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報什么時候發明
無線電報什么時候發明的,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無線電報什么時候發明
伽利爾摩·馬可尼是意大利電氣工程師和發明家。1874年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在家庭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在博洛尼亞大學學習期間,他用電磁波進行約2公里距離的無線電通訊實驗,獲得成功。1909年他與布勞恩一起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37年逝世。
馬可尼從小就是一個很有獨立見解和獨創精神的人,當他還是少年時就制作了許多種神奇的裝置,顯示出超人的才華。馬可尼的母親是個愛爾蘭人,父親是富有的意大利商人,小時候他常常隨母親坐船飄洋過海去英國甚至是北美探親訪友。旅途中,當船只航行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時,常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可是又無法和陸地及其他正在航行的船只取得聯系。于是,他常常想,能不能找到一種通信工具,當船在海上航行時,也能和陸地取得聯系呢?這種想法一直記在他心里。
1894年,20歲的馬可尼由于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本電磁雜志上讀到一篇介紹赫茲研究電磁波的文章。這篇文章喚醒了馬可尼少年時代的幻想。如果使用電磁波傳遞莫爾斯電碼,不就可以不再被電纜束縛嗎?他說服了父親,并從他那里得到一切財政支持。于是他開始在意大利波倫亞他父親的莊園里進行無線電報的實驗。 馬可尼依靠自己在發明方面的天份和勤奮的工作,經過一次次電磁波的發送和接收實驗,沒過多久,居然就能在140公尺的距離間進行通信了。這一成功大大增強了馬可尼的信心。經過進一步的改進,到1895年夏天,他在父母住宅的樓頂和1.7公里遠處的山丘之間進行了通信實驗,并取得了成功,這時馬可尼也只有21歲。
馬可尼設計的無線電發報裝置如圖所示,這個裝置很象當年赫茲的實驗裝置。當按下莫爾斯電鍵時,線圈兩端就會產生瞬時高壓,于是兩個金屬小球間就會迸發出電火花,這些火花產生的電磁振蕩就會通過天線向外發射電磁波。這種最原始的電磁波發射器后來被稱為“火花振蕩器”。
馬可尼的無線電報接收裝置采用了法國物理學家布蘭利的發明成果――粉末檢波器。粉末檢波器有一個很細的玻璃管,管中裝有細小的金屬屑,兩端各有一個電極,當有電磁波傳過來時,在兩端的電極上產生感應電勢,金屬屑會互相吸引而彼此粘結起來。于是檢波器呈導電狀態。粉末檢波器還有一個自動敲擊裝置,在沒有電磁波信號時,金屬屑往往仍保持粘連狀態而不能馬上分離。敲擊裝置能自動敲擊以產生振蕩使瓶內的金屬屑得以馬上分開。當粉末檢波器接收到信號而導電,電報機上就有電流流過,并會自動在電報紙上打出莫爾斯電碼的“點”和“劃”來。這樣發射端發出的莫爾斯電碼文就可以在接收端反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