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掘墓人胡亥
胡亥是秦始皇的兒子,秦朝的第二任統治者,盡管是秦始皇的兒子,但是在某些方面確實事虎父犬子了,他的在位期間,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序幕。那么胡亥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秦朝的掘墓人胡亥,希望對你有用!
秦朝的掘墓人胡亥圖片
胡亥生平簡介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稱二世皇帝,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少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趙高掌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終于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復國運動。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于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
胡亥的歷史評價
胡亥死時只有二十四歲,皇帝也僅僅當了三年,后來以黔首(即百姓,因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禮節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樣沒有后來皇帝的謚號和廟號,這是因為秦朝實行中央集權制,維護君主的絕對權威,禁止臣下對君主議論評價,到了漢朝,隨著治國思想由法家變成儒家,謚號和廟號也就出現了。
賈誼:“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惟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弭矣。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然后奸偽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咸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借公侯之尊,奮臂于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
司馬相如:“二世持身不謹,亡國失勢。信讒不寤,宗廟滅絕。”
司馬遷:“始皇既歿,胡亥極愚,酈山未畢,復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為貴有天下者,肆意極欲,大臣至欲罷先君所為’。誅斯、去疾,任用趙高。痛哉言乎!人頭畜鳴。不威不伐惡,不篤不虛亡,距之不得留,殘虐以促期,雖居形便之國,猶不得存。
班固:“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矣。”
曹冏:“胡亥少習刻薄之教,長遭兇父之業,不能改制易法,寵任兄弟,而乃師謨申商,諮謀趙高,自幽深宮,委政讒賊,身殘望夷,求為黔首,豈可得哉!”
張守節:“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殘酷暴虐滋己惡,惡既深篤,以至滅亡,豈其虛哉。”
司馬貞:“二世矯制,趙高是與。詐因指鹿,災生噬虎。”
周曇:“鹿馬何難辨是非,寧勞卜筮問安危。權臣為亂多如此,亡國時君不自知。”
胡曾:“一朝閻樂統群兇,二世朝廷掃地空。惟有渭川流不盡,至今猶繞望夷宮。”
人物爭議
秦二世即位年齡有兩種說法:
一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云“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二”,即前230年出生。
二是《秦記》云“二世生十二年而立”,即前221年出生。
秦二世二十一歲即位說影響甚廣,馬非百、王蘧常、英國人杜德希等均從此說,杜希德還明確考辨“他當時二十一歲,《史記》卷六的結尾誤作十二歲”。
胡亥的史書記載
胡亥沒有單獨的列傳,他的記載司馬遷分別記載在《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和《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中。秦始皇本紀記載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動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條理清晰,內容豐富,真實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間風云變幻的歷史場面。
李斯列傳涉及到了胡亥的內容。比如沙丘之變等歷史事件。
胡亥的陵寢墓地
胡亥即秦二世,據載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權臣趙高脅近 秦二世自殺,以庶人儀葬于周杜國屬地,即秦時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曲江池村南緣臺地上,俗稱“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坐落在原坡地帶,環境幽僻, 迥異于秦漢以來高峻宏偉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遜色。
整個陵園占地20余畝。正南是一座朱門紅柱卷棚式三間進深的山門。門額正中高懸一塊“秦二世皇帝陵園”的黑色金字大匾。穿過山門拾級而上,是一座秦代建筑風格的硬山式大殿。面積約184平方米的大殿內,陳列著“指鹿為馬”的塑像群。2米多高的胡亥、趙高、子嬰、閻樂等5個人的彩色立體像。
大殿的后面就是胡亥的陵墓,墓為土筑圓形,封土堆直徑二十五米,高五米,直徑25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三米,寬九十八公分,厚二十八公分。碑面陰刻“秦二世皇帝陵”六個隸書大字,為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陜西巡撫畢沅所立。碑后陰刻《夜役說》,為生員周新命于嘉慶十年所書。 1956年8月6日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