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的故事
韓世忠你們知道是誰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這位南宋名將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小編今天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南宋名將韓世忠吧。
如何評價韓世忠
韓世忠,南宋著名將領,一生功績頗顯,無論是在抗擊西夏與金軍方面,還是在平定宋朝內部叛亂中,都居功甚偉。他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帶領一支韓家軍,在南宋民生凋敝,外憂內患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抵御外族入侵,保護國家百姓。韓世忠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南宋“中興四將”,死后被追贈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后又追封蘄王,謚號忠武,配饗宋高宗廟廷。
韓世忠在宋代絕對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將。據說韓世忠自幼就喜好武學,年紀輕輕就有著過人的力氣。學習刻苦,而又憨直善良,因而人緣很好。等韓世忠長到十六七歲的時候,因為身材魁梧高大,膽識過人,因而在親友的支持下入伍參軍。
韓世忠是普通農民家庭出身,因而入伍之后,只能憑借軍功一步步從一名士卒往上爬。一直到真正統兵之前,韓世忠都是以武力獲取軍功。入伍不久便參加戰斗的韓世忠,在戰斗中掙得軍功,從一名兵士升為小隊長,由此可見其作戰之勇猛。
此后在與西夏對戰中,韓世忠甚至單槍匹馬將敵軍頭領的頭顱斬下,由此宋軍士氣大漲,獲取了戰斗的勝利。還有一次韓世忠僅僅領五十人的巡邏隊伍,在碰到敵軍千人的偵查隊伍,韓世忠硬是憑借自己的勇猛打退敵軍,斬首百余人。
除了勇猛武藝和過人膽識之外,還需有極高的軍事素養與統兵才能。韓世忠的統兵才能無需多說,他既然能一手開創和帶領出韓家軍,并且成為南宋抗擊外族侵略的主要軍事力量,那么其個人魅力與領導才能可見一斑。不說韓家軍,只說他當初剛剛參軍就升任小隊長,隊里的人無論是資歷還是年齡都長他不少,但是他卻能處事公道正派,說話正直在理,讓一群糙老爺們兒都聽他的指揮,就可以知道韓世忠的本事了。
建炎三年,金兵再次南下,突破長江天險,攻破了建康等重要城鎮。一心想要保命的宋高宗趙構,不顧群臣阻撓,毅然帶領部分勢力逃亡海外。在出逃之前,宋高宗任命韓世忠為浙西制置使,防守鎮江。那個時候金軍已經在江南搶掠一通,準備撤去,剛剛帶領八千軍隊趕到鎮江的韓世忠,沒有懼怕金軍的力量,而是在探查到金軍撤退的消息后,當即排兵布陣,分兵把守要地,趁機斬殺金兵。這次埋伏收獲甚豐,甚至差點就活捉金兵元帥兀術。從此事看可以清楚看到韓世忠的過人才能,若不是他把握戰機,只怕金軍再搶掠一通后,會仿佛逛完自己后花園一般滿足離去。
韓世忠是一個不畏強權,敢于直言的大臣。當初岳飛獲罪,攝于丞相秦檜獨霸朝政的威力,大部分官員即使知道岳飛等人是被秦檜冤枉的,仍然沒有人敢出來質疑。韓世忠卻不管,他直面秦檜,毫不客氣的說:“岳飛父子何罪?為何將其關押?”秦檜答:“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怒斥:“‘莫須有’三字能服天下嗎?”韓世忠的好友勸他不要趟這趟渾水,只說得罪了秦檜怕是沒有好果子吃,哪知道韓世忠卻直說:“今吾為已而附合奸賊,死后豈不遭太祖鐵杖?”可見韓世忠的義氣與果敢。而岳飛父子被殺之后,韓世忠心灰離去暫且不表。
韓世忠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南宋“中興四將”,同是抗擊西夏和金軍的主戰派。然而“中興四將”中,除了岳飛最后被殺之外,其余三人都還活著,這是為什么呢?韓世忠等人與岳飛到底有哪點不同,趙構為何獨獨將岳飛除掉,卻不動另外三人呢?
韓世忠與岳飛最大的不同,大概在于北伐的目的上。當初岳飛堅持北伐,除了收復祖國山河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大概就是“迎歸二帝”,也就是說將宋欽宗和宋徽宗迎回來。這么個目的就有問題了,兩個皇帝回來之后,宋高宗又該如何呢?到時候他的皇位還能穩穩當當的坐下去嗎?于是一番思考,在岳飛堅持己見的情況下,宋高宗自然要為自己打算一番,于是便與本就一心求和的秦檜心意相通,秦檜在宋高宗的默許下將岳飛冤殺。岳飛被殺的原因,就是韓世忠等人沒有被殺的原因,因為他們沒有動搖宋高宗的根本利益,所以也沒有費力除掉的必要。
韓世忠的老婆是誰?
韓世忠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字良臣,少時便身材魁梧,勇猛過人,參軍之后,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很快便建立軍功,步步高升,在抗擊西夏和金朝中都功績顯赫。后來南宋內部發生叛亂,韓世忠積極解救宋高宗趙構,并平定了叛亂,此后成為宋高宗親信,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南宋“中興四將”。
韓世忠本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領,在抗擊西夏和金朝的戰斗中,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人們不知道的是,其實韓世忠的夫人也是一位胸有溝壑,不畏烽火的巾幗女子。
韓世忠的夫人梁氏,話本野史以“紅玉”為其名,《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她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紅玉初為韓世忠妾室,后韓世忠原配白氏去世之后,成為韓世忠的繼妻,其主要事跡記載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史·韓世忠列傳》、《續資治通鑒》等史書,以及韓世忠墓志、神道碑《中興佐命定國元勛之碑》等文獻。
梁紅玉軍事世家出生,他的祖父與父親都曾為宋朝武將,而紅玉也自小跟隨自己的父兄練就了一身本領。后來因為宣和二年,梁紅玉的祖父和父親在平定方臘之亂中貽誤戰機,戰敗獲罪被殺。自此家道中落,紅玉淪落為京口營妓。雖然落入風塵,但是紅玉挽弓騎馬,天生神力,竟是毫無娼家之氣。
后來方臘叛亂平定,韓世忠與梁紅玉在平定方臘后的慶功宴上相識,彼時一個是前途光明的軍領,一位是誤落風塵的義氣女子,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愛,兩人相識相知,最后韓世忠為其贖身娶為妾室,成就一段佳話。后來韓世忠的原配夫人白氏去世,梁紅玉因而被抬為繼妻。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封為御營平寇左,梁紅玉因夫君功績顯赫,因而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出生將門的女子,自然與尋常人家的女兒有所不同。別人家的女兒自小養在深閨,便是碰見些尋常歹徒無賴,怕是都會嚇的花容失色,而梁紅玉卻能隨軍出征,甚至親赴戰場。
史料記載,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梁紅玉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有人說梁紅玉不久敲敲鼓嗎,有什么了不起。需知古時沒有現如今發達的指揮系統,將領的一切排兵布陣全靠令旗與鼓號傳播,并且戰鼓還起著鼓舞士氣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擂鼓者和執旗者都是敵軍重點打擊的對象,要是梁紅玉沒有一點膽氣和手段,如何擔的起這樣的位置。
后來因為此次表現甚佳,梁紅玉得以親領一軍,與夫君共同上戰場殺敵,史料記:“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
韓世忠是宋朝著名將領,其留下的功績極大,傳說也同樣不少。據說有一次二郎山出現了一匹野馬,野性極大,時常襲擊過往的露路人。官府拿它沒有辦法,便貼出告示,說只要能降服野馬者,能得到豐厚的獎賞。韓世忠正巧路過,看見告示之后,當下就揭下榜文,便赤手空拳直奔山上而去。不多時,只聽見山梁后長嘶一聲,山梁上果然躍出一匹白鬃野馬。
韓世忠抓準野馬下山之機,縱身一躍騎上了馬背,此后無論野馬如何跳躍騰空,韓世忠都不動如山。野馬見此無效,便一陣狂奔,跑到懸崖邊上差點掉下深溝。韓世忠朝馬背上連捶幾拳,野馬才止住了步子,如此一人一馬得以安全。那馬經此一事,被韓世忠馴服,韓世忠因此也拿了獎賞。
韓世忠與岳飛相比
韓世忠,南宋抗金名將,字良臣,延安人,幼時便沉迷于文學,學習刻苦勤奮,少時已是身材魁偉,勇猛過人,隨后得家人指點入伍參軍。初入行伍,便因作戰勇猛,升任小隊長,后因為屢次立功,受各大將領賞識,上書為其請封,如此一步一步,最中走到了一方大將的地步。
韓世忠為人正直公道,為官不依附奸臣,反而敢于發出自己的質疑。他一生戎馬,屢立戰功,在抗擊西夏和金軍的站隊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更是在后來平定各地叛亂中有重要貢獻。韓世忠死后,追贈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宋孝宗上位之后,又追封蘄王,謚號忠武,配饗宋高宗廟廷。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字鵬舉,相州湯陰縣人。岳飛幼時沉迷于軍事謀略,兼愛武學,喜好讀書,所讀之書多為《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書。他天生神力,曾經三次投身抗戎,前兩次都應各種原因,最后辭軍回家,第三次之后,岳飛便一直待在軍隊中,與金兵抗爭。
岳飛在公元1128年到公元1141年的十余年,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公元1140年,面對金軍毀棄盟約再次入侵,岳飛毅然決然揮師北伐,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雖然岳飛在北伐中獲得很大的勝利,但是南宋朝廷主和派聲音占據主流,最后還在前線的岳飛,因為宋高宗調回其他路大軍,又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岳飛被迫班師回朝。
回到京城的岳飛等來的不是拜將封侯,而是小人陰謀。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因為金軍提出要除掉岳飛的請求,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岳飛謀反,最后在公元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極為之后,為岳飛平冤昭雪,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
韓世忠與岳飛同為“南宋中興四將”之一,都是抗擊金軍的中堅力量,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岳飛在后世的名氣卻比韓世忠大的多。很多時候人們甚至只知岳飛,而不知道在南宋時還有韓世忠這么一員大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難道是韓世忠比之岳飛在軍事上的成就要低的多嗎?
韓世忠較岳飛差太多,那倒不至于。韓世忠實際上比岳飛出頭的早,一直以來韓世忠都算是岳飛的上級。生前兩人同朝為官,韓世忠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若說戰爭功績,韓世忠也不見得比岳飛差。
韓世忠少年參軍,從抗擊西夏一直到抗金,為宋代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期間參加的戰斗不計其數,勝多敗少,其中不乏以少勝多的案例存在。岳飛有岳家軍,韓世忠也有韓家軍,兩人手上的軍事力量在當時都是保家衛國的重要力量。
韓世忠與岳飛最大的差別,大概就在于岳飛最后被秦檜等人陷害致死,留下個千古奇冤,而韓世忠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宋高宗趙構的心腹,就算最后宋金議和達成,他也能全身而退,辭官歸故。
外國崇尚英雄主義,中國也不乏對這些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的謳歌。岳飛之所以能在后世達到耳熟能詳的地步,除了其功勞頗大,大概就在于他悲劇收場,給后世留下無數感慨吧。
韓世忠長大成人的兒子,一共有三個,分別是韓彥直、韓彥質、韓彥古。
韓彥直,字子溫,韓世忠之子,進龍圖閣學士,轉光祿大夫致仕,卒贈開府儀同三司,爵至蘄春郡公。
韓彥質,韓世忠第三子,元柘二年,以司空、檢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贈太傅,謚獻肅。
韓彥古, 字子師,韓世忠第四子,官至戶部尚書,紹熙三年卒。
除了兒子,韓世忠還有一個孫子,名韓覆六,字天壽,韓世忠嫡孫,著書立論,學者尊其號曰‘文昌先生’。所著有《四書小說》、《五經會議》、《澗谷文集》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