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戰爭的歷史評價
后世歷史學家對宋金戰爭評價主要集中在這場戰爭的性質上,從根本上來說,宋金戰爭就是一場金人向南的侵略戰爭。而站在宋朝的角度來說,宋金戰爭就是一場宋朝的保衛戰爭,雖然最后作為侵略者的金人沒有從這場戰爭中討到多少好處,但是這確實是一場惡性的擴張戰爭。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宋金戰爭的歷史評價,望大家喜歡。
宋金戰爭的歷史評價
關于宋金戰爭評價這個問題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在這場戰爭后期其實是兩敗俱傷的結果,因為雖然金人名義上戰勝了宋朝,獲得了宋朝的大部分領土,但在戰勝宋朝之后不到30年的時間中他們自己又被蒙古部落消滅了,而且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的投入遠遠大于回報,其實沒有占到多少便宜。
有歷史學家評論宋朝在這場戰爭時的表現時說,是宋朝統治者的軟弱無能葬送了宋朝的國運,也最終導致了失敗的結果,當初岳飛本來已經接連打了幾場勝仗,收服了好幾座城池,但是由于統治者的多疑懦弱最后放棄了反敗為勝的機會,把大部分江山拱手交給金人。
專家說金人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同樣也不令人滿意,他們違反軍事常識,把全國大部分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南侵戰爭中,最后反而忽略了在自己背后崛起的蒙古,正是由于他們的縱容蒙古族才能一天天蠶食金人的地盤,才能一天天長大,所以金人被蒙古部落消滅是他們自己導致的結果,怪不得別人。
宋金戰爭其實是兩敗俱傷
有關歷史學家在研究完宋金戰爭這段歷史后得出了宋金戰爭其實是兩敗俱傷的結論,因為雖然在表面上金人暫時打敗了宋人,獲得了大部分領土,但是經過這一場長達20年的戰爭后大金國力大大受損,國內民不聊生,而宋人也失去了半壁江山,只能躲在江南一隅暗暗喘氣恢復國力。
很多專家之所以認同宋金戰爭其實是兩敗俱傷的結論,是因為當時金人本應該統一中國的北方,如果他們不攻打宋人不把全部兵力都投入到南方戰場上的話,他們完全可以把中國領土再擴大一部分,稱雄漠北似乎也不是夢,但是長期的對宋戰爭使得這一切都化為泡沫,金人失去了唯一對外擴張的機會。
其實金人不僅失去了統一北方的機會,也忽略了蒙古部落的崛起,雖然當時大金統治者眼睜睜看著蒙古部落一天比一天強大,但是他們把全部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宋金戰爭中來,只能眼睜睜看著蒙古人蠶食自己的地盤而無能為力。
宋人在這場戰爭中也沒有討了多少好處。雖然岳飛曾經一度把金人打得退回東北,但是宋人統治者的無能使得這場戰爭又繼續下去,長期的戰爭讓宋人國力消耗殆盡,大宋江山被迫割給金人一半,在之后長達五六十年的時間中宋朝只能盤旋在南方地區。所以無論是金人還是宋人在這場長期的戰爭中都沒有占到便宜。
宋金戰爭過程
宋金戰爭剛開始金人開始突然發動進攻,一直侵蝕宋朝的領土,而宋朝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直到派出大將岳飛接連收復了幾座城池局面才有所改變,但后來因為統治者個人原因貽誤戰機,后來兩方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宋朝再也無力抵抗敵人,直到金人把宋朝趕到江南地區這場戰爭才停止。
宋金戰爭過程的后半段主要包括金人對戰爭的緊逼和宋朝的自衛反擊,在這一階段宋朝完全是處于下風,沒有任何準備,也沒有杰出的將領能夠緩解戰局,而金人擴張的速度也非常快,一直把宋朝打到秦嶺淮河一線。
再后來岳飛出馬接連打了幾場勝仗,讓交戰雙方都暫時停了下來,兩方開始商討議和,金人一度曾經想放棄這場戰爭,但是后來兩方對于議和的意見分歧太大,派出的使者也沒能完成任務,加上宋朝統治者又多疑又懦弱,害怕岳飛搶奪自己的統治權就把岳飛召了回去,給了進攻的金人好機會,而宋朝接任岳飛的將領沒有能延續勝利,耽誤了戰機,使得戰爭最后失敗。
在宋金戰爭過程的最后時期金人不顧在自己背后崛起的蒙古部落的日益威脅,反而違反軍事常識把全國大部分的人力物力精力都投入到對宋朝的侵略中來,最后雖然使得宋朝徹底失去了喘息機會,但是自己也消耗了太多國力,結束戰爭后又沒有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為日后被蒙古人消滅埋下了伏筆。
看了“宋金戰爭的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