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慶節(jié)的由來
導語: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成為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jié)日。 早期獨立日的慶祝活動主要是游行和演講,后來又增加了戶外活動、體育比賽等項目。
美國以7月4日的“獨立紀念日”為國慶日,以紀念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通過美國《獨立宣言》。每年的7月4日,全美國大大小小的教堂鐘聲齊鳴,各地居民自發(fā)地舉行慶祝游行,全國到處都飄揚這紅白藍條的國旗。1800年以來,群眾游行、音樂會和燃放禮花逐漸成為慶祝美國國慶日的傳統(tǒng)活動。由于燃放禮花容易引發(fā)火災,現(xiàn)在很多地方禁放煙火,不過通常還會在安全的廣場上燃放禮花,供人們觀賞。一般情況下,這天參加游行的民眾可以選擇各式各樣的化妝,組成家庭小樂隊,有的親朋好友甚至祖孫幾輩人一起,載歌載舞,擁上街頭。大街上更是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各式彩車、模型車、雜技車等同歡樂的人群一起,組成了浩浩蕩蕩的游行隊伍。游行結束后,人們聚集在公園或其他一些公共場所,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共同歡度這一盛大的節(jié)日。
1783年9月,雙方正式簽訂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歷時8年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結束了。4年以后(1787年),美國第一部憲法...美國獨立戰(zhàn)爭不僅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文明的美國歷史,給美國人民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而且給了歐洲資產(chǎn)階級革命以強大的...
美國的象征——自由女神像
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聳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象征著美國人民爭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神像重45萬磅,高46米,底座高45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紀念性建筑,其全稱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銅像以120鋼鐵為骨架,80銅片為外皮,30萬只鉚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銅像內部的鋼鐵支架是由建筑師約維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艾菲爾鐵塔聞名于世的法國工程師艾菲爾設計制作的。
女神雙唇緊閉,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古代長袍,右手高擎長達12米的火炬,左手緊抱一部象征《美國獨立宣言》的書板,上面刻著《宣言》發(fā)表的日期“1776.7.4”字樣。腳上殘留著被掙斷了的鎖鏈,象征暴政統(tǒng)治已被推翻。花崗巖構筑的神像基座上,鐫刻著美國女詩人埃瑪·娜莎羅其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
觀光的游人從銅像底部乘電梯直達基座頂端,然后沿著女神像內部的171級盤旋式階梯登上頂部的冠冕處。為了方便游人,每隔三節(jié)旋梯就設置一些休息座,供不能一口氣登頂?shù)挠慰托№9诿崽幙赏瑫r容納40人觀覽,四周開有25個小鐵窗,每個窗口高約1米。通過窗口向外遠眺,東邊可見有“鋼鐵巴比倫”之稱的曼哈頓島上高樓大廈林立;南邊的紐約灣一望無際,波光船影相映;北邊的哈得遜河逶迤伸向遠方。從冠冕處向右還可登上銅像右臂高處的火炬底部,這里可容納12人憑窗遠望,9.11襲擊后因顧及安全暫停了開放,直到2009年5月才再次對外開放。塑像的基座是一個大廳,1972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將其辟為移民博物館。館內設有電影院,為游客放映美國早期移民生活的影片。從市區(qū)到自由島之間,每隔半小時有一班輪渡,來往非常方便。
創(chuàng)作這一藝術杰作的是19世紀后期一位才華橫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1834年巴托爾迪出生在法國的一個意大利人家庭。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雕塑藝術,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發(fā)動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后的一天,一群堅定的共和黨人在街頭筑起防御工事,暮色蒼茫時,一個年輕姑娘手持熊熊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沖去,波拿巴分子的槍聲響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爾迪親自目睹這一事實,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此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為他心中自由的象征。
1865年,巴托爾迪在別人的提議下,決定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由法國人民捐款,作為法國政府送給美國政府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有趣的是:沒過多久,巴托爾迪在一次婚禮上同一位名叫讓娜的姑娘邂逅,讓娜長得美麗端莊,儀態(tài)萬方。巴托爾迪認為讓她來為“照亮全球的”自由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稱的,讓娜欣然文諾這一要求。在雕塑過程中,他們之間產(chǎn)生了純潔的愛情,終于結為夫妻。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圖設計完成,巴托爾迪便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過美國旅行,爭取美國人對塑像計劃的支持,但美國人遲遲沒有意識到這一禮品的珍貴。直到1876年巴托爾迪參加在費城舉行的慶祝獨立100周年博覽會時,為了引起公眾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執(zhí)火炬的手在博覽會上展出,才引起一場轟動。擺在人們面前的這只手手僅食指就長達2.44米,直徑1米多,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邊沿上可以站12個人。于是這件幾天前還鮮為人知的雕塑品頓時身價百倍,成為美國人人渴望欣賞的藝術珍品。不久,美國國會便通過決議,正式批準總統(tǒng)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請求,同時確定貝德羅島為建立女神像的地點。
1884年7月6日,自由像正式贈送給美國。同年8月5日,自由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動工。1886年初,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腳手架,用30萬只鉚釘把自由神像約100塊零件釘?shù)剿墓羌苌稀?0月中旬,自由神像的建立終于全部完工。10月28日,美國總統(tǒng)親自參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禮并發(fā)表了講話。無數(shù)群眾簇擁在神像周圍,懷著激動的心情企首仰望著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莊嚴的面容。 中國易經(jīng)協(xié)會主席陳帥佛2001年參觀自由神像并獻了花環(huán),巴托爾迪由于他的卓越功績而當選為紐約市榮譽市民和法國榮譽勛團指揮級團員。他于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永遠表達著人民對自由的熱愛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