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劉恒簡介
漢文帝劉恒(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朝劉恒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漢朝劉恒簡介
漢文帝劉恒(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漢高祖鎮(zhèn)壓了陳豨叛亂后,封劉恒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漢高祖死后,呂后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wǎng)打盡,迎立代王劉恒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后,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jié)h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當時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劉恒為代王時有位王后,生有四個嫡子,在劉恒稱皇帝后不久,這四個嫡子相繼去世,其余諸子中寵姬竇漪房之子劉啟最長。劉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劉啟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竇漪房為皇后。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 。
漢文帝在位時,存在諸侯王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漢文帝對待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態(tài)度。道德方面,漢文帝亦曾經(jīng)親自為母親薄氏嘗藥,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漢文帝崩于長安未央宮,后葬于霸陵。在古代,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所以,其廟號太宗,謚曰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漢朝劉恒人物生平
初封代王
薄姬是吳(今江蘇)人,秦末,魏豹自立為魏王,納薄姬為妾。楚漢戰(zhàn)爭初期,魏王豹被韓信、曹參打敗,她也成了俘虜,后被送入織室織布,而魏豹被劉邦派去守滎陽,后被劉邦手下周苛為除后患殺之。劉邦見薄姬有些姿色,就納入后宮。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她生下劉恒。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劉邦帶兵平定了代地陳豨的叛亂,就立8歲的劉恒為代王,都于晉陽(今山西太原)。
代王即位
漢文帝的名字在中國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對他政績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薄姬。
劉恒在劉邦的眾多兒子中是很幸運的。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呂后僅生了一個,即惠帝劉盈。在惠帝去世后,呂后為了使自己長期掌握政權,對劉邦其他的兒子們大開殺戒,呂后共害死了四個。劉邦的大兒子劉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終。呂后最后死時,劉邦的八個兒子只剩下了劉恒和劉長。
在劉邦的眾子中,劉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這和他的母親有關。母親薄姬原是項羽所封魏國王宮的宮女,在劉邦打敗魏國后,將許多宮女選進自己的后宮,后來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劉恒。但劉恒出生后,薄姬卻遭到劉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沒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劉恒從小就做事小心,從不惹是生非,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劉恒八歲時,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舉他做了代王。雖然地位沒其他王子那樣顯赫,但這恰好幫文帝躲過了呂后的迫害,幸運地活下來,后來又幸運地登上了皇位。
劉邦的舊臣陳平和周勃在呂后死后,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然后商議由誰來繼承皇位,代替當時呂后立的小皇帝劉弘,他們覺得劉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tǒng)。最后,他們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恒赴長安繼承皇位。劉恒見到使者,開始并不是很高興,相反,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屬臣們也意見不同,有的認為是一個陰謀,有的則分析說不會有假。劉恒決定用占卜來決定吉兇。結果達到一個“大橫”的占卜結果,這個結果的意思是:大橫所裂的紋路很是正當,我不久要即位天王,將父親的偉業(yè)光大發(fā)揚,就像啟延續(xù)禹的那樣。占卜的人向他解釋天王即是做天子,比現(xiàn)在一般的王要高一級。 為了以防萬一,劉恒在向長安進發(fā)的過程中一步步小心從事,深怕又中了計,喪命黃泉路。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探聽虛實,二是離長安城五十里的時候,又派屬下宋昌先進城探路。最后,小心的劉恒終于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平安地繼承了皇位,住進了未央宮。
軟硬兼施,鞏固權勢
因為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負責守衛(wèi)皇宮、京城,從根本上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對于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于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也恢復了稱號和封地,同時,對于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分別賞賜、分封。這些措施使文帝的帝位得到鞏固。
除了用拉攏的手段鞏固權勢外,打擊重臣也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這方面主要是對大功臣周勃的處理。周勃因為擁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上朝結束后,出來時總是很驕橫的樣子,似乎也不把文帝放在眼里。而文帝對他更加有禮,經(jīng)常目送他離去。有大臣勸說文帝,不該對周勃這樣重禮,有失君主的身份。從此,文帝的神色變得越來越嚴肅,而周勃則越來越敬畏。周勃的屬下及時提醒他:小心功高蓋主,引火燒身。周勃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了。于是辭去了右丞相(漢時以右為上,陳平當時是左丞相,相當于副職)的職務,文帝很快也答應了。一年后,因為陳平謝世,文帝又任命他做丞相,但僅十個月后,文帝又以列侯歸封國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職。當時,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長安,這給京城的糧食供應增加了負擔,所以,文帝就下詔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即使朝廷恩準留在京城,也要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封國去。但很多人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留在京城,這使文帝很生氣,便讓丞相周勃帶頭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職務。 在后來有人舉報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謀反之心時,文帝馬上把他抓捕。周勃趕忙通過文帝的舅舅薄昭向文帝說明實情:被罷免丞相職務后害怕被抓,所以家中有些防備,但卻沒有反叛之心。文帝在重新調查后,沒有發(fā)現(xiàn)周勃謀反的事實,便釋放了他。這和封建時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確實很寬容。
看了漢朝劉恒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