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事變的原因
高平陵事變又稱正始之變、高平陵之變、高平陵事件,發生于公元249年,最終,司馬懿奪得大權,曹爽集團被誅滅。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為西晉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平陵事變的原因,歡迎大家閱讀。
高平陵事變的原因
魏明帝曹叡于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并由大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曹爽重用何晏、鄧飏、李勝、畢軌、丁謐等人,排斥司馬懿;且不久即晉升司馬懿為太傅而奪去了他的實權。之后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訓為中領軍及武衛,曹爽集團于是完全掌握宮中禁軍。從此曹爽和何晏等心腹控制了朝廷的運作,權傾朝野,而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則被架空。
司馬懿無法參與政令決策,為了等待時機,凝聚反擊力量,于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借故生病辭職以回避曹爽。次年,李勝到荊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更在他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因此令曹爽對他更為松懈;但于此同時,司馬懿卻與兒子司馬師(當時為中護軍)、司馬昭以及太尉蔣濟等人暗中準備發動政變。
高平陵事變的結局
于是曹爽向曹芳通報了司馬懿上奏的事,告訴曹芳下詔書免除自己的官職,并侍奉曹芳回宮。曹爽兄弟回家以后,司馬懿派洛陽的兵士包圍了曹府并日夜看守;府宅的四角搭起了高樓,派人在樓上監視曹爽兄弟的舉動。曹爽若是挾著彈弓到后園去,樓上的人就高聲叫喊:“故大向東南去了。”弄得曹爽愁悶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戊戌,有司奏告:“黃門張當私自把選擇的才人送給曹爽,懷疑他們之間隱有奸謀。”于是逮捕了張當,交廷尉訊問查實。張當交待說:“曹爽與尚書何晏、鄧飏、丁謐,司隸校尉畢軌,荊州刺史李勝等人陰謀反叛,等到三月中旬起事”。于是把曹爽、曹羲、曹訓、何晏、鄧飏、丁謐、畢軌、李勝以及桓范等人都逮捕入獄,以在逆不道罪劾奏朝廷,并與張當一起都被誅滅三族。
看了“高平陵事變的原因”還想看:
1.高平陵事變的歷史影響怎么樣
2.發生918事變的原因
3.魏滅燕之戰的結局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