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江蘇淮安人,籍貫浙江紹興,字翔宇,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
周恩來是全國人民敬愛的偉大人物,他的事跡被人們廣為傳誦。周恩來從小就有大志。1910年,才12歲的周恩來到東北沈陽,進東關模范學堂讀書。有一天,校長問同學們:“你們說說,讀書為的是什么呀?”
同學們一一回答,有的說為了父母,有的說為了長大找事做,有的說為了賺錢發財。周恩來卻大聲說:“為了中華的崛起!”
崛起就是強盛、振興的意思,周恩來的回答,博得一片贊揚,給大家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也是一位品德高尚、志向遠大的人。也是在12歲那年,鄧穎超在天津直隸第一女師學校讀書。有一次,學校舉行作文比賽,內容是紀念為國立功的蔡鍔。鄧穎超的作文是其中四篇最好的之一。她寫道:“蔡囑咐我們要愛國,要講道德,不要重私輕公。我希望同胞們上下一條心,振奮精神,謀求國家的進步!”
小小年紀,她還大膽預言:“如果能這樣,怎么就不能讓我們國家超過列強,立于它們之上呢?”
周恩來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鄧穎超為謀求國家進步而學習。他們一生為人民做出的無私奉獻,證實了他們是說到做到的人。
延伸閱讀: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周恩來為國家和民族建立的豐功偉績彪炳青史。他不僅為中國人民所敬仰,同樣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敏捷機智和人格魅力可以說,無處不在。
1.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中國人幾乎占世界人口的1/4 。這樣大的國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對世界有所貢獻,經濟上不能有較快的發展,那我們就對不住世界人民,也對不住我們的祖宗。
3.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4.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于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5.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好像一輛車子的兩個輪子,相輔而行。
6.敢于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現,這樣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夠自強的民族。
7.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8.為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
9.美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我們兩國人民一向是友好的。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但是,這種分歧不應當妨礙中美兩國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正常的國家關系,更不應該導致戰爭。
10.今天的現實是不夠美滿的,但是美滿的現實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去創造。
11.只有忠實于事實,才能忠實于真理。
12.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遮掩錯誤就是躲避真理!
13.一帆風順是不能磨練人的。
14.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我們國家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后門,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
16.要大家講真話,首先要領導上喜歡聽真話,反對說假話。
17.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是老實人才能經得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18.青年人沒有不栽幾個跟頭的,沒有不碰幾個釘子的。碰了釘子以后,不要氣餒。
19.理想是需要的,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現實有了理想的指導才有前途,反過來也必須從現實的努力中才能實現理想。
20.我們的下一代,總是要把自己擺在勞苦大眾一起,要能夠吃得起苦。因為我們的革命精神,就是從吃苦中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