的味道吧!”隨即朝石像臉上開一槍,槍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這時,一個偵察兵騎著快馬趕到,氣喘噓噓地向拿破侖報告:埃及騎兵已從南面沖殺過來了!拿破侖不僅毫不慌張而且鎮定自若,得意洋洋:他的計謀就要實現了!待埃及騎兵靠近,能聽到“嚓嚓”馬蹄聲的時候,拿破侖認為誘敵深入的預期目的已經達到,于是下令吹號,集合步兵。一場血染尼羅河的兩軍激戰在金字塔下爆發了。結果埃及數千人馬被打死,數千人被活捉,剩下的匆匆忙忙向南逃散。埃及的主力部隊就這樣在一場廝殺中被殲滅。
金字塔下大戰后,法軍浩浩蕩蕩開進開羅城,拿破侖則成了埃及的霸主。
1799年6月,拿破侖率法國遠征軍攻打敘利亞阿克爾要塞,盡管盡了最大努力,仍久攻不下。這時,正值鼠疫肆虐,法軍好多官兵染上了疾病,而且其他傷病員也不少。于是,拿破侖決定從敘利亞撤軍,休整后再戰。他在命令中明確規定:除鼠疫患者不得不被迫留下以外,其他傷病員一律隨軍撤走,并把所有的騾馬和車輛全部用來載運傷病員,全體高級將領都應徒步行軍,不準有任何特殊。當時,管理馬匹的軍官認為總司令應當例外,竟去請示拿破侖需要留下哪一匹馬。拿破侖勃然大怒,給那位請示的軍官一記響亮的耳光,并且大聲吼道:“全體步行!我第一個先走!難道你不知道命令嗎?”拿破侖的這一舉動,深深地打動了法軍官兵,使法軍在敗退中順利撤到埃及開羅。
拿破侖的故事:被囚孤島
1815年10月16日,“諾森伯倫號”輪船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SaintHelena)靠岸,一位身材矮小的人走下了船,他就是曾經橫掃歐洲,不可一世的拿破侖。
拿破侖15歲時進入巴黎陸軍學校學習,后在法國軍隊任炮兵。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資產階級與封建王朝和外國干涉勢力進行了反復激烈的較量,在此期間,拿破侖脫穎而出。
1793年,他率領一支炮兵在土倫戰役中大敗波旁王朝軍隊和英國侵略軍,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政府的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拿破侖因此受到重用,被提拔為。由于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愈演愈烈,當時歐洲反動勢力組成了“反法同盟”,嚴重威脅法國安全,拿破侖不斷東征西討。1786年,他率兵進攻意大利,擊敗奧地利,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1798年,法國政府派他率領軍隊遠征埃及。
1799年11月9日,拿破侖利用國內危機,從埃及秘密潛回巴黎,發動“霧月政變”,奪取最高權力。
1804年,拿破侖登上帝位,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這是一個資產階級的中央集權國家。拿破侖不僅堅決地鎮壓封建復辟勢力,還頒布了著名的《拿破侖法典》,又稱《法國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鞏固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為發展國內經濟、文化和教育事業,拿破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但是,拿破侖的權力欲望和野心也不斷膨脹,導致新建立的帝國卷入了爭霸和掠奪的戰爭。在以后的歲月中,他曾兩次退位,最終在1815年滑鐵盧一戰中敗在英國統帥威靈頓(Wellington)手下,被英國人囚禁在圣赫勒拿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