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船是什么時候發明出的
你知道嗎?輪船的推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原始的以人力踩踏木輪推進,一種是以螺旋漿推進。那么輪船是誰發明和什么時候發明的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輪船是誰發明的?
發明制造第一艘輪船的人叫富爾頓,美國人,1765年生于賓夕法尼亞州的蘭斯卡特.他幼年喪父,由于家庭貧困,9歲才入學讀書。14歲時,他跟一位槍匠學得汽槍的制造技術。17歲時,他離家來到費城,一面學習繪畫,一面在一家機器工廠做機械制圖工作。22歲時,他來到英國倫敦,以繪畫藝術結識了著名的蒸汽機發明家瓦特等人。 在倫敦,他一邊工作,一邊自修,在瓦特等人的影響下,他努力學習科學技術。他攻讀了高等數學、化學、物理學和透視圖,還學習了法文、德文和意大利文。
富爾頓一生中主要的貢獻是制造輪船。在富爾頓以前,有人試制過蒸汽動力船,但沒有成功。富爾頓研究了前人失敗的原因,立志要在自己的手里制造成功一條蒸汽動力船。1793年,他來到巴黎,他的想法得到了拿破侖的支持。他從模型試驗到設計制造,前后經過9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在1803年造成了第一艘輪船。不料在塞納河試航時,竟被狂風暴雨所摧毀。富爾頓并沒有因失敗而灰心喪氣。1806年,他回到美國,又開始新的造船工作。1807年,一艘新的輪船“克萊蒙脫”號在紐約的哈得遜河下水了,航速達每小時4公里。他繼續改進,使這艘輪船的航速達到每小時6-8公里。富爾頓獲得了首次成功。
1815年2月23日,富爾頓逝世。他一生中,不僅發明制造了輪船, 而且親自參加制造了17艘,終于在人類水運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
現代輪船指用機械發動機推動的船只,多用鋼鐵制造。原始的輪船是以人力踩踏木輪推進,近代輪船是以蒸汽推動外部明輪輪槳的蒸汽船,現代輪船多用渦輪發動機。
不用風帆而用蒸汽輪機做前進動力的船叫蒸汽船。蒸汽船使用的燃料是煤,蒸汽船外面有一個大輪子,所以也叫“輪船”,它是由富爾頓發明的。
在漢語中,輪船一般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用法,廣義的輪船泛指所有大的,機動推進的船只,這篇文章主要描寫狹義的輪船定義。狹義地輪船是指用汽輪機推進的船只,輪船的推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蹼輪推進,一種是以螺旋漿推進。
第一艘可以使用的輪船是1783年下水的。1807年羅伯特·富爾頓建造了一種在河流上使用的輪船,這種船還帶有帆,它的最高速度是4.5節(8.3千米/小時)。它在紐約和奧爾巴尼之間用為擺渡船。
輪船的動力可以來自兩種不同的機器:渦輪機和蒸汽機。
蒸汽機由三個部分組成:蒸汽爐、汽缸和冷凝器。在蒸汽爐中,通過燃燒過程水沸騰為蒸汽。通過管道蒸汽被送到汽缸。閥門控制蒸汽到達汽缸的時間。蒸汽在汽缸內推動活塞做功,冷卻的蒸汽通過管到被引入冷凝器重新凝結為水。這個過程在蒸汽機運動時不斷重復。一般的蒸汽機有三個汽缸組成一個組。蒸汽機直接將活塞的上下運動轉化為船軸的旋轉運動。今年新造的蒸汽機中還包含了一個小的渦輪機,從汽缸中出來的蒸汽還可以利用它的余熱在推動這個渦輪機來提高整個驅動裝置的效率。這個渦輪機也與船的螺旋漿軸相連。
現代輪船的蒸汽機還有其它提高其效率的機構。往往有多個汽缸連在一起。蒸汽從一個汽缸出來后還被輸入下一個汽缸。這些汽缸的直徑一個比上一個大。這樣雖然蒸汽的壓力在每通過一個汽缸后不斷減小,但它對每個活塞施加的總的力卻是相同的。
漸漸地輪船取代了過去的帆船。輪船最主要的優點是它們不依靠風和比帆船快。它們比較可靠,到達一個港口的時間也一般與天氣無關。輪船的燃料有煤、煤球、重油和木頭。
人力踩踏木輪驅動的明輪船。公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在船的舷側或艉部裝上帶有槳葉的槳輪,靠人力踩動槳輪軸,使輪軸上的槳葉撥水推動船體前進。因為這種船的槳輪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所以稱為“明輪船”或“輪船”。在19世紀以前,船舶主要靠人工搖櫓和風帆推進。
1769年,法國發明家喬弗萊·達邦在船上安裝蒸汽機用以驅動—組木槳,但航速很慢,未能顯示出優越性。1802年,英國人西明頓建造了蒸汽動力的“夏洛蒂·鄧達斯”號明輪船。因遭到拖船業主們的強烈反對,不得不在一個月后停止航行。
1807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富爾頓(R.Fulton,1765-1815)設計出蒸汽機帶動車輪撥水的“克萊蒙特”輪船。該船性能可靠,執行了世界上最早的輪船定期航班,奠定了輪船不容搖撼的地位,因此富爾頓被稱為“輪船之父”。
1829年,奧地利人約瑟夫·萊塞爾發明了可實用的船舶螺旋槳,克服了明輪推進效率低、易受風浪損壞的缺點。此后螺旋槳推進器逐漸取代了明輪。
1884年,英國發明家帕森斯(C.Parsons,1854-1931)設計出了以燃油為燃料的汽輪機。此后,汽輪機成為輪船的主要動力裝置。
輪船的發明和不斷改進,使水上運輸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海運量年平均每10年翻一番。據統計,2004年世界海上貨運量達到了654200萬噸。
1690年,法國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機作動力推動船舶的想法,但當時還沒有可供實用的蒸汽機,故設想無法實現。
1769年,法國發明家喬弗萊把蒸汽機裝上了船。但所裝的蒸汽機既簡陋又笨重,而且帶動的又是一組普通木槳,航速很慢,未能顯示出機動船的優越性。
1783年喬弗萊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輪船“波羅斯卡菲”號,但是航行30分鐘后,船上蒸汽鍋爐發生爆炸。
1790年美國的約翰·菲奇用蒸汽機帶動槳劃水,其效率極低,菲奇的發明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
1802年,英國人威廉·西明頓采用瓦特改進的蒸汽機制造成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動力明輪船“夏洛蒂·鄧達斯”號,在蘇格蘭的福斯——克萊德運河下水,試航成功。這是一艘30英尺長的木殼船,船中央裝上西明頓設計的蒸汽機,推動一個尾部明輪。輪船的出現對拖船業主們是一個打擊,他們以汽輪船產生較大的波浪為由,拼命反對。第一艘汽輪船被扼殺在搖籃里。
美國的約翰·史蒂芬森于1804年建成具有世界上最早有螺旋槳的輪船。由于推動螺旋槳的蒸汽機轉速太低,所以他當時認為推進器還是輪槳較好。
1807年,他建造了帶輪槳的“菲尼克斯號”輪船。“菲尼克斯號”從紐約沿海岸駛向費城進行試航,途中遇到風暴。但經過13天的航行還是平安地到達費城,這是世界上輪船首次在海上航行。
拓展:輪船的構造
構造船舶由許多部分構成,按作用和用途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①船體。又可分為主體部分和上層建筑部分。主體部分一般指上甲板以下的部分,由船殼(船底及船側)和上甲板圍成的具有特定形關的空心體,是保證船舶具所需浮力、航海性能和船體強度的關鍵部分,一般用于布置動力裝置、裝載貨物、儲存燃料和淡水,以及布置其他各種艙室。上層建筑位于上甲板圍成、主要用于布置各種用途的艙室(如工作艙室、生活艙室、貯藏艙室、儀器設備艙室等)。船體結構為由板材和型材組合的板架結構,可分為縱骨架式結構和橫骨架式結構以及混合骨架式結構。
②船舶動力裝置。又可分為推進裝置和輔助裝置。推進裝置是提供推進動力的成套動力設備,由主機(如蒸汽機、汽輪機、柴油機、汽油機、燃汽輪機等)、主鍋爐、傳動裝置、軸系、推進器、各種儀表和輔助設備等組成。輔助裝置是為船舶的正常運行、作業、生活雜用等提供各種能量的成套動力設備,一般由船舶電站、輔助鍋爐和廢氣鍋爐裝置以及其他輔助裝置等組成。
③船舶舾裝。包括艙室內裝結構(內壁、天花板、地板等)、家具和生活設施、門窗、梯、欄桿、桅桿、艙口蓋等。
④其他裝備。如錨與系泊設備、舵與操舵設備、救生與消防設備、通信與導航設備、照明與信號設備、通風與空調和冷藏設備、壓載水系統、艙底水疏干系統、液體艙的測深和透氣系統、海水和生活用淡水系統、船舶電氣設備等。構成船舶的零件有成千上萬種,所用材料品種多、數量大,而以鋼材用量最大。其中船體結構用的材料主要是碳素鋼和低合金高強度鋼。船舶的主要技術特征有船舶排水量、船舶主尺度(如船長、型寬和型深等)、船體系數、艙容和登記噸位、船體型線圖和結構圖、船舶總布置圖及主要設備的規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