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篡晉歷史事件
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生于興寧元年三月。京口(今江蘇鎮江)人,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南朝劉宋王朝的開國之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劉裕篡晉歷史事件,希望對你有用!
宋武帝劉裕圖片
劉裕人物簡介
宋高祖武皇帝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生于興寧元年三月。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蘇徐州市),后來其先祖舉家遷居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劉裕便出生在如今的鎮江。據《宋書:武帝本紀》記載,劉裕是漢高祖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第二十一世孫。[2]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劉裕隆安三年(399年)參軍起義,413年,劉裕滅割據益州的譙縱。對內,南下擊潰盧循,收復廣州;攻克江陵,殺了割據者劉毅;力取成都,滅了割據者譙縱;直搗襄陽,趕跑了割據者司馬休之。于義熙十三年(417年)滅亡后秦,420年7月10日(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劉裕廢東晉恭帝司馬德文,自立為帝,國號大宋,都建康,南朝開始。稱帝前后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進一步打擊了腐朽、黑暗的貴族、士族勢力,改善了政治和社會狀況,為元嘉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雛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贄譽為“定亂代興之君”。
劉裕掌權
402年司馬元顯為了避免桓玄乘亂偷襲,搶先西征,任劉牢之為先鋒,司馬尚之為后部。桓玄也率軍東下,最后大破司馬尚之。劉牢之認為司馬元顯無用,倒戈引桓軍入建康。桓玄控制朝廷,誅殺異己,先后殺司馬元顯與道子,并奪取劉牢之兵權,誅戮部分北府將領,提拔北府將領劉裕。他最初有意革新朝廷,但最后豪奢縱欲,政令無常,漸失人心。403年桓玄篡位稱帝,建國桓楚。隔年劉裕同北府舊將何無忌、劉毅舉兵,收復建康,桓玄挾晉安帝西撤江陵。不久桓玄又率軍東下,被劉毅擊敗,在逃往蜀地途中被馮遷所殺。而后桓振、桓謙又挾晉安帝反抗,劉裕直到405年肅清桓氏勢力,得以迎晉安帝復位,掌控了朝廷。
劉裕掌控朝廷后,荊州刺史劉毅忌妒,意圖舉兵。412年劉裕搶先討伐劉毅,劉毅兵敗自殺。405年,益州刺史毛璩率軍討伐江陵桓振,蜀軍不愿遠征,推譙縱為首叛晉,譙蜀建立。蜀軍隨后攻陷成都,殺死毛璩,譙縱自號成都王。408年晉廷派劉敬宣率軍討伐但失敗。413年劉裕派西陵太守朱齡石率軍西伐,攻占成都。譙縱敗退自殺,譙蜀亡。
盧循為孫恩繼承人,桓玄為安撫他任為永嘉太守,但他仍不斷襲擾沿海。404年盧循由海路攻占廣州,隔年晉廷又任命他為廣州刺史。410年盧循趁劉裕北伐南燕之機,與其姐夫徐道覆分二路北伐,于桑洛州合力擊潰劉毅(今江西九江市),乘勢攻入京師建康,史稱盧循之亂。此時劉裕回撤,盧循和徐道覆發生內訌,盧循久攻京師不破,撤守尋陽。10月徐道覆進攻江陵,為守將劉道規所敗。12月盧循被晉軍打敗,退守廣州。411年劉裕派兵擊殺徐道覆。盧循最后于交州被交州刺史杜慧度殲滅,投水自殺,至此亂事平定。
劉裕稱帝
劉裕消滅若干異己后,為了名正言順稱帝,先后發動兩次北伐。當時南燕慕容超屢屢入侵,409年劉裕率軍伐南燕,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廣固(今山東青州市),擒殺慕容超,南燕亡。而后因盧循叛亂,劉裕回師。后秦屢遭胡夏帝赫連勃勃入侵,國勢大衰,幼主姚泓初立。416年12月劉裕再度北伐,連克許昌、洛陽。隔年劉裕兵分兩路圍攻關中,最后攻破長安,后秦亡。但該年冬天,留守京師的劉穆之突然去世,為免后方生變影響自己的篡晉計劃,劉裕不得不返回京師。他命其幼子劉義真同王鎮惡、沈田子諸將防守長安,后來諸將內訌,胡夏帝赫連勃勃率軍攻擊。417年冬劉裕命劉義真等率軍東歸,遭夏軍追擊,元氣大傷,至此北伐結束。關中失守后,同年劉裕殺晉安帝,立其弟德文,為晉恭帝。420年劉裕廢晉恭帝自立,是為宋武帝,建國宋,史稱南朝宋,東晉至此滅亡,進入"南北朝時期"。此時北方仍處于五胡十六國時期,直至440年北魏統一后方形成南北朝對峙格局。
劉裕稱帝前后的改革措施
劉裕從他掌權時起,到他代晉做了皇帝,曾對當時積弊已久的政治、經濟狀況有所整頓。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整頓吏治他當時罷掉或處死的官吏有許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他的親信、功臣中有“驕縱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嚴厲懲罰,甚之處死。
重用寒人東晉時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權一直掌握在王、謝、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選拔官吏,主要依據門第,所謂“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選出的官吏多是無才無識之輩。劉裕掌權后,下令改變這種狀況,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時的精神選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劉穆之、檀道濟、王鎮惡、趙倫之等。
繼續實行“土斷”,抑制兼并劉裕于義熙九年(413年)再次實行“土斷”政策。除南徐、南兗、南青三州都在晉陵(今江蘇鎮江、常州一帶)界內,不在土斷之列外,其余都依界土斷。多數僑置郡、縣被合并或取消。在戶籍上,不再分土著和僑人。對于勢家大族隱藏戶口的,嚴厲清查。還禁止豪強封錮山澤、亂收租稅,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撈。
整頓賦役制度 劉裕下令嚴禁地方官吏濫征租稅、徭役,規定租稅、徭役,都以現存戶口為準。凡是州、郡、縣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占據屯田、園地的,一律廢除。凡宮府需要的物資,“與民和市”,照價給錢,不得征調。還減輕雜稅、徭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