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出現于西漢劉安的《淮南子-覽冥訓》,全文是“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簡介
相傳,遠古時期,有一個名叫后羿的大英雄,在天下百姓被十日所困擾的時候。后羿獨自一人,登上昆侖山頂,彎弓蓄力,一口氣連著射下九個太陽,然后他又命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維持人們的正常生活。
后羿由于射日,拯救了天下黎民百姓,被天下萬民所景仰供奉,后羿也在天下廣收徒弟,教授他們箭術。后來他又娶了五帝之一天帝帝俊的女兒嫦娥,嫦娥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正宗的“白富美”,夫妻二人的生活也是非常的恩愛幸福。
后來,西王母在昆侖山給了后羿一顆長生不死藥,吃了長生不死藥就可以立刻飛升成仙。但是,后羿為了不和妻子分離,就沒有立即服用,將這顆藥交給自己的妻子嫦娥保管。這件事,被后羿的一個弟子知道了,這個弟子趁后羿出去打獵的時候,就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只得吞下不死藥,飛升成仙。
后羿為了紀念自己的妻子,在每年八月十五這天,在后院擺上嫦娥最愛吃的糕點,遙祭嫦娥。后來這個習俗,就被父老鄉親效仿,逐漸的開始流傳開來,這也是中秋節的由來。嫦娥奔月的結局,在后世還有一種不同的說法。
傳說,嫦娥吃掉不死藥,不是被別人逼迫的,是自己主動服食的。傳說,那時的后羿成名之后,開始變得暴戾,攪得民眾生活苦不堪言。嫦娥為了拯救黎民百姓,就想吃掉不死藥,成仙拯救百姓。但是,成仙后的嫦娥變成了一只蟾蜍,所以后世也將月宮叫做蟾宮。
嫦娥奔月的時間
現在人們都會將嫦娥奔月的時間和中秋節的時間,結合在一起,認為嫦娥奔月的時間就是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所以才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的說法。但是也有人說,嫦娥奔月的時間現在已經無從考據,之所以有八月十五,是因為月母同情嫦娥和后羿,才準許他們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的時候見面,這才有了八月十五團圓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的傳說是這樣的,后羿回到家中,知道了嫦娥奔月的事情始末,出門要殺死逼迫嫦娥的徒弟,但是那個徒弟早已逃走了,無奈的后羿只好一個坐在院子中,唉聲嘆氣,想著和嫦娥生活的點點滴滴。因為這一天是八月十五,天上的月亮圓潤入盤,發出玉一樣的光芒,他看到月亮之中似乎有一個女子的身影。心中的感覺告訴他,這是自己的愛妻,后羿連忙命人準備嫦娥愛吃的糕點,擺好香案,遙祭遠在月宮之中的妻子。
第二種說法的傳說是后羿知道自己的妻子離他而去,心中非常的悲痛,他就趕到昆侖山找到了西王母的好友,然后再找到西王母,請求她幫忙,西王母又找到當時的月母。月母被后羿和嫦娥的事情所感動,于是答應后羿,讓他們夫妻二人在每年八月十五,月亮最圓的時候,相會于桂樹之下。甚至有傳言說,每年的八月十五,站在桂樹下,人們還能聽到他們夫妻二人的悄悄話。
“嫦娥奔月”也是我國登月工程的代號,它開始于2004年1月,到現在為止已經發射了三枚名為“嫦娥”的探月飛船。
嫦娥奔月的傳說分享
嫦娥奔月,中國古代著名神話故事,與中秋節的由來有著密切的關系。嫦娥,相傳是五帝之一的天帝帝俊的女兒,本名為姮娥,后來漢朝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恒,所以被改為嫦娥。
有關嫦娥和后羿的夫妻關系,在東漢之前都沒有任何傳說。直到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高誘的人,在注釋《淮南子》的時候,首次提出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的說法。高誘還提出,嫦娥和后羿開啟了中國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來嫦娥飛升月宮,被封為月神。
有關嫦娥奔月的傳說,有兩個版本,主要差別是后羿的人物背景,它們分別是被逼無奈版和拯救百姓版。
被逼無奈版是現在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相傳后羿射日之后,和自己的妻子嫦娥恩愛的生活著。后羿在昆侖山游玩的時候,碰到了來此訪友的西王母,西王母給了他一顆可以立馬成仙的長生不死藥,吃了可以立馬飛升成仙。但是,后羿不想丟下貌美的妻子,就將仙藥交給妻子保管。這件事,讓后羿的一個心術不正的弟子知道了,這個弟子趁后羿不在家的時候,就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藥,無奈的嫦娥只好自己吃掉不死藥,然后飛升月宮。
拯救百姓版在后世不怎么流傳,多出現于野史之中。講的是后羿是一個國家的國主,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為人殘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嫦娥不想黎民百姓受苦,就想吃掉后羿的不死藥,成仙之后再拯救天下百姓,吃仙藥前她還特地咨詢過巫師,巫師告訴她,吃掉仙藥可以拯救天下百姓。可是,嫦娥不知道自己被騙了,她吃下不死藥之后,的確是成仙了,但是自己變成了一只丑陋的蟾蜍,生活在凄涼的月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