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博物館有什么收藏
羅馬博物館位于老城區,是在羅馬時代住宅遺址的基礎上重新修建而成的博物館,館內展出有許多在洛桑出土的古羅馬遺跡和文物,是了解中古時代瑞士、羅馬帝國歷史的好去處。
主要收藏主要收藏1870年以后在羅馬發現的古代雕像、浮雕、鑲嵌畫和1901年收購的原意大利樞機主教 L. 盧多維西所藏珍寶, 以及后來在羅馬市區、近郊的出土物。許多文物是貴族府邸、神廟、公共設施和墓室的裝飾品,極為珍貴。其中,公元前5世紀到早期____時期的希臘、羅馬紀念物最為豐富。
博物館有一部分主要展出公元2、3世紀的石棺和建筑的浮雕,有費德拉石棺,穆薩石棺 (3世紀),描繪羅馬人與蕃族戰斗場面的石棺(3世紀)等。雕刻陳列室展出希臘原作和大量的羅馬時代復制的希臘雕刻。希臘原作有《西林尼的維納斯》、《瓦倫蒂努斯軀干雕像》、《許普諾斯頭像》等;
羅馬復制品有《花園中的阿芙羅蒂德像》、《自殺的高盧人》、《拳擊師》、《擲鐵餅者》等。希臘古典期雕像代表作幾乎損毀殆盡,復制雕像相當準確地體現了原作的精神風貌,是了解原作的珍貴作品。著名的希臘古典期大理石浮雕《盧多維西寶座》也陳列在這里。新陳列室以羅馬原作為主體,有《奧古斯都·彭特菲克像》、《哈德里亞努斯帝頭像》、《維斯帕夏努斯帝頭像》等著名作品。鑲嵌畫陳列室有各地發現的鑲嵌畫殘片,生動地表現魚、鳥等動物畫面。壁畫陳列室復原有1953年發現的《利比亞別墅壁畫》和《法爾涅吉納壁畫》。此外,還陳列有表現神話題材的灰泥塑像該館還收藏 20400枚錢幣和紀念章。
中古時代『中古時代』這個名詞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約從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間一千年來的歐洲歷史。中古時代的開始,標示著西羅馬帝國的衰落,咸信古典時期的古代歷史在此告一段落;而中古時代的結束,則指示出文藝復興時代(歐洲的重生)的開始。有幾件大事情可作為中古時代結束的記號,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的淪陷、1456年首次使用印刷機、歐洲人在1492年發現新大陸、馬丁路德在1517年帶領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以及藝術在意大利的繁盛等。而中古時代就在古代與現代歷史之間的中間時段落幕。
不過,中古時代的這個觀念,不適合套用描述亞洲和中東的重大歷史時期。中國是從史前時代逐漸發展而來,直到西方現代史來臨前,并未出現類似歐洲的大分裂時期。雖然中國是曾歷經過諸多王朝的統治和外族的入侵,但在文化發展上基本上是平穩的。日本的文化進程也是平穩而孤立。中東的歷史就比較就接近歐洲的中古時代,因為這兩個地區毗鄰而居,彼此分享很多互相交流的成果。
延伸閱讀《自殺的高盧人》(高約211厘米),描寫的是一個戰敗的高盧戰士,為了不被敵人俘虜后身受凌辱,他先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后準備自刎。他左手攙著已被他殺死了的妻子,右手執劍往自己的左胸口刺入。身子站立著,眼睛向后面追來的敵人投射出無比的憤怒。具有一種寧死不屈的壯烈姿態。雕像構思的成功,以及它那現實主義的手法,其藝術效果,與塑造者的原意正好相反。
藝術家的本來目的是要揭露侵略者的悲慘遭遇,以表彰勝利者的凱旋與幸福情緒的。可是實質上,由于過分強調了高盧人的尚武精神,反把敵人的英勇不屈氣概給表達得淋漓盡致。我們從這組雕像的形式設計上看,雕塑家的主要成就,是他們選中了古代戰士視死如歸的最激動時刻。這和當時亞歷山大里亞的雕塑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照,后者偏重于裝飾,而且多造園林和噴泉,所作雕像多為女子裸體。因此柔靡之風過重。在柏加馬,我們看到的只是勝利的凱歌,連它的所有祭壇浮雕,也都象征著對高盧人勝利的統治精神。比如,宙斯祭壇上的高浮雕,雖然刻畫的是神話題材,實際上那條大飾帶浮雕所描寫的眾神與巨人戰斗的激烈場面,就是希臘人戰勝游牧民族高盧人的寓意化。
這尊《自殺的高盧人》和前面介紹的《垂死的高盧人》都是大理石摹制品,《自殺的高盧人》現收藏在羅馬特而默(Terme)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