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瑞的故事4則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關于海瑞的故事4則,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關于海瑞的故事:不怕死 不愛錢 不結黨
都御史海瑞,死在官衙的屋子里。他在南京做官的同鄉人,只有戶部蘇民懷一個人。蘇民懷檢查清點海瑞做官的俸祿,竹箱中只有八兩銀子,兩丈麻布,幾件舊衣服罷了。像這樣的都御史怎么會多呢?王鳳洲對海瑞評價說:“不怕死,不愛錢,不結黨。”這九個字寫全了海公的一生,即使千言萬語贊揚他,能勝過這評論嗎?
關于海瑞的故事:海瑞除二張
一天,海瑞正準備備轎出巡,忽然有人擊鼓喊冤,就只好改變主意,立即升堂。
告狀的是一位山村民女,十七八歲,長得非常漂亮,名叫黃珠珠。她衣衫襤褸,頭發散亂,痛哭流涕,手腳還帶有血跡。
原來,兵部尚書張鏊有兩個侄子,名叫張魁和張豹,他們倆奉命從南京來到興國籌買木料,欲圖霸占黃珠珠。黃珠珠寧死不從,父母被話活打死,她趁混亂逃到縣城鳴冤告狀。
海瑞聽了,非常氣憤,當即安頓了黃珠珠,決定捉拿張魁、張豹。但這兩個賊手下有很多家丁,怎么才能抓到呢?海瑞經過再三考慮,想出一條妙計。
第二天,海瑞帶著幾個衙役,抬著山珍海味來到張魁、張豹住的地方。一進門,海瑞就說:“二位辛苦,下官失迎了!今天特來慰勞。”張魁、張豹根本瞧不起海瑞,但一看這些山珍海味,便連聲說:“有失遠迎,有失遠迎。”說完,一同坐下攀談起來。
海瑞擅長辭令,取得了張魁、張豹的信任,就邀請他們進城做客,并說:“城里有美女,二位如有雅興,下官愿效勞。”
第二天,張魁、張豹早早來到縣衙,果然見有兩個濃裝艷服的美女出來迎接。張魁、張豹的骨頭都酥了,正要上前糾纏,忽聽一聲“拿下!”左右涌出兩班衙役,將他兩人捆了個結結實實。
海瑞立即升堂問罪,兩人不肯招認,海瑞叫黃珠珠出堂作證,才無法抵賴。但兩人自認為是兵部尚書的親侄兒,海瑞不敢把他們怎樣,竟哈哈大笑,斥問海瑞:“海大人,你知道我們是誰嗎?”海瑞火冒三丈,大聲回答:“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說完,吩咐左右將兩人各打四十大板,送進死牢。
張家的家丁趕忙回家稟報張鏊。張鏊聽后,心急火燎,連忙派人送來親筆書信和白銀千兩,并以升官進爵相許,要海瑞立即放人。海瑞嚴辭拒絕,執行刑期一到,便斬了張魁、張豹。
不久,張鏊便勾通宰相嚴世藩,以“通匪”的罪名把海瑞抓了起來,打入監牢。直到嚴世藩死后,海瑞才被釋放,重新被重用。
關于海瑞的故事:海瑞巧治胡公子
明朝嘉靖年間,社會風氣腐敗。達官貴人經州過縣,除了酒肉招待之外,還要送上厚禮。那禮帖上寫的是“白米多少石”、“黃米多少石”。但其實,這“白米”、“黃米”都是隱語,指的是白銀多少兩、黃金多少兩。這樣的風氣蔓延開來,連一些公子衙內路過,地方也要隆重接待 。
一天,總督胡宗憲的兒子,帶著一隊人馬來到淳安。驛站官員不知道來者是誰,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當場命令家丁,把驛吏五花大綁,吊在樹上,用皮鞭狠狠抽打。淳安知縣海瑞聽說后,馬上趕到驛站,見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無法無天之舉,頓時義憤填膺。他大喝一聲:“住手!”立即命令給驛吏松綁。胡公子的手下見“半路殺出了程咬金”,呼啦一下把海瑞團團圍了起來。胡公子趾高氣揚,揮著馬鞭,說:“你知道大爺是誰嗎?”
海瑞理直氣壯、義正辭嚴,指斥道:“不管你是誰,都不準在我管轄的地方胡作非為!”
胡公子手下的家丁威嚇說:“狗官,你瞎了眼!這是胡總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一聽,心中早已有譜。他冷冷一笑,說:“哼,以往胡大人來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鋪張。今天看你們如此行裝威盛,如此胡作非為,顯然不是什么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的!”說時遲那時快,海瑞揮手喝令將胡公子捉下,驅逐出境,并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銀財物統統充公。
事后,海瑞馬上給胡宗憲修書一封,一本正經地稟告說:“有人自稱胡家公子沿途仗勢欺民。海瑞想胡公必無此子,顯系假冒。為免其敗壞總督清名,我已沒收其金銀,并將之驅逐出境。”
胡宗憲是一代抗倭名將,他收到信后并不怪罪海瑞。就這樣,海瑞巧妙地制服了胡公子的巧取豪奪。
海瑞一生剛正不阿,在老百姓當中流傳著這樣一段稱頌他的歌謠:
“海剛峰,不怕死,不要錢, 不吐剛茹柔,真是錚錚一漢子!”
“不吐剛茹柔”,意思是不吐出硬的、吃下軟的。它高度評價了海瑞不吃軟怕硬的硬骨頭精神。
關于海瑞的故事:冒死諫皇帝
明世宗為人猜忌刻薄,凡是敢于說真話,如楊繼盛這樣愛提意見的官員,不是被殺頭、監禁,就是被革職、充軍。因此,后來沒有人再敢批評他。但是到嘉靖四十五年,晚年的明世宗遇到一個不怕死,敢于揭他痛處的官員——海南瓊山人海瑞。
此時,嚴嵩父子雖然倒了臺,但貪污腐化,吏治敗壞的風氣沒有絲毫改變,明世宗仍然沉溺在求仙問藥之中。老百姓越來越窮困。海瑞當時任戶部主事,他要上一道奏章,希望皇帝從迷信中醒悟過來。
他知道,奏章呈上去,就會有殺身之禍。但他決心已下,就事先遣散了家人,安排好后事,又給自己買了棺材,訣別了妻子,才將他的奏章呈進宮去。
明世宗倒是耐著性子讀完了他的奏章。可是他越看越氣。那上面寫道:
“陛下即位之初確做過些好事,可是后來卻沉溺在神仙和仙藥中,追求長生不老。可是堯、舜、禹、湯、文、武這些古圣賢,還有秦、漢那些自稱有仙術的方士,至今還有在的嗎?陛下叫人到處采購煉丹的藥材,又大興土木,修建道宮,耗盡了民脂民膏,弄得民窮財盡。怪不得現今老百姓都說:陛下年號叫“嘉靖”,是家家戶戶干干凈凈的意思。陛下二十多年不上朝,濫派官職,跟親人、官員不見面,猜忌、殺戮臣下,弄得國弱民窮,君道不正,臣職不明,形勢非常嚴重。陛下自比為堯、舜,臣下以為連漢文帝都不如……”
明世宗氣得七竅生煙,將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喊道:“趕快把這個家伙抓起來,別讓他逃跑了!”
宦官黃錦說:“聽說這個人不怕死,做官清廉。他自知觸犯陛下,活不成了,已經安排好后事,準備好棺材,不會逃跑的。”
明世宗沉默半晌,再將奏章拾起反復閱讀,覺得海瑞的話多少有些道理,自言自語連聲嘆息說:“這個人倒像比干,只是朕還沒有商紂王那么壞吧!”他好幾個月沒有作批復。
但明世宗后來還是下旨將海瑞抓了起來。不過,才過了兩個月,明世宗就死了。他的兒子明穆宗即位,才將他放出監獄,恢復了官職。
海瑞,號剛峰。小時候家中很貧窮,所以他能體會窮人的痛苦。他沒中過進士,開始僅做縣學的教諭(學官)。到任后,他就革除學生向教官送禮送酒食的習俗。提學御史視察縣學,縣官與其他教官迎接時都下跪,唯獨海瑞不下跪,只作揖。他說:學校是教學的地方,不是衙門,教師不該給長官下跪。
后來海瑞做浙江淳安知縣,帶頭廢除官員們許多濫收的費用,又嚴格執行迎來送往時不許鋪張浪費、不許贈送禮物的規定。有一回,嚴嵩死黨鄢懋(yānmào)卿以御史的身分,到江南視察,他表面上發出文告,叫地方官員不要送禮,不要鋪張浪費,實際上卻暗示要吃山珍海味,要收受好處。
消息傳到淳安,海瑞自然不愿迎合他。他親自給鄢懋卿寫了封信,說:“讀了大人的文告,知道大人喜歡簡樸、不愛拍馬屁。我相信大人說的都是真心話。但是我聽說,大人南下,沿途各處都為大人辦了豐盛的酒席,每桌三四百兩銀子,很闊綽,連便壺都是銀子做的。這大約是那些地方官員沒有真正領會大人的本意,以為大人心口不一,實際是個喜歡巴結,講究排場的浮華之徒吧?”
鄢懋卿氣得臉發紅,手發抖,但只好不去淳安了。
還有一次,浙江總督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嫌驛館招待不周,將管事人倒吊起來毆打。
衙役慌慌張張跑到縣衙門稟報。海瑞說:“有辦法對付。”便帶著衙役來到驛館,叫人先將胡公子抓起來,又從他的行李中搜出幾千兩銀子。胡公子大喊大叫:“海瑞,你好大膽,敢抓堂堂總督公子!”
海瑞笑著說:“總督大人有布告,再三告誡屬下各州縣,迎接上官,不得鋪張。這個人如此猖狂,還有大批來歷不明的銀子,一定是冒充的胡公子,敗壞總督的名聲,必須嚴辦!”他命令將銀子收進國庫,另寫了封信,連人送到杭州,請胡宗憲發落。胡宗憲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將自己兒子臭罵了一頓。
公元1569年,海瑞出任江南巡撫。有錢有勢的人家,聽說海瑞來了,都夾緊了尾巴,有的躲避到別的地方去,有的把自己朱紅的大門漆黑,減少人們的注意。海瑞強迫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豪強大戶將強占的土地退出來,分給窮人,而且先拿當朝首輔徐階家開刀。他還領導疏浚了蘇州的吳淞江、常熟的白茆(máo)河。
海瑞的施政措施,獲得民眾擁護,卻遭到官僚地主的反對。由于不斷遭到排擠,海瑞被迫辭官回到家鄉。公元1583年,他才被起用為南京吏部右侍郎,這時他已是七十二歲的老人了。但他仍勤勉地操勞著,直到死在任上。
他一生沒有置過田產。死時,家中只有十多兩俸銀。還是同僚湊錢為他辦的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