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關之戰結果
南宋紹興四年(金天會十二年,1134年),在川陜之戰中,宋軍與金軍在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進行的一次要隘攻防戰,是南宋十三處戰功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仙人關之戰結果,希望對你有用!
仙人關之戰過程
紹興二年(1132年)冬,宋川陜宣撫司都統制吳玠,鑒于和尚原(今陜西寶雞西南)距后方路途遙遠,恐糧運不繼,難于久守,遂以其弟吳璘駐軍和尚原;自率主力退屯仙人關,依山據險筑壘,稱殺金坪,與仙人關互為依托,控扼入蜀隘口。
紹興三年(1133年)冬,金元帥左都監完顏宗弼率軍攻占和尚原,吳璘引軍退屯階州(今甘肅武都東南)。吳玠為實施縱深防御,又于殺金坪后修筑第二隘。
紹興四年(1134年)二月,完顏宗弼與陜西經略使完顏杲(撒離喝)、偽齊四川招撫使劉夔,在鳳翔府(今陜西鳳翔)、寶雞等地,集結步騎10余萬,決心破關入蜀。
二十一日,金軍自仙人關以北鐵山鑿崖開道,循嶺東下進至殺金坪,扎營40余座與宋軍對壘。吳璘聞訊,率部自七方關(今甘肅康縣東北)倍道入援,轉戰七晝夜,突破重圍與吳玠會師。
二十七日,金軍開始進攻,吳玠以萬人據險抗擊,經反復激戰,將金軍擊退。
二十九日,金軍立炮數十座攻擊宋軍,吳玠命將士以弓矢、炮石并力捍御,使之屢攻不克。翌日,完顏宗弼命金軍架云梯300余座猛攻宋軍營壘,宋軍以炮石、撞竿擊毀其云梯,以長槍刺殺金軍。宗弼久攻不下,遂將全軍分為兩陣,自率精兵陣于東,命驍將韓常陣于西,企圖夾攻宋軍。吳玠命吳璘等率軍于金軍兩陣之間往復沖殺,在大量殺傷金軍之后,退守第二隘。金軍接踵而至,人披兩鎧,鐵鉤相連,前仆后繼,魚貫而上。宋軍依托險隘堅壘,以勁弓強弩輪番發射,打退金軍多次進攻。
三月初一,完顏杲集兵攻宋軍營壘西北樓,并焚燒樓柱。吳玠命部將楊政等督勵部下持長刀、大斧,將其擊退。
仙人關之戰結果
三月初一夜,吳玠乘金軍久戰兵疲,實施反擊,王喜、王武等將率精銳,分兩隊沖入金營。韓常中箭受傷,金軍驚潰,死傷數以萬計。
初二,金軍企圖改道由七方關、白水關(今徽縣西南)入川,吳玠暗遣精兵迂回至金軍寨后,襲破完顏宗弼及完顏杲大寨,金軍死傷萬余,連夜遁走。
吳玠又命部將王俊率軍疾馳至河池(今徽縣)設伏,扼其歸路,俘斬千余人。又乘其潰退,揮師追襲,迫金軍退回鳳翔府。
此后,金軍隔渭水與宋軍對峙,相當時期內未敢攻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