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弟弟是誰
林徽因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建筑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林徽因弟弟是誰,歡迎大家閱讀。
林徽因弟弟是誰
林徽因弟弟都是她同父異母的弟弟,一共有四位都是林徽因父親娶的三姨太程桂林所生。1915年生的林桓,林恒于1916年出生,林暄在1919年出生,林垣1922生出生。
其中和林微因感情最深的還是她的三弟林恒,死于抗日戰爭時期的成都空戰,是名中央航校的飛行員。林徽因和梁思成結婚以后,林徽因父親因病去世,林徽因母親便與林恒一起投靠北京的林徽因一家。林恒上中學時就有一股愛國主義情懷,在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上非常活躍,遭到毒打。
中學畢業以后林恒考取了清華大學機械制造系,但是受當時抗日愛國主義氣氛的渲染,決定棄筆從軍,又考取了中央航校航空兵,成為了全民抗戰中的一份子,人生從此變得與眾不同。
全面抗戰爆發以后林徽因弟弟林恒隨中央航校搬遷到昆明,從此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抗日飛行員,然而在1940年一次保衛成都與日軍空戰的戰斗中我軍死去了八位中央航校的飛行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林徽因的八個弟弟,其中就包括林徽因的親弟弟林恒,林恒犧牲時年僅23歲。
首先得知林恒死訊的是梁思成,當時林徽因身體已經得病,他怕林徽因過多難過傷及身體未告知,便獨自一人去成都將林恒的遺物打包處理,將林恒的遺體掩埋。后來梁思成告訴林徽因其弟已經犧牲,林徽因悲痛欲絕,在悲傷中寫下了對其弟弟的敬佩感慨思念之詩《哭三弟恒》。
林徽因傳記
林徽因傳記不只有這一個,本次介紹的這個是由林徽因自己編寫而成的。這部傳記詳細記載了林徽因的一些主要生活事跡,了解完這本傳記,對林徽因的整個人生便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了。
在第一章節,主要敘述了林徽因兒時的生活,林徽因小時候的印象主要就是那個時期的一個日常生活,獨自一人坐在家中,望著窗外的景象有叫賣的,有送煤球的,總之生活的種種表現都在林徽因的腦海里浮現出來。之后便跟隨父親去了歐洲,這便是林徽因傳記的第二節主要內容。初到歐洲各種生活習慣的不同,讓林徽因一時很難接受。當然對外國的一些文化也十分好奇,便慢慢去仔細了解到。在第三節林徽因便回憶到自己的感情生涯,首先先講述的是與徐志摩的感情經歷,林徽因回憶了與徐志摩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盡管徐志摩已經因為意外事故而去世了,可是她對徐志摩的內疚還藏在心里。這一章節占了總文章的一大半,都是她對徐志摩生前的一些回憶。
在第四節,林徽因便主要介紹了她和梁思成的一些生活經歷,在和梁思成結婚后,他們同時從事著建筑行業的工作,他們之間有說不完的話題。此時的林徽因已經享受到了在精神,物質生活都很豐富的生活環境,她在學術方面也是一番成就了,最后通過對追求物質奢華的一些專家的批判,表明了林徽因個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內心平靜而不是生活奢侈的生活態度。
林徽因經典語錄
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女詩人、作家和建筑師。她身為一個普通的女子卻能夠擁有如此多的頭銜,無論她身處哪個年代,她的才華都值得人們稱贊。林徽因不僅才華出眾,相貌容顏也非常引人注目,愛情故事還美得像童話,如此靈動的女子怎能不讓人傾情?
林徽因有著極高的文學天賦,在文學上有許多代表作品,《蓮燈》、《九十九度中》和《你是人間四月天》等都是林徽因的得力之作,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后人將林微因作品中的經典語句總結成了林微因經典語錄。其中“邂逅一個人,只需片刻,愛上一個人,往往會是一生。萍水相逢隨即轉身不是過錯,刻骨相愛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在注定的因緣際遇里,我們真的是別無他法。”可謂是她對待感情的詮釋,而“有緣的人,無論相隔千萬之遙,終會聚在一起,攜手紅塵。無緣的人,縱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無份相逢。”則是她對人生的感悟。
林徽因經典語錄大部分出自她的詩歌,也有散文、小說、戲劇和文學評論。尤其是從她的詩歌中摘抄的語句多數以個人情緒的起伏和波瀾為主題來探索生活和愛的哲理。語句委婉柔麗,韻律自然,受到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的贊賞。我們愛她的才,愛她的貌,也愛她清醒理智的處世態度,愛她樂觀開朗的心態。一句“我的快樂都是微小的事”詮釋出這個聰明女人美好的人生。
看了“林徽因弟弟是誰”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