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起義的歷史
蘇格蘭起義在英國國內(nèi)政治矛盾已極端緊張的氣氛中,由于查理一世在蘇格蘭所推行的倒行逆施政策,爆發(fā)了蘇格蘭人的起義,終于使查理一世走投無路,不得不結(jié)束個人統(tǒng)治而召開議會。1640年至1653年期間斷斷續(xù)續(xù)一直不曾結(jié)束的“長期議會”召開后,成了反對以查理一世為首的封建王黨的領導中心,一般將它作為英國革命的開始。
蘇格蘭起義起因蘇格蘭雖然自1603年以后與英國共有一個國王,但它仍然是一個獨立的王國,有自己的獨立議會和教會組織。但是查理一世根據(jù)勞德大主教的建議,強迫蘇格蘭人接受英國的祈禱書,對反對者嚴加迫害。1634年當發(fā)現(xiàn)一個蘇格蘭的勛爵有一份反對采用新祈禱書的請愿書時,即下令以叛國罪加以逮捕。蘇格蘭人為了進行反抗,選出了一個常設代表團,并起草了一個“民族公約”,公約宣稱他們不接受新的宗教法規(guī)和新的祈禱書。隨后“公約派”組織了一支軍隊,1639年這支軍隊攻入了英國國境。
面對這樣的局面,查理一世為了籌措軍費去抵抗蘇格蘭人,不得不在1640年4月13日下令召集已停開了11年的議會。但這屆議會召開之后,非但拒絕通過國王所需要的經(jīng)費,反而提出了議會應該享有的權(quán)利等問題。查理一世在氣憤之下,在5月初又將它解散。這屆議會存在不到一個月,史稱“短期議會”。
蘇格蘭起義結(jié)果蘇格蘭的起義不斷擴大,公約派的軍隊在紐伯恩擊敗了查理一世的軍隊,隨后占領了紐卡斯爾。在英國倫敦及許多地區(qū)發(fā)生了騷亂。倫敦有1萬多人簽名遞交請愿書,要求召開議會。1640年9月,查理一世在約克召開了一個貴族“大委員會”,參加會議的貴族也要求召開議會。查理一世無力抵御蘇格蘭人的進攻,于10月間在里朋同蘇格蘭人訂立了停戰(zhàn)協(xié)定。協(xié)定規(guī)定查理一世的政府每天應交付蘇格蘭人850鎊費用。另外,須交給蘇格蘭人30萬鎊賠償費。但即使這筆費用,查理也無法籌措。他不得不在1640年11月3日重新召開議會,這屆議會以后斷斷續(xù)續(xù)存在到1653年,史稱“長期議會”。
延伸閱讀『大主教』 dà zhǔ jiào ____某些派別的神職人員的一種頭銜。在天主教和英國圣公會(新教的一派)等是管理一個大教區(qū)的主教,領導區(qū)內(nèi)各個主教(原名各不相同,都譯成“大主教”)希臘文ArchEpiscopos的意譯。基督____人員的一種頭銜。在天主教會中﹐指駐節(jié)大城市而管轄教省的主教﹐總管和監(jiān)督教省范圍內(nèi)的各個教區(qū)。在東正教會內(nèi)﹐一般指牧首所管轄的主教﹐多主管一個大教區(qū)。新教有些教會如圣公會等也設有此職銜﹐如坎特伯雷大主教。大主教(英語:archbishop),或稱總主教。根據(jù)天主教及基督____教派的制度,數(shù)個教區(qū)組成一個教省,其主教長稱為大主教;而教省大主教在省屬教區(qū)中有某些權(quán)限。
紐卡斯爾市是英格蘭20世紀最受歡迎的城市之一,著名的紐卡斯爾大學坐落在市中心,該市也是泰恩河畔擁有衛(wèi)星城市的集合城市中最大的一個。紐卡斯爾是英格蘭核心城市(English Core Cities Group)之一。紐卡斯爾和其周邊地區(qū)的人通常被叫做“高地人”(Geordies)。近代的紐卡斯爾,得益于英國的工業(yè)革命,煤炭和羊毛為其帶來了大量的財富。
查理一世是詹姆士一世與丹麥公主安妮的第二個兒子,小時候瘦弱,跟其父一樣是由蘇格蘭長老派老師教導,精通拉丁文和希臘文。他的哥哥在18歲時去世,他因此成為威爾士親王。他與父親的寵臣白金漢公爵喬治·維利爾斯交上朋友,還曾與白金漢公爵微服去馬德里打算討個西班牙的媳婦,以鞏固英國在歐洲的勢力。他也確實被西班牙公主所迷住,然而當時英國已改信英國國教(新教),并在歐陸上的三十年戰(zhàn)爭當中支持新教一方(其中包括查理的姊姊、姊夫PFALZ(普法爾茨腓特烈五世國王及王后),與信仰天主教(舊教)的西班牙應是敵人。所以西班牙公主嫌棄他是異教徒而不愿接近他。1625年繼位后他娶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妹妹里埃塔·瑪麗亞,亨利埃塔·瑪麗亞也是天主教徒,雖然沒有西班牙公主虔誠,但她的宗教信仰日后仍是一大問題。起初他對這位法國夫人感到失望,特別是是嫌棄她從法國大陸帶來那些教士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