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掘墓人趙高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說并非宦官)。趙高從一名宦官起家,依仗著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頂峰,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秦朝的掘墓人趙高,希望對你有用!
趙高在秦時明月動漫形象圖片
趙高個人簡介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說并非宦官)。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一說趙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一說趙高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 另立子嬰(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兒子)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趙高從一名宦官起家,依仗著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頂峰,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
趙高的史書記載
司馬遷著《史記》時沒有為趙高單獨立傳,趙高的事跡主要記載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李斯列傳》和《史記·蒙恬列傳》中。
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參見:秦始皇本紀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參見:李斯列傳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參見:蒙恬列傳
趙高的歷史評價
正面
清代史學家趙翼所著《陔余叢考》指出趙高本為趙國公子,因痛惜自己的國家被秦
國所滅,不惜殘害自己的身體自宮后進入秦宮引發秦朝內部一系列爭斗,殺盡秦朝宗室,滅亡秦朝,趙高的所作所為志在復仇,并指出此段資料來源于司馬貞的《史記索隱》。
根據此段資料多有詩歌贊美趙高為國復仇之舉:屈大均有詩贊美趙高:可憐百萬死秦孤,只有趙高能雪恥。趙高生長趙王家,淚灑長平作血死。報趙盡傾秦縣郡,報韓只得博浪沙。
呂星垣有詩贊趙高:趙高趙國諸王孫,求為秦賊肢體殘。趙高名在列仙傳,何得仙家濫其選。索引戔言頗辯冤,鹿馬計勝長平戰。日中白虹匿無跡,王孫本是邯鄲客。頗死牧廢無英雄,山河西吞惜無策。顛覆咸陽志已酬,組糸子嬰維爾力。
《詠趙高》一詩贊美趙高:當年舉世欲誅秦,哪計為名與殺身。先去扶蘇后胡亥,趙高功冠漢諸臣。大賈滅嬴憑女子,奇謀興漢詎蕭曹。留侯椎鐵荊卿匕,不及秦宮一趙高。
現代學者李開元也稱贊趙高是“第一流的書法家、文字學家,也是精通法律的專才,他體魄高大強壯,騎術車技精湛,武藝非同尋常,是秦帝國宮廷中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人材。”
負面
趙高制造的多起秦朝宮廷政變,加劇了秦朝內部的動蕩;趙高屢進讒言、濫殺無辜,致使秦朝損失大批文臣武將,加速了秦朝的滅亡,歷史上大都對趙高的人品及其所作所為持否定態度,例如:
李斯評價趙高: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齊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韓玘為韓安相也。
漢昭帝時的賢良文學評價趙高:昔趙高無過人之志,而居萬人之位,是以傾覆秦國而禍殃其宗,盡失其瑟。
孔融評價趙高:且被刑之人,慮不念生,志在思死,類多趨惡,莫復歸正。夙沙亂齊,伊戾禍宋,趙高﹑英布,為世大患。
陳琳評價趙高: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減,污辱至今,永為世鑒。
唐太宗評價趙高:至如趙高之殞二世,董卓之鴆弘農,人神所疾,異代同憤。
柳宗元評價趙高:胡亥任趙高而族李斯,乃亡,舊不足倚也。元稹批判趙高:彼趙高者,詐宦之戮人也;而傅之以殘忍戕賊之術,且曰恣睢天下以為貴,莫見其面以為尊。是以天下之人人未盡愚,而胡亥固已不能分獸畜矣。趙高之威懾天下,而胡亥固已自幽于深宮矣。
唐昭宗評價趙高:“宦官之興,肇于秦、漢。趙高、閻樂,竟滅嬴宗;張讓、段珪,遂傾劉祚。”
蘇軾評價趙高:始皇致亂之道,在用趙高。夫閹尹之禍,如毒藥猛獸,未有不裂肝碎膽者也。
梁啟超評價趙高: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侘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斗筲,無足比數。
趙高的文學形象
在《東周列國志》中,趙高于第一百零七回《獻地圖荊軻鬧秦庭 論兵法王翦代李信》中登場,在荊軻刺秦王的慌亂之中,作為小內侍的趙高提醒秦王政拔劍斬殺荊軻,荊軻死后趙高因功獲得賞金百鎰。 在第一百零八回《兼六國混一輿圖 號始皇建立郡縣》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封趙高為郎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