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歷代皇帝簡介
隋朝(581年—618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即隋文帝,建國隋朝。隋朝是五胡亂華后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并進而統一全國的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中國重新進入大一統時期。在隋朝統治的著37年時間了,共經歷了多少個皇帝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隋朝歷代皇帝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隋朝歷史簡介
隋朝(581年—618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將帝位禪讓于楊堅,建立隋朝定都西安,隋朝是五胡亂華后,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唐時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 。隋煬帝好大喜功開鑿京杭大運河過度消耗民力,引發了隋末農民起義;大力推行科舉制度,觸動士族既得利益,引發貴族叛亂;對外戰爭失利,給叛亂貴族可乘之機。
為了鞏固隋朝的統治,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上,確立了影響后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正式推行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
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并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 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頻繁。
隋文帝楊堅個人簡介
楊堅(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開國皇帝,鮮卑賜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羅延。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陜西省華陰縣)人。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官至柱國大,封為隨國公,楊堅承襲父爵。楊堅建立了隋朝,統一中國,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定都長安(大興城),開創了輝煌的“開皇盛世”。隋文帝第一次實現了中國大范圍內的多民族的統一,他建立的政治統一維持了幾個世紀,其結果是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的強國之一,被尊崇為“圣人可汗”。使中國人免受戰爭之苦。他在不長的時間內,將中國重新置于一個政權治理下,外御強敵突契,內令人民安寧生息,功業之偉大,足以流芳千古。;他首次實行了一直沿襲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開創了科舉,制定了當時最為先進并影響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開皇律》。不僅如此,他還開啟了隋唐盛世之門,實現了千古傳頌的“開皇之治”。楊堅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寶殿,終年64歲,葬于泰陵(今天陜西省楊陵(凌)區城西5公里處)
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618)隋文帝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于604—618年在位。581年封晉王,589年任行軍元帥統兵伐陳,600年立為太子。604年即皇帝位,年號大業。在位期間,政績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運河、長城和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三征高句麗,開創科舉。但是,他對人民奴役征斂十分苛重,濫用民力,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巨大的工程和連年的戰爭使民生不堪重負,引發大規模的叛亂。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隋朝統治搖搖欲墜,618年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部將縊殺,隋亡。
無論從主觀動機或客觀效果上進行考察,隋煬帝都應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帝王,絕不能因隋朝的短促而亡而否定他的歷史功績。
隋恭帝楊侑
隋恭帝楊侑(605年-619年),姬姓楊氏,楊食我的子孫。隋煬帝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母韋妃 ,隋朝皇帝。
楊侑自幼聰明,氣度非凡。初封陳王,后改封代王。隋煬帝親征高句麗時,命楊侑留守長安。大業十一年(615年),隨隋煬帝巡幸晉陽,拜為太原太守,不久留鎮京師。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義寧二年(618年),李淵廢黜楊侑,自立為帝,降封楊侑為酅國公,閑居長安。武德二年(619年),楊侑遇害(一說病死),年僅15歲,謚號恭皇帝,葬于莊陵(今陜西省乾縣陽洪鄉乳臺村南500米處)。
隋皇泰帝楊侗
楊侗(605年-619年7月),隋朝宗室。隋煬帝孫,元德太子楊昭之子,母小劉良娣,618年6月22日至619年5月23日在位,年號皇泰,楊侗原本封為越王,駐守洛陽。618年4月11日,隋煬帝被弒,消息傳到東都后,皇泰元年五月二十四戊辰日(618年6月22日),王世充與元文都、盧楚等擁立楊侗為隋朝皇帝,史稱皇泰主。楊侗以王世充為吏部尚書,封鄭國公,與陳國公段達、內史令元文都、內史侍郎郭文懿、黃門侍郎趙長文、內史令盧楚、兵部尚書皇甫無逸等六人共同輔政,時人號稱"七貴"。元文都欲暗殺王世充,段達暗中通知世充,結果行刺失敗,文都臨死前對楊侗說,"臣今朝死,陛下夕及矣",楊侗亦哭。
皇泰二年四月初五癸卯日(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廢楊侗,將楊侗囚于含涼殿,兩天后,王世充自稱"大鄭皇帝",建元"開明",改封楊侗為潞國公,楊侗每日只能求佛祈福。五月,王世充部將裴仁基、裴行儼父子策劃攻殺王世充,事情敗露,世充殺死裴仁基父子。
世充意圖毒殺侗,六月派侄子王仁則和家仆梁百年,攜毒酒去楊侗處,楊侗自知難逃一死,遂服毒,遺言:"愿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尊貴之家";但一時半刻竟沒毒發,最后被縊死,謚為恭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