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十大神獸
中國古代有許多關于神獸的傳說,更伴隨著許多神奇的故事,動物自古就被許多人類當做圖騰或吉祥物,它們被相信具有巨大的法力和能力。那么這些神獸真的存在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可關鍵問題是:它們的名字你能讀對幾個呢?
上古十大神獸10、獬豸
古代神判與神裁思想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只獨角,俗稱獨角獸。
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
上古十大神獸9、犼
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據《偃曝馀談》記載,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犼溺著體即腐。
但人仍一般叫它“石獅”,常立于華表和房頂。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據說犼是一種極有靈性的動物,它每天蹲在華表上密切關注皇帝的行蹤。
上古十大神獸8、夔
是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于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只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
后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威懾天下。
上古十大神獸7、梼杌
說為遠古“四兇”之一,是鯀死后的怨氣所化。梼杌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厭惡的惡人,根據《左傳》記載,梼杌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
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后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
上古十大神獸6、饕餮
是傳說中的龍的第五子。《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撐死。
后來形容貪婪之人叫“饕餮”。在游戲、小說、漫畫、影視作品中均有相關形象。
上古十大神獸5、貔貅
據說貔貅是龍的第九子,它的主食是金銀珠寶,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所以有一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便,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結果打到了屁股,被封了起來。
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后,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上古十大神獸4、狴犴
形似虎,龍的第七子。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
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
上古十大神獸3、狻猊
形似獅,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
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的佛菩薩像前。
上古十大神獸2、赑屃
龍之長子,貌似龜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岳。其背亦負以重物,在多為石碑、石柱之底臺及墻頭裝飾,屬靈禽祥獸。
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上古十大神獸1、麒麟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吉祥的神獸,雄性稱麒,雌性稱麟,簡稱“麟”。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是神的坐騎。
古人把麒麟當作仁獸、瑞獸,現實中常認為長頸鹿是麒麟的原型,常用來比喻杰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