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家孫子原名是什么
上過《軍事管理學》的人都知道或了解過《孫子兵法》一書,因為 《孫子兵法》不僅僅被后世稱為“兵學圣典”,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軍事名著。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軍事家孫子原名是什么,望大家喜歡。
軍事家孫子原名是什么
孫子,原名孫武,字長卿。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孫武將自己對軍事的見解寫成《孫子兵法》一書流傳后世。
每個人的名字都包含了家中長輩對自己的殷切期盼。孫武的名字也是如此。孫武的祖父孫書在孫武出世后,為其單單取了一個“武”字。各位別以為僅僅是因為孫武出生在軍事世家便被取了這個“武”字,其實這個“武”字一點也不簡單。因為“武”字可拆分為兩部分,即“止”和“戈”,喻意就是停止干戈,停止戰爭。祖父孫書希望自己的孫子孫武長大后能繼承和發揚孫家,將自己所學到的才能報銷國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讓天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安穩的生活。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孫武的確達到了祖父孫書的期望,并著有《孫子兵法》一書。
給孫武取了名字后,祖父孫書還給孫武取了個字,即“長卿”。“卿”字在當時古代意思是朝中的大官。孫書希望孫武能繼承自己的衣缽,長大后成為國家棟梁,為百姓做實事,謀福利。事實證明,孫武聰明好學,善于思考,在幼年時便提出讓老師答不上來的問題。
名字繼承了祖父輩們的期望,孫武的名字也是如此,正因為在祖父輩的熏陶和培養之下,孫武成長為一代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軍事家孫武墓現在還存在嗎
據史料記載,孫武墓位于現如今江蘇蘇州的相城區元和鎮境內。但對于孫武到底葬在了哪里,一直都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蘇州算是孫武的第二故鄉,也是孫武功成名就的地方,相城區更是孫武急流勇退后歸隱終老的地方,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兵圣”,希望孫武能有個安息之地,遂建造了孫武墓園。后來孫武墓園便成為了許多研究孫武的學者和追崇者祭奠、瞻仰孫武的圣地,也成為了孫子研究者們的一個重要基地,因此孫武墓園也成為了相城區的一個歷史文化旅游景點。但如今的孫武墓卻已經變成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園中通往外圍的路已經被切斷了,而通往園內小路兩旁的樹松柏樹都已經被橫七豎八的推倒了,整條小路再也沒有了以往的幽靜,更多的是塵土飛揚的嘈雜與荒蕪,整個墓園孤零零的聳立著的只有墓碑,唯一能夠陪伴墓碑的就只剩下墓碑周遭少許的植被了,墓碑與被保留的植被形成了一個孤島,掛滿滄桑凄涼。
由于孫武墓園是一個紀念性的建筑,不屬于文化保護的范圍,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便打起了孫武墓的主意,他們打算在這位兵圣的紀念墓碑上建起他們充滿商業利益的現代化高層建筑,透過刻著“孫武墓園”四個大字的石門,都可以清楚的看見起重機在工作。后來,據孫武研究協會的原會長透露,孫武墓只是打算西遷之后再進行投資建造,并不會消失,根據歷史記載,孫武墓的總方向和總方位不會作變更。
孫武用兵的歇后語是什么
俗話說孫武用兵,以一當十。這樣說并不是空穴來風,是有歷史依據的,后世史料中在評價孫武時說到,有率領三萬軍隊就能夠天下無敵的,就是孫武了。
這再次證實了孫武用兵,確實可以以一當十,能夠讓這些說法成立且實至名歸的,是春秋末期規模相當宏大,影響力極其深遠的大戰,被史學家稱為“東周時期第一個大戰爭”的柏舉之戰。在孫武的勸諫下,吳國國君闔閭沒有選擇在滅掉楚國的附屬小國時,順應時機對楚國發起進攻,而是利用了六年的時間,讓三支吳軍輪番去騷擾楚軍,因常年要應對吳軍,使得楚國在人力和物力上被大大的消耗,楚國的將士們也都因為吳軍長期的消耗,斗志漸漸的都變得沮喪了起來。在“疲楚”的這六年里,吳軍卻利用時機,養精蓄銳,等待著能夠一舉將楚國殲滅的時機。
公元前506年,吳國以救其附屬小國蔡國為由,與楚國發生了正面的交戰,孫武以三萬兵力,擊敗了楚國的二十萬大軍,使得吳國在柏舉之戰一舉就戰勝了多年的強勁敵國楚國,讓一直稱霸稱雄的楚國受到了重大的創傷,也使得吳國的聲威因此一戰而大振,為吳國后來稱霸中原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這正說明了,用兵不再數量上,而在謀略部署上,孫武是個懂得用兵的人,更能把每個兵都用到該用的地方,遂才有了孫武用兵,以一當十。
看了“軍事家孫子原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