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發生了什么大事件
近代,是指中英鴉片戰爭開始(1840年(庚子年))到五四運動(1919年)這中間的一段時間(1919到1949年為現代,1949年以后為當代),歷經清王朝晚期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歷經苦難的一段歷史。那么近代發生了什么大事件?
近代事件: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稱為“洋務派”與“守舊派”,洋務派主張利用取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展新型工業,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對中國邁入現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礎。
近代事件: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筑權,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發保路運動。1911年10月10日,武漢地區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發動武昌起義,接著各省紛紛響應,因為1911年為舊歷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
近代事件:五四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后,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
近代事件:新民主主義革命
發生于1919年的五四運動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頭。它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款。強烈的愛國主義導致了這場由學生發起進而發展到全國各階層的抗議運動。它同時引發了各種新思潮進入中國,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21年,毛澤東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誕生。
近代事件:舊民主主義革命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的79年,即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上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分為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中國人民反抗斗爭兩個時期。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近代事件:九一八事變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近代事件:《觀察》事件
1948年12月,蔣介石親自下令查封由知名人士儲安平創辦的上海《觀察》雜志和逮捕《觀察》工作人員,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觀察》事件”。此后,我國近代民主運動的先驅之一, “五四”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先生親自出面,多方奔走以自己的影響力給當局施壓。并于次年2月親自擔保和營救了包括美術家朱宣咸在內的數位《觀察》進步人士出獄。《觀察》是宣傳“第三條道路”的代表性刊物,是當時中國進步民主運動的一面重要旗幟。《觀察》的被查封,標志著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悲歌啼鳴至此。標志著近代中國一些民主人士希望在中國實行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制度(被稱為第三條道路)的徹底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