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之戰的簡介
在蒙古軍隊橫掃歐亞大陸后,宋獨立支撐數十年,是最后一個亡于蒙古軍隊的國家。宋蒙戰爭從公元1235年全面爆發,至1279年崖山之戰宋室覆亡,延續近半個世紀,是蒙古勢力崛起以后所遇到的費時最長,耗力最大的一場戰爭。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釣魚城之戰的簡介,歡迎大家閱讀。
釣魚城之戰簡介
釣魚城之戰,或稱釣魚城保衛戰,或稱合州之戰。是指南宋與蒙古發生于1259年的戰爭。1239年,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間,命甘閏初筑釣魚城,其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余玠,采納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議,于1243年復筑釣魚城,屯兵積糧,抗擊北侵的蒙古大軍,并作為保衛重慶的屏障。當時蒙古建國后正橫掃歐亞大陸,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進攻鄂州、察塔兒進攻兩淮及兀良哈臺進攻云南,自己則領兵往四川。
1259年2月,蒙哥大汗親自率領4萬軍隊到釣魚城下,蒙哥派降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堅嚴辭拒絕并殺了使者,蒙哥開始進攻釣魚城,然而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玨的頑強抗擊下,大將汪德臣戰死,蒙哥更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蒙古軍因此撤退。直至1279年,在守將王立帶領下釣魚城軍民投降,正式結束釣魚城之戰36年抵抗歷史。
釣魚城之戰背景
蒙哥汗八年(1258年)年底,蒙古侵略大軍進逼重慶,在重慶北面的合州釣魚城下受阻。蒙哥派降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堅嚴辭拒絕并殺了使者。蒙哥遂決心用武力征服釣魚城。次年正月,蒙哥分兵進攻合州舊城(今重慶合川)和渠江流域的禮儀城(今四川渠縣東北)、平梁城(今四川巴中西),斷絕了它們與釣魚城的聯系。
同時,蒙哥還派紐磷進攻忠(今重慶忠縣),涪(今重慶涪陵),斷絕下游宋軍的增援,使釣魚城完全孤立無援。二月,蒙哥親率諸軍駐于城東南角的石子山上,掃清了江上宋軍船只。但是,蒙軍連續攻打釣魚城及其周圍的營寨,都被擊退。
四月,蒙軍雖然繞道西北攻外城,更曾一度登上城頭,但仍被擊退。由于屢攻不克,前鋒主帥汪德臣又受傷而死,加上夏季到來,蜀地炎熱,疫癥流行,令蒙軍士氣低落。另一方面,城內南宋軍民在王堅的率領下,白天抵抗蒙軍進攻,夜晚則偷襲蒙軍營寨,蒙軍無計可施。
七月,蒙哥在督師攻城時負傷,后傷重死亡,征蜀的蒙古大軍被迫撤退,進攻荊鄂的忽必烈也于年底北還爭汗位,南宋遂得以延續。
看了“釣魚城之戰的簡介”還想看:
1.釣魚城之戰簡介
2.重慶釣魚城簡介
3.三峰山之戰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