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的故事
蒯通的多次出場,很多時候都是勸說韓信,想要讓他背叛漢王,讓其擁兵自立,做到三分天下的局面,可是韓信都是拒絕。可以說,蒯通已經(jīng)盡到了自己謀士的職責所在。直到后來,韓信被殺害之后,說自己后悔沒有聽信蒯通的計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的故事,望大家喜歡。
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的故事
劉邦聽了之后,就說:“你說的那人就是齊國的蒯通?”于是,就派人把蒯通從齊國押解過來。見到他之后,劉邦就說:“你為什么要慫恿淮陰侯造反呢?”蒯通回答道:“的確是我所教,可惜豎子不聽從我的計謀,才會遭到殺害;假如他采取了我的計謀,那么死的人肯定就是你了。”劉邦聽了之后,大怒,大聲喊道:“將其烹飪。”蒯通說:“哎,我冤枉啊!”劉邦不解,就問:“你慫恿了韓信謀反,還有何冤枉的呢?”
蒯通說:“誰都知道狗這種生物,只會對除主人之外的陌生人狂吠。那時候,我只知道韓信,卻不知道大王您啊。而且秦國都已經(jīng)滅亡了,天下所有人都去爭奪這個天下,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這么做。天下亂了,每個人都去這么做,而您也這么做,難道你就會把其他的人都給殺盡嗎?”聽了這些話之后,劉邦就放掉了蒯通。
這就是蒯通對劉邦說的話,其實蒯通心里很清楚,劉幫殺的是那些對自己不忠的人,而自己忠心對待韓信,才會慫恿他造反,因此自己是一個忠臣。而此時的劉邦最不能做的事情,那就是謀殺忠臣,就是由于這點,蒯通才會自恃謀略過人,對劉邦的心性有所了解,才能夠逃此一劫。
蒯通怎么死的
關(guān)于蒯通的死,絕大多數(shù)的人認為他是壽終正寢。雖然蒯通此人,曾多次慫恿韓信背叛,但都遭到拒絕。他在策動韓信謀反失敗之后,對政治敏感的他,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會敗露,就假裝瘋了,做了一名巫師,用這種方法來緩解一下自己的危機。
果然不出他所料,韓信在死之前,就提到“后悔不用蒯通的計謀”,劉邦就命人活捉蒯通,幸虧他有先見之明,知道自己逃不過劉邦的手掌心,已經(jīng)做出了對策。他先是承認自己的錯誤,然后利用巧妙的言語來跟劉邦進行一次辯論,最終免去了被烹的結(jié)果,并且被無罪釋放。可以說他為人極其的聰明,應(yīng)變能力很強。
蒯通在僥幸逃過一劫之后,回家之后,就發(fā)奮著書,寫了《雋永》。針對他的事跡,后世的很多史書都有所記載,例如《史記》中也提到了他,認為他是一個能言善辯的人。
之后,蒯通由于一次偶然的機會,跟相國曹參相遇,受到了他一定的禮遇。但是他曾有反叛漢朝的想法,蒯通自始至終都無法走上歷史的舞臺,只是作為一個較為知名的謀士被后人所知。
蒯通的墓是在如今的臨淄區(qū)境內(nèi),是一座古墓。南北方向大約有32米,東西約有40米,高大概有9米。根據(jù)當?shù)氐闹緯涊d,說此墓就是蒯通的墓,更為準確的來說,應(yīng)該是蒯徹的墓。在《臨淄縣志》上記載,蒯通的墓就在五路口莊附近。
蒯通可以說身負才華,但是他遇到了一個不能變通的,那就是韓信。倘若韓信反了,其結(jié)局就不一定是這樣。
蒯通說韓信
在韓國攻破齊國之后,想要養(yǎng)精蓄銳的時候,劉邦一直催促他出兵,但是韓信依舊駐扎齊國。這時候,蒯通出面勸告,想要讓他擁兵自立。
蒯通跟韓信說:“我聽說只要是勇猛和謀略過人的臣子都會讓君主感到威脅,而且只要是功勞高過君主的也得不到應(yīng)有的賞賜。如今你已經(jīng)有了讓漢王感到威脅的威信,這種功勞得不到賞賜,那么你想去投靠楚霸王?霸王這人不會信用;假如你還想回歸漢王的話,漢王對你感到畏懼。所以說,那么大的功勞,又有何安身之處。”韓信聽完之后,并沒有做出決定,只是說:“先生你暫且回去,容我再考慮考慮。”
過了幾天之后,蒯通看沒有動靜,就再次去勸說韓信,說道:“能夠聽取別人意見的人,才是成功的開始;能夠有所謀劃的人,才是成功的關(guān)鍵。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得要果斷的處理事務(wù),行動緩慢就會影響到整個大業(yè)。把心思都放在枝節(jié)上,就會把天下大事給遺漏掉;明知該怎么做,卻不敢果敢行動,這往往就是做事失敗的原因。常言道:徘徊不定的獅子,還不如一只身懷劇毒的蝎子;停滯不前的千里馬,還不如緩慢前進的老馬。這些話都表明做事情說做就得做,決不能猶豫,不能錯失良機,畢竟機會是稍縱即逝的,希望能夠好好想想。”雖然韓信覺得這些話很有道理,但是他覺得自己不能背叛漢王,畢竟是漢王一手提拔了自己,自己不能做出背信義的事情,因此韓信拒絕了他的勸告。
看了“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