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戰略家高颎簡介
編者按:高颎出生于公元541年(東魏興和三年)。高颎少年聰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讀了一些史書,特別擅長辭令。當初,在孩童時,家有一棵柳樹,有百尺多高,繁茂挺拔如同車蓋。鄉里的老年人說:“這家要出大貴人。”
隋朝戰略家高颎簡介
高颎(541年—607年),一名敏,字昭玄,鮮卑名獨孤颎,渤海蓚(今河北景縣東)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其父高賓是上柱國獨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為隋朝宰相執政近20年,后因反對廢太子楊勇并得罪獨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為民,不久后又免去齊國公爵位。隋煬帝時,被起用為太常卿。大業三年,見煬帝奢靡,甚為憂慮,有所議論,為人告發,與賀若弼同時被殺害。諸子遭到流放。
高颎
高颎之父高賓曾在北齊為官,因避讒而投奔北周,北周大司馬獨孤信引其為僚佐,并賜姓獨孤氏。后獨孤信被誅殺,其家人被發配四川。獨孤信之女,文獻皇后以賓父之故吏,每往來其家。高賓后來官至鄀州刺史,及高颎尊貴后,又追贈禮部尚書、渤海公。
高颎出生于公元541年(東魏興和三年)。高颎少年聰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讀了一些史書,特別擅長辭令。當初,在孩童時,家有一棵柳樹,有百尺多高,繁茂挺拔如同車蓋。鄉里的老年人說:“這家要出大貴人。”
公元558年(北周明帝二年),高颎十七時,被北周齊王宇文憲引為記室。不久又遷下大夫。以平齊之功拜開府。
公元580年(北周大象二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周靜帝宇文衍即位。隰州稽胡叛亂,高颎隨越王宇文盛討平之。
歷史評價:
《隋書·列傳第六高颎》:“颎有文武大略,明達世務。及蒙任寄之后,竭誠盡節,進引貞良,以天下為己任。蘇威、楊素、賀若弼、韓擒等,皆颎所推薦,各盡其用,為一代名臣。自余立功立事者,不可勝數。當朝執政將二十年,朝野推服,物無異議。治致升平,颎之力也,論者以為真宰相。及其被誅,天下莫不傷惜,至今稱冤不已。所有奇策密謀及損益時政,颎皆削稿,世無知者。”
楊堅:“公識鑒通遠,器略優深,出參戎律,廓清淮海,入司禁旅,實委心腹。自朕受命,常典機衡,竭誠陳力,心跡俱盡。此則天降良輔,翊贊朕躬,幸無詞費也。”
李世民:“朕比見隋代遺老,咸稱高颎善為相者,遂觀其本傳,可謂公平正直,尤識治體。隋時安危,系其存歿,煬帝無道,枉見誅夷。何嘗不想見其人,廢書歔嘆。”“高颎有經國大才,為隋文帝贊成霸業,知國政者一十馀載,天下賴以康寧。文帝唯婦言是聽,特令擯斥,及為煬帝所殺,刑政由是衰壞。”
朱敬則:“蕭何之鎮靜關中,寇恂之安輯河內,葛亮相蜀,張昭輔吳,茂宏之經理瑯琊,景略之弼諧永固,劉穆之眾務必舉,揚遵彥百度惟貞,蘇綽共濟艱難,高颎同經草昧,雖功有大小,運或長短,咸推股肱之林。悉為忠烈之士。”
杜佑:“歷觀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興也得太公,齊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強也得商鞅,后周有蘇綽,隋氏有高颎,此六賢者,上以成王業,興霸圖,次以富國強兵,立事可法。““隋氏資儲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焉。功規蕭、葛,道亞伊、呂,近代以來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