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三的死因是什么
沈萬三,本名富,字仲榮,世稱萬三,浙江吳興縣(今湖州)人,祖上遷居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東蔡村。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沈萬三的死因是什么,歡迎大家閱讀。
沈萬三的死因是什么
沈萬三從江南巨富到家破人亡,都發生在明朝洪武年間。這就要從朱元璋攻蘇州城說起了。當時,張士誠所以能固守蘇州達八月之久,是因為得到蘇州富民在財力上的支持。
作為富民之首的沈萬三,當然出力非凡了。城破之后,朱元璋對蘇州富民甚至老百姓恨之入骨,采取了一系列報復措施。
沈萬三是個精明的商人,當然看到了形勢的嚴峻,只能大拍皇帝的馬屁以求得太平。先是朱元璋要建南京城,沈萬三就“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即現今南京城墻的中華門到水西門一段;后來索性想趁熱打鐵,請求出資犒賞三軍,這一下拍到皇帝馬腳上。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好得馬皇后還算清醒,覺得有點過分,勸道:“不祥之民,天將滅之。陛下何誅焉!”沈萬三才保住小命,發配云南,最后客死他鄉。這是洪武六年的事。 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沈萬三家族財產損失大半,當家人又發配云南,但家族仍然人丁興旺,生活照樣過得瀟灑。就是因為太瀟灑了,引出了滅門之災。 事情發生在洪武末年,沈萬三的女婿顧學文,因和一個女子偷情,莫明其妙的牽扯到藍玉案中,致使沈家幾乎滿門抄斬。這件事在清嘉慶《同里志》中有詳盡記載,情節的離奇曲折足可以拍一部《沈萬三后傳》。
現簡述如下:洪武時,同里鎮有陳某者,生有一子,是個弱智。這弱智兒娶妻梁氏,倒是個知書善吟的美貌女子。如此才貌雙全的女子,當然名揚四海。這時,周莊沈萬三的招贅女婿顧學文,聽說后就十分傾慕,常借故雇船往來周莊同里之間。
船到同里,就停泊于梁氏居室的窗下。一來二往,顧與梁氏幾次照面。顧慕梁之美色,梁羨顧之英俊,只是缺少機會了。顧學文就買通當地惡少,引誘梁夫弱智兒,出門飲酒賭博;又指使梁的鄰居——一個老嫗,帶了新奇的首飾送給梁氏,并用言語挑逗。梁氏本已對顧有好感,于是一拍即合。從此兩人頻頻書信來往。弱智兒懵然不知。
其父因在外當差,難得回家,也被蒙在鼓里。只有陳某的兄長,也就是弱智兒的伯父,綽號陳縮頭的,隱約聽到一些風聲,但也苦于沒有證據。也是合該事發:梁氏疏于謹慎,竟把顧學文的書信裁開后卷成紙燃放在燈罩下。陳縮頭就買通梁氏身邊的僮兒,把紙燃偷出,補綴成幅后,寄給在外當差的陳某。陳某看后,明白真相;況且顧學文的信末都蓋有松月圖章,更是鐵證如山了。陳某尋思,僅憑這樣一封書信,告到官府,不見得會有什么結果,弄不好反而敗壞了陳家的聲譽。這時正好藍玉大案案發。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封為涼國公。江山坐定,藍玉就恃功驕傲,廣蓄莊奴,欺凌百姓。朱元璋怕尾大不掉,狠狠地定了他個謀叛大罪。陳某正愁怎樣為傻兒子報仇,見此案發,牽連日廣,就趁機誣告顧學文與藍玉通謀。一牽涉藍玉案,就不再是什么私情事,立時三刻變成要案。結果,不但顧學文,連同他的父親和兄弟被殺,連他的妻族,包括沈萬三的兒子沈旺在內的一大批人,都殺掉了。梁氏亦被其父逼令自縊。這件事從洪武二十六年起到洪武三十一年才平息。
從此,沈萬三家族徹底敗落了。這兩件事,一件發生在洪武初,一件發生在洪武末,看來都像是冤案。只是因為朱元璋要向蘇州富民報復,巨富沈萬三,首當其沖了。
沈萬三水底墓
相傳沈萬三在周莊銀子浜底下的水底墓是怎么一回事?
朱元璋準備在南京建都,并決定擴建應天城,把它建得非常有氣派。但由于戰事頻繁,開支浩大,根本沒錢修城墻。豪富沈萬三答應負責修筑聚寶門至水西門一段,還有廓房、街道、橋梁、水關和署邸等相關工程。他不僅延請一流的營造匠師,還整天在工地上督促進度,檢查質量。盡管一些“檢校”常去工地制造事端,撈取油水,沈萬三卻依然比皇家修筑的城墻提前三天完成。可這樣做,恰恰大駁了皇帝的面子。 隨之,他竟又向朱元璋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萬兩黃金,代替皇帝犒賞三軍。這終于讓明太祖龍顏大怒。于是他被籍沒家產,發配充軍云南邊陲。死后傳說葉落歸根,回到故鄉,葬在銀子浜底下的水底,在下面修了個堅固的墓,金銀不起其數,然,不知真假。
看了“沈萬三的死因是什么”還想看:
1.沈萬三是怎么死的
2.邏輯思維訓練50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