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桓階是誰
編者按:曹丕即位后,桓階又被升為尚書令,成為直接對曹丕負責(zé)總攬一切政令的官員,事實上即成為宰相,封高鄉(xiāng)亭侯,加侍中。他病了以后,曹丕親自去看望,對他說:“我剛剛把我自己未成年的兒子和國家的命運寄托給你,你可要保重和努力啊!”
桓階先為郡功曹,太守孫堅舉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書郎。孫堅戰(zhàn)死之后,桓階冒險求見劉表并索回孫堅尸體。曹操平定荊州,因感其忠而任命桓階為丞相主薄、趙郡太守。曹丕繼位之后歷任尚書令、虎賁中郎將、侍中,封高鄉(xiāng)亭侯,屢為曹氏父子出奇謀,被視為寄命之臣。后來在生病期間升任太常,晉封安樂鄉(xiāng)侯。死后謚號貞侯。
人物生平
義助孫家
桓階早年當過郡守的功曹史。太守孫堅推薦他為孝廉,后被朝廷任命為尚書郎。桓階因父親去世返鄉(xiāng)奔喪,正趕上孫堅在攻打劉表時戰(zhàn)死。桓階便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拜見劉表,請求為孫堅送喪。劉表被他的義氣所感動,就把孫堅的尸首、靈柩讓他帶走了。
勸說張羨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與表紹在官渡相持不下,劉表帶領(lǐng)荊州的人馬全力接應(yīng)袁紹。桓階見到這種情況,就勸說太守張羨道:“不論干什么事情,采取什么行動,只要不是以禮義為根本,就沒有不失敗的。
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以前齊桓公就率領(lǐng)諸侯尊崇周天子,晉文公就追殺太叔又收留周襄王,并幫助周襄王復(fù)了位。如今袁紹違背了這個道理,而劉表又緊隨其后,他們走的都是自取滅亡的路啊。您一定要深明大義,明辨是非,保全福運,遠離災(zāi)禍,決不能和他們同流合污!”張羨問:“但是咱們現(xiàn)在又該怎么辦才好呢?”桓階說:“眼下曹操的力量雖然很弱,但是他仗義起兵,挽救朝廷的危亡,奉王命討伐罪臣,天下人誰敢不服?如今您若能把四郡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保住三江,等待曹操的大軍,到時候里應(yīng)外合,難道這不是一條出路嗎?”張羨說:“好!”于是把長沙和周圍三郡的人馬都動員起來對抗劉表,又派出使者前去謁見曹操,曹操十分高興。這時袁、曹之間的戰(zhàn)事正接連不斷,曹軍一直未能南下,而劉表卻加緊攻擊張羨。張羨病死,長沙城被攻破,桓階只得自己躲藏起來。過了很久,劉表又征召他做從事祭酒,還打算把妻子的妹妹蔡氏嫁給他。桓階推說自己已有了老婆,拒不接受,接著又稱病辭官告退了。
效力曹操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荊州之后,聽說桓階曾經(jīng)為張羨出謀劃策,認定他是個奇才,就征聘他做丞相掾主簿,在丞相府典領(lǐng)文書,參與機要。后又調(diào)任趙郡太守。魏國建立之初,桓階任虎賁中郎將侍中。當時尚未確定太子,而臨菑侯侯曹植很受曹操的寵愛。桓階就在曹操面前多次夸耀曹丕德操優(yōu)良,年紀又比曹植大,適宜立為太子。不論在大庭廣眾之下,還是在單獨召見的時候,桓階都是這樣勸說曹操,從始至終態(tài)度十分懇切。這時,大臣毛玠、徐奕因為剛直忠正,不納私黨,被西曹掾丁儀視為眼中釘,丁儀就多次在曹操面前說他倆的壞話,全仗著桓階在一旁勸解、周全。桓階在曹操面前夸獎順時應(yīng)世之臣,助成事情成功,匡救忠良,大都如此。桓階以后又升任尚書,協(xié)助曹操處理軍政要事,還主管著選拔人才的事務(wù)。
計破關(guān)羽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關(guān)羽圍困,曹操派徐晃前去援救,起初徐晃兵力不足,未能順利解圍。曹操打算親自領(lǐng)兵南征,以救援曹仁,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大臣們講了,問這樣辦行不行。大臣們都回答說:“你要是不趕緊去,這場戰(zhàn)事必敗無疑。”惟獨桓階說:“大王您認為曹仁等能不能完全由自己判斷形勢、處理戰(zhàn)事?”曹操回答:“能。”桓階又問:“大王是不是怕他和徐晃不盡心盡力?”曹操回答:“不是。”桓階再問:“那您為什么還要親自前往呢?”曹操說:“我只是擔心敵軍人馬眾多,恐怕晃等勢力不如敵人。”桓階說:“眼下曹仁等身處重圍之中而能拼死守城毫無二心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境地和您距離遙遠。人常說,居萬死之地,必有死爭之心。如今他們內(nèi)有死爭之心,外有強將援救,大王如果統(tǒng)率大軍按兵不動,從容向敵兵顯示我軍的實力,哪兒還用得著擔心失敗而親自前往呢?”曹操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統(tǒng)率大軍駐守在摩陂。沒過多久,蜀軍就被打退了。
曹魏元勛
公元220年(黃初元年),曹丕即位后,桓階又被升為尚書令,成為直接對曹丕負責(zé)總攬一切政令的官員,事實上即成為宰相,封高鄉(xiāng)亭侯,加侍中。他病了以后,曹丕親自去看望,對他說:“我剛剛把我自己未成年的兒子和國家的命運寄托給你,你可要保重和努力啊!”后又晉封桓階為安樂鄉(xiāng)侯,食邑六百戶,還把他的三個兒子都賜封為關(guān)內(nèi)侯。因為桓祐是桓階的嗣子,所以沒有封侯,但是當桓祐病故之后,曹丕也追贈他為關(guān)內(nèi)侯。
桓階病勢嚴重,曹丕又派使者傳詔拜他為太常。桓階死后,曹丕傷心得直流眼淚,謚封他為貞侯。桓階的兒子桓嘉繼承了他的爵位,桓階的弟弟桓纂被任命為散騎侍郎,也被賜封為關(guān)內(nèi)侯。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七月,桓階得享從祀于曹操廟庭。
歷史評價
曹丕 :“吾方托六尺之孤,寄天下之命于卿。勉之!”
陳壽 :“桓階識睹成敗,才周當世……魏世事統(tǒng)臺閣,重內(nèi)輕外,故八座尚書,即古六卿之任也。”
孫盛 :“桓階方惇,有義直之節(jié)。”
蕭繹:“荊南信多君子,雖美歸田鳳,清屬桓階,賞德標奇,未過此子。”
個人作品
《奏請追崇始祖》、《奏請具受禪禮儀》、《奏議受禪禮儀》、《奏請受禪》、(《藝文類聚》題《勸進表》)、《又奏》、《奏改服色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