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羊的故事
生肖,被稱為屬相,生肖是中國及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統稱為十二生肖。十二生肖也被稱為十二年獸,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十二生肖羊的故事。
溫和乖巧的羊兒一直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也許你會覺得這樣好像生性軟弱了些,但是正是因為他們這樣溫和的性格才能讓自己活得很安逸,沒有壓力,他們總是不與人爭的吃著青草,井然有序的漫步在山坡上,令人看了很祥和很舒服的感覺。關于十二生肖羊的故事你知道幾個呢?
“羊”在古人心目前,有一種善良有義的動物,所以“善”、“義”才會都從“羊”字。對于這種溫順可親的動物,撤事將更具有可看性。
富翁的第一百只羊
戰國時代,有一個名叫宋陵子的人,他雖然貧窮,但是卻知足常樂;可是有一國財富的魏文侯卻常常譏笑他,而且還鄙視地說:“你一直都很窮,難道要窮一輩子嗎?”宋陵子不理會他挑般的語氣,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靜的說,“請你不要擔心,慢慢聽我說。前幾天,我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見一個養有九十九只羊的富翁,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好讓自己的羊只數目變成一百!想來想去,他就想到隔壁那個貧窮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嗎?就興沖沖地跑去找那窮人幫忙,請求老人割讓那只羊。”宋陵子說完上面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又接著說: “如果富翁還須求助于人的話,就很難說到底誰富誰貧了!”最后宋陵子語重心長地結論:“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貧窮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貧窮。”
白石化成羊
從前,有個個性非常謹慎的好人,名叫黃初平,是丹溪這個地方的牧羊人。有一天,一個修煉成道的道士看到他,認為是個可以造就的人才,就帶他到金華山上去修煉氣術。黃初平進入石室修煉后,經過了四十年才重回人間。當初黃初平被帶走的時候,他的親友都替他擔心著急,以為他會遭遇禍患。
黃初平的哥哥也時常想念走失的弟弟,就堅決地放下羊群,到各地去找尋弟弟的行蹤。經過了許多年,總算讓他在金華山找到了黃初平。黃初平和哥哥快樂的相聚幾天后,哥哥不禁想起家中的羊群,于是就把心中的排念告訴黃初平。黃初平餐了笑說:“哥哥,您放心,絕對是家中平安,羊群健在。”黃初平說完,就帶著哥哥回家看看。他們來到了家附近的曠野一看,那里有羊群,只看到一塊白色的大石頭!哥哥不禁著急起來,轉身問黃初平:
“羊呢?”“羊不是在這里嗎?”接著,只聽黃初平大叫一聲,拿出鞭子往白色大石頭上一抽,那一塊白色大石頭,立刻就變成了幾萬只白綿綿的羊兒來了。“哇!真是太棒了!弟弟,你已經修煉成好法術了。”哥哥不禁替黃初平高興。
生肖藝術
在人類歷史上,人與動物就有著一種特殊的關系。從原始社會開始,祖先就認為與動物有著血緣關系,因此,對它們的崇拜,勝過了對人自己。自古至今,人們對動物形象的描繪與刻畫,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十二生肖系列的裝飾圖形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傳統美術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也反映出歷代民間藝人熱情、飽滿的創作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時有一種十二時盤,盤四周圍以十二生肖圖案。宋代陶谷《清異錄~器具》記:"唐庫有一盤,色正黃,圓三尺,四周有物象。元和中,偶用之,覺逐時物象變更。且如辰時,花草間皆戲龍,轉巳則為蛇,轉午則成馬矣,因號'十二時盤'。"此盤的十二種生肖圖形,隨時辰的變化而變換圖案,轉到巳時出現蛇圖案,轉到午時則出現馬的圖案。
1971年,湖南湘陰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套生肖陶俑,均為獸首人身造型,通高為20至22厘米,形象為身著寬袖袍,兩手向胸前作拱狀,中間留有一個可以插物的長形小孔。這十二件生肖俑,分別置放于墓壁四周的小型壁龕內,是用來表示方位的。
唐代的銅鏡,它所飾紋的式樣也就各不相同,北方的銅鏡樸素簡略,南方則制作精巧纖細,飾紋繁雜和華麗。
納西族關于十二生肖的"巴格"經圖中,"巴格"中央青蛙的頭、尾、四肢和肚代表著世界,因為世界的東西南北中像青蛙般是個有機整體。在一幅叫"十二生肖掛簾"的陜西民間剪紙中,圖的中央也有這樣一只青蛙紋樣,形象極為相似。可見利用十二生肖這一題材作為裝飾藝術,早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普遍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