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華法案是什么時候廢除的
排華法案是美國歷史上對移民最為嚴厲的限制之一,其在十年內禁止那些被雇傭為礦工的華人勞工進入美國,否則將遭到監禁或者驅逐。那么排華法案是什么時候廢除的?
后續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兩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排華法案成為中美關系的障礙。經F.D.羅斯福總統提議,美國國會1943年12月17日通過了《麥諾森法案》(Magnuson Act),或稱排華法案廢除案,從而廢除所有排華法案。該法案允許已經在美居住的華人成為已歸化公民,并且不會受到驅逐出境的威脅,并允許每年105名華人的入境移民限額。
1952年,《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又稱《麥卡倫-沃爾特法》(McCarran-Walter Act)通過(遭杜魯門的否決,但最終被國會推翻)。該法案修訂和合并了先前關于移民、歸化和國籍的法律。它去除了種族作為移民和歸化的障礙,使一些原本不具備資格的國家擁有每年至少100名簽證配額。
然而大規模的華人移民并沒有隨之到來,直至1965年的《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的通過。在參眾兩院通過后,1965年10月3日,美國總統林頓·B·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簽署該法案。這項新法徹底廢除了國籍配額制,取而代之的是東西半球限額:東半球為17萬名,西半球為12萬名,而任何一國每年的限額為2萬名。但與自1921年以來的一些做法一樣,基于某些條款使有些移民可以不受配額限制入境。新法擴大了可以不受配額限制入境的家庭成員類別,并為公民的非直系親屬以及甚至持永久居住身份的外國人的家屬保留了大部分配額。至此,中國人才得到形式上與別國相同的待遇。
盡管排華法案在1943年就被廢除,但在加州,華人禁止與白人通婚的規定直到1948年才被廢止。而在其他州,類似法規仍在施行,直到1967年,美國最高法院一致裁禁止決跨種族通婚的法案違憲。
雖然該法案很久之前就被廢止,但是它卻長期以來是《美國法典》的一部分。即便是今天,雖然它所有的部分都被廢除已久,但是其第8篇第7章題名為“排除華人”(Exclusion of Chinese)。它是第8篇(外國人和國籍)的15章里完全針對一個特定國籍或族群的唯一的章節。
美國加州眾議院司法委員會2009年6月23日通過編號ACR42的重要提案。提案內容是督促加州政府針對美國歷史上歧視華人的排華法案,鄭重表達道歉。
2012年6月18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對排華法案致歉。
官方道歉
2011年以來美國亞華裔國會議員正積極運作,促政府就逾一個世紀前曾通過的“排華法案”("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進行官方正式道歉。此愿望若能實現,將是對美國歷史上華裔所受不公正待遇的正式平反,也將標志著華裔在美國社會地位的上升和政治力量的提高。對此,美國《僑報》22日刊發評論分析了美國遲遲不道歉的原因,并呼吁國會正視該問題,盡早就“排華法案”向美國華人道歉。
評論指出,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斯科特·布朗承諾,將與另一位民主黨參議員范因斯坦一起,要求國會就“排華法案”向美國華人道歉。這是繼2009年加州議會和舊金山議會通過決相關議案,以及眾議員趙美心為民間就“排華法案”要求國會道歉背書后,美國主流社會有人第一次公開表示國會應為“排華法案”道歉。評論分析,美國國會并非不肯為其歷史上的錯誤進行道歉。1988年,美國政府就二戰時將日裔美國人關進集中營進行道歉,并對每人賠償2萬美元。1993年,克林頓對夏威夷土人,就派兵支持推翻夏威夷土著王朝道歉。2006年美國政府對曾經的黑奴制向非裔美國人道歉。2010年美國政府再次向對印第安人的不公平待遇道歉。
國會遲遲不對排華法案道歉究其原因:一是,雖然也有極少數美國議員和人權團體對此表示譴責,但美國總體上對“排華法案”對華人造成的損害缺少反省,即便在總統羅斯福將之稱為“歷史性的錯誤”后,多數美國人對此采取了忽視的態度。二是,美國仍然有一些人對華人存在偏見。第三個原因是,華人普遍缺少爭取自身權利的努力。很多華人第二代,對“排華法案”的歷史沒有多少認識,在過去幾十年,很少華人會提及這段對華人祖輩不公正的歷史。華人傳統陋習,如耽于內耗、一盤散沙、疏于抗爭等,也是重要原因。當年日裔美國人從集中營放出來后,就在民權團體的支持下,通過各種渠道,向國會施壓要求道歉,才得到后來的道歉賠償結果。非裔美國人也是如此,夏威夷土著和印第安土著,爭取自身權益的努力一直延續至今。事實證明,如果不去爭取,道歉永遠不會來臨。
布朗等國會議員提出的承諾,是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美國主流社會開始認識到華人的重要性。根據統計,美國華人已接近400萬,2020年有望達到600萬,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華人在美國政治選舉中,逐步開始改變形象,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各種選舉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華人社團也開始團結起來,全美有100多個華人社團聯名請求眾議員趙美心為此背書,推動國會對華人道歉。
最后,評論表示,“排華法案”是美國移民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其后果既無助美國華人融入主流社會,也使一些華人始終對美國保持戒心。同時,也對美國的自由民主立國精神和人權捍衛者形象不利。因此,國會應正視該問題,盡早就“排華法案”向美國華人道歉。
美國國會華裔女眾議員趙美心等2011年5月26日向國會參眾兩院提交議案,要求國會正視1882年排華法案等一系列迫害華人法律,并正式致歉。簡簡單單一條議案,聽參與其中者娓娓道來,卻發現其中凝聚著眾多參與者多年心血。他們呼吁美籍華人,勿忘1882,努力推動國會通過這一議案,為這段恥辱歷史徹底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