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條約》簡介
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失敗之后,隨著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南京條約簽訂時間
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第一次鴉片戰爭與英國戰敗,英國在南京(時稱江寧)下關江面上與中國對峙,提出了一系列侵略條件。
不允許清政府反抗拒絕,多次以進攻南京為要挾,最終讓清政府在英國旗艦汗華麗號上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合約,中英《南京條約》。
18世紀末,英國就源源不斷的向中國輸入鴉片,中國人民深受其害,窮苦的勞動人民要求政府開展禁煙運動。1839年一月,林則徐奉命領旨禁煙。三月到達廣州,六月三日,林則徐在虎門外灘將搜集到的鴉片集中銷毀,這就是著名的虎門硝煙,也是清政府禁煙的重大勝利。
1840年6月,英國為了保護鴉片所帶來的巨大利潤,仗著自己船堅炮利,發動了侵略戰爭。在條約中,英國強占中國香港島,開通“五口通商”,并且賠償英國巨額賠款。使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都不再完整。“五口通商”又為西方資本主義打開了門戶,開啟了西方列強的殖民掠奪時代,更多的資本主義國家趁火打劫,又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巨額賠款不僅是清政府加重了負擔,也使勞動人民更加艱苦。鴉片戰爭失敗之后,隨著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
南京條約的時代背景
很奇怪這樣一種現象,說起《南京條約》,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但是說起鴉片,每個人都知道。中國人對鴉片簡直是深痛惡覺,鴉片戰爭就是《南京條約》的導火索,開啟了中國近代史的篇章。
英國很早就開始向中國輸入鴉片,一來看中中國的市場,二來為他們侵略中國做準備,到19世紀30年代末,輸入量達到驚人的程度。鴉片貿易不僅使英國人的東印度公司、英屬印度政府及鴉片販子獲得暴利,而且與英國政府和整個英國資產階級形成了密切的利益關系。
直到1839年1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奉旨禁煙,并于6月3日進行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 該事件成為英國人將大炮對準中國國門的借口,英國人打著保護鴉片貿易的旗幟,實施著對中國領土的侵略。
當時的中國武器落后,國民為鴉片所迫害,在英軍的火力攻擊下節節敗退,英軍先后攻陷舟山、虎門、廈門、寧波、吳淞、鎮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島,最后向南京發起進攻。清政府為保住大清最后的陣地,與英軍談判,談判內容包括割地,支付高額的賠償費用等等等等不平等條約。
1842年8月11日至29日的條約談判,清朝代表在英方的軍事壓力下毫無反抗能力。英方不允許清政府對其提出的條件做任何修改,完全一手擬造條約內容,并屢屢以進攻南京相要挾,清政府軟弱,簽下不平等條約。因當時南京又叫江寧,故《南京條約》又叫《江寧條約》。
南京條約的意義
首先是消極意義。第一,割讓了香港島,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性,知道今天,這一歷史都深深的傷害著大陸香港同胞的感情;第二,賠款2100萬元。當時的清政府因為鴉片的大量輸入,已經在中英貿易上占弱勢,英國利用鴉片搜刮了很多的金錢后,又向清政府要求賠償。清政府國庫已經虧空,無奈之下只能搜刮民脂民膏,給百姓增加賦稅,這一舉動無疑加劇了中國的貧弱,加重了人民的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民起義;第三,五口通商,這是英國為方便自己隨時入侵中國而制定的條款。同時,通商口岸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和不等價交換的中心,中國大門就此打開,成為西方列強的商品傾銷地,中國淪為西方列強的撈金窟和殖民地;第四,商定關稅,中國失去了關稅自主權,中國的小農經濟體制被逐漸瓦解。總的來說,《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改變。
但是我們不可否認,香港島被割讓后,為中國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會中國的經濟轉型提供了經驗;通商口岸的開放,雖然破壞了中國本身的經濟結構,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各種喪權辱國的條款的簽訂,英國戰艦大炮等先進武器等都促進了國人的思考,中國到底是該為了維持一個腐敗的大清而奮死抵抗,還是為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中華民族而奮發努力自強。
南京條約有何影響
首先,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開始發生變化。簽訂條約之前,中國是一個經濟司法自主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據主導位置。而條約簽訂后,中國的領土領海以及司法主權全部都被打破。資本主義國家瘋狂的將國外的廉價商品傾銷到中國,并且開始掠奪中國國內的原料。中國的小農經濟隨著外國廉價商品的進入而日漸萎縮。不僅如此,還將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之中。從此以后,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解體。
其次,社會的階級矛盾開始發生變化。《南京條約》簽訂之前,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條約簽訂以后,主要矛盾上升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國人民之間的矛盾。并且開始產生民族資本主義,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日益猖狂,中國人民產生了巨大的民族危機,部分士大夫階層開始逐漸覺醒。
第三則是中國社會革命任務(即革命對象)開始發生變化。中國人民開始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國內封建勢利的雙重任務。
第四則是《南京條約》的簽訂是由鴉片戰爭的失敗引起的,而鴉片戰爭正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開端。是中國從盲目自大的封建主義社會漸漸覺醒,從而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開端,也標志著中國人民正式和外國資本主義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