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帶什么時候發明的
安全帶作為汽車發生碰撞過程中保護駕乘人員的基本防護裝置,那么知道安全帶是什么時間的發明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安全帶的發明時間:
汽車安全帶的起源。安全帶作為汽車發生碰撞過程中保護駕乘人員的基本防護裝置,它的誕生早于汽車。早在1885年,安全帶出現并使用在馬車上,目的是防止乘客從馬車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紐約舉行的一場汽車競賽上,一名賽車手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賽車,用幾根皮帶將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競賽時,他們駕駛的汽車因意外沖入觀眾群,造成兩人喪生,數十人受傷,而這幾名賽車手卻由于皮帶的緣故死里逃生。這幾根皮帶也就成為汽車安全帶的雛形,在汽車上首次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生命。
1922年,賽車場上的跑車開始使用安全帶;1955年,美國福特汽車裝用了安全帶;1968年,美國規定轎車面向前方的座位均要安裝安全帶。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都相繼制定了汽車乘員必須要佩帶安全帶的規定,我國公安部于1992年11月15日頒布了通告,規定從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客車(包括轎車、吉普車、面包車、微型車)駕駛人和前排座乘車人必須使用安全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戴安全頭盔。
世界上安全帶的標準形式是尼爾斯發明的三點式安全帶,這種汽車安全帶開始為人接受始于1967年,尼爾斯在美國發表了《28000宗意外報告》,當中記錄了1966年瑞典國內所有牽涉沃爾沃汽車的交通意外,數字清楚顯示,三點式安全帶不但在超過半數的個案中,降低甚至避免乘客受傷的機會,更能夠保住性命。
自安全帶面世以來至今,已有長達1000萬公里的安全帶,裝進全世界超過10億輛汽車內,其長度足以圍繞地球赤道250圈,或是往返月球13次之多。然而,最重要的是40年內無數生命因而獲救,證明三點式安全帶是有效的單一汽車安全設備。
安全帶分類
高處作業型
防止高處作業人員發生墜落或發生墜落后將作業人員安全懸掛的個體防護裝備。按照使用條件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3類:
1、圍桿作業安全帶
通過圍繞在固定構造物上的繩或帶將人體綁定在固定的構造物附近,使作業人員的雙手可以進行其他操作的安全帶。
2、區域限制安全帶
用以限制作業人員的活動范圍,避免其到達可能發生墜落區域的安全帶。
3、墜落懸掛安全帶
高處作業或登高人員發生墜落時,將作業人員懸掛的安全帶。
半全身型
根據操作、穿戴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全身安全帶及半身安全帶:
1、全身安全帶(FullBodyHastyHarness),即安全帶包裹全身,配備了腰、胸、背多個懸掛點。它一般可以拆卸為一個半身安全帶及一個胸式安全帶。全身安全帶最大的應用是能夠使救援人員采取“頭朝下”的方式作業二無需考慮安全帶滑脫。比如在深井類救援中,需要救援人員“頭朝下”深入并靠近被困人員。
2、半身安全帶(HalfBodyHastyHarness),即安全帶僅包裹半身(一般是下半身,但有如胸式安全帶,用于上半身的保護)。它的使用范圍相對全身安全帶而言較窄,一般用于“坐席懸垂”。
安全帶的參數為工作拉力(WS)及爆破拉力(BS)。根據不同的標準及生產廠家,上述參數也不相同。
蹦極設備型
個人墜落防護系統是用來把工人與固定點連接起來所必需的一整套產品,可完全防止出現從高處墜落的情況或是能完全地制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單獨使用這些產品不能對墜落提供防護。但是,如果這些組件能夠很好的組合在一起,那么它們將形成一套對工作場所的安全和整體的墜落防護計劃都極其重要的個人墜落防護系統。個人墜落防護系統產品主要包括掛點、掛點連接件、中間連接件、全身安全帶
汽車型
1、安全帶預收緊裝置當事故發生時,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時如果安全帶過松.則后果很可能是:乘員從安全帶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氣囊,而此時安全帶由于張緊余量過大而未能及時繃緊,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樣先期吃掉一部分沖力,而是將全部負擔都交給了氣囊。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乘員嚴重受傷。但問題是,正確安裝的安全帶。其松動余地來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員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帶裝置中也多少隱藏了部分松動余地,這種余地無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時,還就應該盡量消除。怎么辦?為此出現了這種安全帶預收緊裝置它負責提供瞬間繃緊的安全帶。
2、安全帶拉力限制器事故發生后,安全帶在預收緊裝置的作用下,已經繃緊了。但我們希望在受力峰值過去后,安全帶的張緊力度馬上降低,以減小乘員受力,這份特殊任務就由安全帶拉力限制器來完成:在安全帶裝置上,有一個如前所述的預收緊裝置,底下卷繞著安全帶。軸芯里邊是一根鋼質扭轉棒。當負荷達到預定情況時,扭轉棒即開始扭曲,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安全帶,實現了安全帶的拉力限制功能。
在安全帶預收緊裝置和安全帶拉力限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安全帶的保護能力幾乎達到了理想狀態。所謂于細微處見精神,先進的安全帶確實能給乘員提供可以信賴的安全保護。
3、當汽車遇到意外情況緊急制動時,它可以將駕駛員和乘客束縛在座椅上,以免前沖,從而保護駕駛員和乘客免受二次沖撞造成傷害。
安全帶性能要求
1)安全帶組件的額定強度
裝在單座座椅上使用的安全帶組件,包括織帶、釋放裝置、其他零部件,按規定試驗要求拉緊后,在安全帶軸向上至少能承受6672牛的載荷。如果是雙聯座座椅上使用的安全帶組件,則額定強度應至少為13344牛。安全帶組件的額定強度,都相應地標在每副安全帶組件的每半邊帶子上。
2)安全帶釋放裝置
安全帶組件是可調的,并有一個易于操作的快速釋放裝置。在安全帶織帶承受了至少等于規定的拉伸載荷以后,安全帶使用者能夠比較容易地打開這個釋放裝置。
3)織帶的特性及其他
安全帶織帶規定的標準寬度為51毫米,考慮到紡織、染色、防毒、阻燃及磨損處理等所有必須的生產過程,織帶寬度可掌握在(49±2)毫米。連接織帶的金屬件上的槽或孔不小于51毫米。織帶額定斷裂強度至少比組件規定的強度高出50%,其阻燃性能符合規定的要求,以防止在使用期間由于氣候、腐蝕、銳角的磨損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強度降低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