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發生的歷史大事件有哪些
1906年是一個平年,農歷是丙午年(馬年);同時也是清光緒三十二年;日本 明治三十九年;越南 成泰十八年。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1906年歷史大事件有哪些,希望能幫到你。
1906年歷史有哪些歷史大事
四川農業大學創立
1906年10月6日,四川省第一所現代農業學校--四川通省農業學堂在省會成都市厚載門成立。該校經過2次并入四川大學,2次脫離四川大學獨立建校,于1956年從成都遷至四川雅安市成立四川農業學院。1985年,四川農業學院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1999年四川農業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名單,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2010年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啟用,形成了四川農業大學一校三區(雅安本部、成都校區、都江堰校區)的教學格局。
復報創刊
光緒三十二年(1906)四月十五日,復報正式創刊。先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初夏,中國教育會和愛國學社成員柳亞子,在家鄉吳江創辦油印周刊小報,名為《復報》。光緒三十二年,柳亞子到上海,一面籌建同盟會外圍組織青年自治會,一面籌辦報紙進行革命宣傳,遂把在吳江油印的周刊改編成月刊,送往日本鉛印出版。四月十五日,《復報》正式創刊。該刊主編是柳亞子,長期協助編輯撰稿的有田桐、高天梅、高燮、陳去病、金天翮、陳志群、蔡治民、劉季平、馬君武等人。光復會首領陶成章、章太炎也為該刊撰寫過不少文章。該刊的宗旨是"發揮民族主義,傳播革命思潮,為國民之警鐘,作魔士之露檄"。《復報》文字淺顯,大多為口語化的白話文,每期還登一些白話詩文。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夏停刊,共出十一期。
云南雜志創刊
光緒三十一年(1905),同盟會執行部干事劉揆一云南籍會員李根源、楊振鴻、趙伸等人,告以孫中山、黃興認為云南有動發革命之可能,應速辦一云南雜志進行鼓動宣傳。經過數月籌備,光緒三十二年(1906)八月二十八日,《云南》雜志創刊。雜志社設在東京神田區三崎町一丁目。《云南》雜志為月刊,設有論著、譯述、時評、傳記、小說、文苑、調查、大事月表、圖畫等欄目。該刊初創時由李根源、趙伸負責,后來擔任編輯主任的先后有席聘臣、張耀曾、孫志曾等。該刊以"開通風氣,鼓舞國民精神"為宗旨,揭露清王朝苛虐待百姓,媚外殃民的種種罪行,宣揚"國家者國民全體之國家,非少數貴族之國家,更非君主一人之國家"以及"不自由毋寧死"等資產階級民主自由思想。該刊曾對光緒三十三年(1907)徐錫麟在安慶發動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黃興在云南河口發動起義作了極為詳盡的連續報道。《云南》雜志特別活生生反對英、法帝國主義侵略云南的宣傳,向讀者介紹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英、法覬覦云南領土,攫取云南權益的歷史和行徑,號召"我國民宜竭全體之力以抵抗之"。對云南民眾的覺醒,云南地區反侵略斗爭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是發行量僅次于《民報》的革命刊物。該刊曾兩度被迫停刊,但一直堅持到宣統三年(1911)五月才終刊,先后出版二十三期。
俞樾逝世
光緒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二十三日,近代著名學者俞樾逝世。俞樾是浙江德清人,生于道光元年(1821)。他是道光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河南學政。后罷官僑居蘇州,主講紫陽書院,晚年又主講杭州詁經精舍,國學大師章太炎即是他晚年的門生。他長于經學研究,所著《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等書,為乾嘉學派后期代表作;《春在堂隨筆》、《茶春室叢鈔》等筆記,搜羅甚廣,保存了豐富的學術史和文學史資料;他還很重視小說、戲曲的研讀,強調其教化作用,將石玉昆所著《三俠五義》改編成《七俠五義》。他一生著述不倦,善詩詞,工隸書,學識淵博,對群經諸子、語文訓詁、小說筆記,撰著頗豐,輯為《春在堂全書》。當時社會上有一句流傳頗廣的話,叫做"李鴻章只知作官,俞樾只知著書"。
舊金山地震
1906年4月18日,美國舊金山8.3級地震,造成城市供水系統破壞,并因火爐傾倒引發大火,大火持續三天三夜,將10平方千米的市區化為灰燼,死亡60000余人,直接經濟損失5億美元[2]
諾貝爾獎
物理:約瑟夫·約翰·湯姆生
化學:亨利·莫瓦桑
生理和醫學:卡米洛·高爾基和圣地耶哥·拉蒙-卡哈爾
文學:喬蘇埃·卡爾杜齊
和平:西奧多·羅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