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祖沖之生平和成就
編者按: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
數學家祖沖之生平和成就
祖沖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杰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為避戰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
祖沖之像
祖沖之(拼音zǔchōngzhī注音ㄗㄨˇㄔㄨㄙㄓㄧ)(公元429~公元500),他是我國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文學家,同時也是地質學家、地理學家和科學家。南北朝時齊國人,漢族,字文遠,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古代一種官),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
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
人物成就:
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此外歷史記載祖沖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祖沖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傳。
數學成就
他寫的《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后來失傳了。《隋書·律歷志》留下一小段關于圓周率(π)的記載,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于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祖沖之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創造了中國紀協世界之最。這一紀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
祖沖之還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祖沖之還和兒子祖暅一起圓滿地利用「牟合方蓋」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歷史評價:
數學家祖沖之在天文、歷法、數學以及機械制造等方面的輝煌成就,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科學的高度發展水平。
祖沖之,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輝煌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當時社會生產正在逐步發展,需要有一定的科學成就來配合前進,因而就推動了科學的進步,祖沖之就在這時候取得了天文、數學和器械制造等方面的成績。其次,從上古到這時候,在千百年的長時期中,已積累了不少科學成果,祖沖之就在前人創造的基礎上做出了他的成績。至于祖沖之個人的認真學習,刻苦鉆研,不迷信古人,不畏懼守舊勢力,不怕斗爭,不避艱難,自然也都是取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原因。
祖沖之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科學家,而且在世界科學發展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祖沖之創造“密率”,是世界聞名的。我們應該紀念像祖沖之這樣的科學家,珍視他們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