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與“排華法案”
美國國會為什么會因為“排華法案”而道歉?這其中有什么樣的原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美國國會與“排華法案”相關信息,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美國國會與“排華法案”:
在美國發生了一件事,事情不大,可是意義非凡,南卡州的一位法官,推翻了54年前的一項有罪判決,希望讓當事人永遠也不要再背著曾經有罪的包袱生活了。
9名當事人,當年的大學生,現在早已年逾古稀,其中一人已然過世,在爆滿的法庭里,所有當事人和旁聽者,都為這項判決唏噓不已。
這是9名黑人,當年是一個轟動一時的著名案子,他們犯的錯,就是在種族隔離的時代,強行占領了一個只允許白人使用的飯店吧臺吃飯,被判的是“擅入罪”(Trespassing)。
種族隔離是當時的法律,而美國第一個明確針對某一個人種的歧視性法律就是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這項由美國國會在1882年通過的聯邦法律,明確地剝奪了華人在移民美國方面的許多權利,包括不得歸化入籍、勞工不得入境、出境后不得返美等嚴苛的規定。
這項有效期為10年的法律以后一再得到延期,而且條件越來越苛刻,使得到了1943年該項法律終止時,在美華人的人口減少了一半。
最關鍵的是,已經在美的華人,不能回國探親,國內親友又不能來探親,加上一直不能入籍,所以處于一種非人道的生活狀態,連二等公民都遠遠談不上。
法案的形成當然會有它的背景,早年的華人移民,根本就不去學習和融入美國當地文化,就拿人家當“金山”,一心挖人家的金子,等挖夠了金子就要帶回“唐山”了。
在加利福尼亞的金子快被挖光了以后,矛盾就開始出現,針對華人礦工的暴力和血案就都來了,不過當時的美國政府還是歡迎華人移民的,1868年美國跟清政府有一個《蒲安臣條約》(Burlingame Treaty),雙方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
不要因為我們國內的歷史書上把這個“最惠國待遇”寫得很可怕,就以為又是什么不平等條款了,《蒲安臣條約》可是明確規定了雙方國民是可以自由移民的!這個自由移民的條款要是放到今天,就不用我多說了。
自由移民到美國的華人都在在干什么呢?就是修建史上著名的橫貫美國的大鐵路了,華工在大鐵路修建上貢獻是最大的,很自豪嗎?
英文詞匯里有這樣一個詞:“coolie”,需要查一下字典,還是就硬往外念呢?“苦力”!苦力的特點就是愿意拿著極低的工資工作,修鐵路時需要你,鐵路修完了,這一大批人就開始進入諸如舊金山之類的城市,餐館、洗衣店,還是拿著極低的工資就肯工作了,于是矛盾就要激化。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成為了美國的盟友,1943年國會廢止了《排華法案》,不過當時只給了中國每年105個移民配額,所以直到1965年美國實施新的移民法,華人移民跟其他種族移民完全平等以后,在美華人的數量才開始激增,從1960年代的二十幾萬到了2010年代的四百多萬。
其實,廢止《排華法案》還不僅僅是中美成為盟友這一個因素,另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因素存在。
美國是一個建立在新世界的國家,最希望的就是躲開舊世界的戰火和紛爭,不愿意卷入他國的戰爭,可是這一次不同,對于納粹針對猶太人的屠殺行為,美國公開反對了,這也是它被法西斯陣營當做敵人的原因。
看到了納粹針對某一人種的屠殺,美國人自身也開始反思,怎么可以擁有限制和排斥自己國內的某一人種的法律呢,因此國會廢止這項法律是很順利的。
《排華法案》實施了61年,在它廢止以后的68年,就是2011年,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201號議案,就當年有關《排華法案》的立法正式致歉,承認《排華法案》不符合美國獨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則,違背了美國憲法的基本精神。
2012年眾議院也通過683號決議案,正式就排華法案表達歉意,也就是說,當年的國會按照立法程序,投票通過的法律,因為有悖“天賦人權”的美國精神,在一個多世紀以后,由美國國會按照程序,投票通過法案,正式道歉。
國會認錯,相關聯邦法律廢止,當年依法判決的案例就應該翻案,目前,美國最高法的態度就是裝糊涂,估計要走到翻案這一步還很漫長。
可是近日針對9名黑人民權斗士的翻案,象征意義就很重大了,正如翻案的法官所說,“我們不能重寫歷史,但是我們可以糾正歷史的錯誤”(這里英文“重寫rewrite”和“糾正right”諧音)。
美國的種族隔離制度在60年代被全面廢止,現在的人,如果不是70-80歲的老人,已經完全無法去想象學校、公交、飯店都要分為白人黑人區域那樣的情況了。
我在90年代初到美國,更是沒法見到,對那一段歷史的了解,都只能來自書本和影視了,不同人種生活在一個國度,本身就是不容易的,就是產生一些摩擦也難免,所以不要老拿著50-60年代美國種族隔離還是法律的那個年代的概念去套美國。
美國自身對于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在不斷進化,不但是在法律判決上做出這樣的終極翻案舉動,就是當事人也有直接表示。
宣判當天,當年的公訴人正式到場表示“由衷道歉”,其實他能有什么錯呢,依當時的法律在辦事而已,其實,早在2009年,一名當年把黑人從凳子上往下拽的白人,于72歲的高齡正式道歉,請求原諒。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還在與時俱進,還具有承認錯誤的勇氣,“天賦人權”的大同世界就還在人們心底存在。
相關資料介紹:
1882年5月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史上第一個限禁外來移民的法案:《關于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規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謂的排華法案。這一法案聲稱,美國政府認為,華工的到來使得美國境內一些地方的良好秩序受到威脅,規定從任何外國港口將華工帶至美國的船只將被認定為犯罪,美國州法院和聯邦法院不得給予華人美國公民身份,與此相悖的法律均被廢除。1902年,該法律被無限期延長。直到1943年,為了推動美國戰爭目標的實現,在羅斯??偨y的敦促下,國會撤銷了此前的議案,允許中國人成為美國公民。
華人是在1848-1855年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中開始大量進入美國的。一直持續到隨后的一些大的勞工密集的工程,例如跨大陸鐵路的修建。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在太平天國運動后陷入貧困的華南地區,來美找尋著他們的財富。起初,那里有著充足的表層金,所以華人的到來被容忍,如果不算是熱情接納的話。然而當容易獲取的金的儲量縮小,淘金競爭加劇的時候,對華人的憎惡也隨之加劇。本土主義者團體開始聲稱,加利福尼亞的金子是美國人的,而后開始對外籍淘金者進行肉體侵害。華人們在被強行驅逐出金礦之后遷入了城市,主要是舊金山,從事薪酬勞動和仆役。隨著美國經濟的衰敗,針對華人的憎恨被州長約翰·比格勒政治化,他將美國的不幸歸咎于華人苦力和1864年和1869年間簽約建造中央太平洋鐵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的華人勞工。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反華人組織是白人至上組織,它在全國大約有60個分部。
最初加州政府并不支持排華,因為華人的稅收填補了政府的赤字。后來,政府財政富裕了,便不再反對排華。在1860年之前,華人是加州最大的移民團體。因為華人大部分都是健康的成年男子,所以盡管這些華人提供了廉價的服務,但卻沒有使用例如學校和醫院等公共設施的權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華人來到加州,暴力經常在一些城市例如洛杉磯發生。到了1878年,國會決定制定和通過排華法案,但遭到了時任總統海耶斯(Hayes)的否決。在排華的狂熱時期,加州甚至在1881年宣布將當年3月6日作為假日用以大規模的游行來支持排華法案的制定。
排華法案最終于1882年通過。而加州進一步通過了各項后來被認為違反憲法的法規,從而加深了對華人的排斥。法規通過后,大多數華人家庭面臨著獨自留在美國還是回到中國和家人團聚的抉擇。全國尤其是加州的報刊開始抹黑和指責華人導致了白人失業等很多問題。警察也以各種機會逮捕華人。盡管當時對華人的厭惡極為廣泛,但一些資本家和企業家由于經濟因素抵制排華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