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化時代具有什么特點
從公元前323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托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這一時期的地中海東部諸國的歷史,19世紀30年代以后西方史學界開始稱這一時期為希臘化時代。那么希臘化時代具有什么特點?
希臘化時代的特點亞歷山大死后,他的四大之間發生了爭權奪利的激烈斗爭。公元前3世紀上半葉陸續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希臘化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以埃及為中心的托勒密王國、以巴比倫為中心的塞琉西王國(后遷都安條克,在今土耳其安塔基亞)和以馬其頓為中心的馬其頓王國,較小的還有本都和安提柯的國家(于公元前301年伊普斯戰役中被其他亞歷山大的部將所打敗),此外還有許多小國很獨立城市。從公元前229年起 ,羅馬不斷向地中海東部地區擴張,利用希臘化諸國的各種內外矛盾,制造不和并使之相互削弱,必要時訴諸戰爭,先后于前168、前64、前30年分別滅亡馬其頓、塞琉西和托勒密王國,逐步使各希臘化地區并入羅馬。
希臘化時代地中海東部地區,社會生產力有所提高,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所有希臘化國家的主要經濟部門都是農業。包括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等工商業中心在內的一系列城市的出現,許多地區之間商路的建立,流通貨幣的大量增加,都說明商品經濟有所發展。頻繁的戰爭和大量奴役戰俘,使奴隸數量有所增加。由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響,生產和戰爭的需要,各族人民交往的增加,以及各國國王采取的一些有利于文化發展的措施,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等都有很大發展,歐幾里得、阿基米德、阿里斯塔克等為其代表。埃及亞歷山大里亞博物館及其圖書館,在當時享有國際性學府的聲譽。
希臘化時代占主導地位的政體,是存在地區差異的以國王為中心的君主專制。大批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移居埃及和西亞各地,使在很大程度上與希臘城邦體制有關的城市制度在西亞等地得到發展。除以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為公民主體的城市外,還有一些各地原有的以寺廟為中心的城市或公社。
希臘化時代知識擴展在我國,有關希臘化時代的研究可分為兩個階段。即20世紀90年代以前可看作第一個階段,90年代以后是第二個階段。
我國的古希臘史研究本來起步就很晚,加上上述研究希臘化時代的諸多困難因素,使得人們的眼光大多集中在前亞歷山大時期。如有一本在國內影響比較大的教科書,在敘述古希臘史時只在結尾用一句話概括了晚期希臘的歷史:“以后雅典的歷史充滿著馬其頓人和雅典人統治反統治的斗爭,雅典內部寡頭派、民主派以及親馬其頓派、反馬其頓派的斗爭,直到羅馬侵入和統治為止?!?注:見《世界上古史綱》(下),人民出版社,第207頁。)該書雖然在別的章節中也簡略地提到了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朝、帕提亞等,但于希臘化時代科學文化成就卻只字未提。再如當時集體編寫的《世界上古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雖然也具體地談到了這一時期的科學文化成就,但卻回避“希臘化時代”這個概念。另外,和研究前亞歷山大時期的幾百篇論文相比,研究希臘化時代的文章也實在是少得可憐。到是解放前由楊煉翻譯日人原隨園所著的《希臘文化東漸史》(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更顯得材料充實、條理清楚,是在諸多方面有獨到見解的一本好書。
史學界如此,其他有關各界也莫不如此。雖然關于希臘化時代的哲學、美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的譯著不少,如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美學》中就有不少關于希臘化時代的內容;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塞克斯都·恩披里可的《懸疑與寧靜——皮浪主義文集》(1989年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出版的M.克萊因的《古今數學思想》(第1冊,1979年版)等等,但只是缺少自己的東西。
總的來看,在90年代以前,我國學術界對希臘化時代的歷史尚無重要的研究著作,已有的成果一般趨向于低調否定態度。顧準的說法代表了一般學人的觀點:“當希臘人的燦爛文化被亞歷山大掌握起來成為征服工具以后,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的帝國就不在文化上具有什么創造性。……亞歷山大時代的希臘精神(其實是希臘知識和東方專制主義的混合品)……”。(注:顧準:《要確立科學與民主,必須徹底批判中國的傳統思想》,見《顧準文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0頁。)這里的“混合品”明顯含有貶義。
進入90年代以后,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希臘化時代的研究。方法較為科學了,態度較為公允了,視野也更為廣闊了,出現不少高質量的論文和著作。
范明生的《晚期希臘哲學和____神學——東西方文化的匯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對希臘化時代的哲學做了開拓性的研究。該書系統地探討了希臘化時代希臘哲學、特別是它對基督____神學形成的影響。重點放在新柏拉圖學派和基督____神學的先驅、猶太神學家斐洛以及給基督____以巨大影響的普洛提諾上,并把斐洛看作是希臘哲學和猶太教相結合的典型,而把基督____的奠基人奧古斯丁看作是這幾股思潮的集大成者。這種以希臘化時代哲學思潮為背景來考察這一時代猶太思想、基督____的完整性的著作,彌補了國內學術界同類著作的不足。
章雪富的《____的柏拉圖主義——亞歷山大里亞學派的邏各斯基督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探討了猶太-基督____臘文化結合的問題。在基督____史上,亞歷山大里亞學派是希臘化時代兩希文化融合的杰出代表,是早期基督____吸收希臘文化的典范。亞歷山大里亞學派神學涉及很多理論層面,如自由意志論、靈魂-身體救贖論、寓意解經法等,都體現了希臘文化的特性。翁紹軍的《神性與人性——上帝觀的早期演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對這一問題多有所涉及。王曉朝從基督____度探討了希臘化和基督化之間的爭論。(注:王曉朝:《“希臘化”與“基督化”的世紀之爭》,刊《浙江社會科學》1997年第3期。)
黃天海的《希臘化時代的猶太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在西方學術界研究的基礎上,探討古代猶太人在希臘化時代的心路歷程,深入分析了兩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以及在這基礎上的西方文化起源。梁工、趙復興的《鳳凰的再生——希臘化時期的猶太文學研究》(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在希臘化時代文化大背景中研討猶太文學發展史跡和創作特性。確切地說,希臘化時代的猶太文學是一種兼為歷史、哲學尤其宗教文獻的綜合性文化遺產,因為那時文學尚未從其他人文科學中獨立出來,類似今天“純文學”的作品即已出現,也鳳毛麟角。作為歷史著作,它們隱含了當時猶太民族的發展史、猶太教的演變史和初期____的傳播史;作為哲學尤其是宗教文獻,它們記錄了猶太人及初期基督____哲學、倫理、法律思想特別是宗教信仰和神學理論。由于文學與歷史、哲學、宗教盤根錯節地糾結為一,因此該書是本研究希臘化時代兩希文化交流的小型百科全書。
楊巨平的幾篇論文從不同的側面探討了希臘化時代。關于君主制,楊認為這既非馬其頓君主制的順延,也非亞歷山大大帝的首創,更非對東方君主制的模仿,而是在長期的戰爭中,把馬其頓的國王統治傳統和東方現行君主制度以及希臘城邦的外殼有機組合的產物,但希臘化時代諸王朝的君主專制程度及特點又各不相同。關于這一時期的文化交流問題,楊認為,希臘化文化既非希臘文化的單純傳播,也非東方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文化,而是以希臘化文化為主體,在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下與其他各種文化匯合形成的一種既多元又統一的文化。它首次揭開了歐亞非大陸間文化交流、匯合的序幕,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意義。沈堅的文章中所持的觀點基本與楊巨平相同,認為希臘化文化是東西方文化與文明交流、匯合的結果。陳恒的幾篇論文對希臘化時代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討,并特別強調要重視研究這一時期科學成就和諸文明之間的交往。裔昭印認為希臘化時代婦女的社會和家庭地位有了較大的提高和變化,這種變化是由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造成的,它是東西文化匯合交融、婦女經濟權力增長、城邦衰弱、古典價值觀崩潰和新的哲學思想興起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