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quán)練字的故事
柳公權(quán),字誠懸,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柳公權(quán)練字的故事,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柳公權(quán)練字的故事:
柳公權(quán)小的時候字寫得很糟,常常因為大字寫得七扭八歪受老師和父親的訓斥。小公權(quán)很要強,他下決心一定要練好字。經(jīng)過一年多的日夜苦練,他寫的字大有起色,和年齡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權(quán)的字已成為全村最拔尖的了。
從此以后,他寫的大字,得到同窗稱贊、老師夸獎,連嚴厲的父親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權(quán)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權(quán)和幾個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樹下擺了一張方桌,舉行“書會”,約定每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公權(quán)很快就寫了一篇。這時,一個賣豆腐腦的老頭放下?lián)樱瑏淼缴湎滦獩觥K苡信d致地看孩子們練字。柳公權(quán)遞過自己寫的,說:“老爺爺,你看我寫得棒不棒?”老頭接過去一看,只見寫的是:“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老頭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會兒,才說:“我看這字寫得并不好,不值得在人前夸。這字好像我擔子里的豆腐腦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quán)見老頭把自己的字說得一塌糊涂,不服氣地說:“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好,你偏說不好,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老頭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當,不敢當,我老漢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腳寫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原城里看看去吧!”
小公權(quán)很生氣,以為老頭在罵他。后來想到老頭和藹的面容、爽朗的笑聲,又不大像罵他,就決定到華原城里去看看。
華原城離他家有40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個五更,悄悄給家里人留了個紙條,背著饃布袋就獨自往華原城去了。
柳公權(quán)一進華原城南門,見北街一棵大槐樹下掛著個白布幌子,上寫“字畫湯”三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筆法雄健瀟灑。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去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只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支大筆,揮灑自如地寫對聯(lián),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看客們陣陣喝采。
小公權(quán)這才知道賣豆腐腦的老頭沒有說假話,慚愧極了,心想:我和字畫湯老爺爺比起來,差得太遠了。他“撲通”一聲跪在字畫湯面前,說:“我愿拜你為師,我叫柳公權(quán),請收下我,愿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字畫湯慌忙放下腳中的筆,說:“我是個孤苦的畸形人,生來沒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腳巧混生活,雖能寫幾個歪字,怎配為人師表?”小公權(quán)一再苦苦哀求,字畫湯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提起筆,寫道: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
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老人對公權(quán)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風雨雨已練了50多個年頭了。我家有個能盛八擔水的大缸,我磨墨練字用盡了八缸水。我家墻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每天寫完字就在池里洗硯,池水都染烏黑了,可是,我練的字還差得遠呢!”
柳公權(quán)把老人的話牢牢地銘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謝過字畫湯,就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權(quán)發(fā)憤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他學習顏體的清勁豐肥,也學歐體的開朗方潤,學習字畫湯的奔騰豪放,也學宮院體的娟秀嫵媚。他經(jīng)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jié)構(gòu),從中得到啟示。他還注意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魚、奔跑的麋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各種優(yōu)美的形態(tài)都融注到書法藝術里去。
柳公權(quán)終于成為我國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可是,柳公權(quán)一直到老,對自己的字還很不滿意。他晚年隱居在華原城南的鸛鵲谷,專門研習書法,勤奮練字,一直到他80多歲去世為止。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勤學不輟,博采眾家之長,不斷進取,才可能出人頭地。
柳公權(quán)的簡介:
柳公權(quán)(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qū))人。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歷仕憲、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quán)去世,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
柳公權(quán)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并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自創(chuàng)"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柳公權(quán)亦工詩,《全唐詩》存其詩五首,《全唐詩外編》存詩一首。
人物評價:
李恒:我于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
柳公綽:家弟苦心辭藝。
李昂:卿有諍臣風。辭清意足,不可多得。鐘、王復生,無以加焉!
岑宗日:柳公權(quán)得其勁,故如轅門列兵,森然環(huán)衛(wèi)。
蘇軾:柳少師書本出于顏,而能自出新意。
米芾:柳公權(quán)如深山道人,修養(yǎng)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
朱長文:蓋其法出于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一家。
王世貞:所書《蘭亭》帖,去山陰室雖遠,大要能師神而離跡者也。
豐坊:昔人傳筆訣云:"雙鉤懸腕,讓左側(cè)右,虛掌實指,意前筆后。"論書勢云:"如屋漏痕,如壁坼,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如折釵股。"自鐘、王以來,知此秘者...唐則歐陽信本、虞伯施、褚登善、薛純陀、薛嗣通、孫過庭、鐘紹京、賈膺福、李泰和、賀季真、李太白、張伯高、杜子美、顏清臣、柳誠懸、錢藏真、張從申...雖所就不一,要之皆有師法,非孟浪者。
康有為:誠懸則歐之變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