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歷史評價
劉禹錫代表作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他的詩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他的辭賦在整個辭賦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視的環節;其哲學思想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傾向,他宣傳無神論,批判有神論。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劉禹錫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劉禹錫的歷史評價
著作評價
《新唐書》:禹錫恃才而廢,褊心不能無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適。素善詩,晚節尤精,與白居易酬復頗多。居易以詩自名者,嘗推為“詩豪”,又言:“其詩在處,應有神物護持。叔文實工言治道,能以口辯移人,既得用,所施為人不以為當。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對,宮掖事秘,建桓立順,功歸貴臣,由是及貶。”
《歲寒堂詩話》:李義山、劉夢得、杜牧之三人,筆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詩而不工古詩,七言尤工,五言微弱,雖有佳句,然不能如韋、柳、王、孟之高致也,義山多奇趣,夢得有高韻,牧之專事華藻,此其優劣耳。
《滄浪詩話》:大歷后,劉夢得之絕句,張籍、王建之樂府,我所深取耳。
《杜工部草堂詩話》:上自齊梁諸公,下至劉夢得、溫飛卿輩,往往以綺麗風花累其正氣,其過在于理不勝而詞有余也。
《唐音癸簽》:禹錫有詩豪之目。其詩氣該今古,詞總平實,運用似無甚過人,卻都愜人意,語語可歌,其才情之最豪者。司空圖嘗言:禹錫及楊巨源詩各有勝會,兩人格律精切欲同;然劉得之易,楊卻得之難,入處迥異爾。
《三唐詩品》:五言體雜不一。有如“深春風日凈”、“昔聽東武吟”等篇,宛轉徘徊,取涂樂府;“秋江早望”、“謫居悼往”,則結休允暉。若“水禽殘月”,模休文之韻思;“楚望蒼然”,結韓卿之茂體。余或放言理,失于音調,未求刻意,累在才多也。《女兒》作楚挽之哀詞,《泰娘》譜新聲之凄奏,七言此其選矣。《聚蚊》、《百舌》托意深微,亦得樂府遺意。律體獨多,瑩瑕間采。
劉禹錫的名人評價
黃庭堅:"大概劉夢得樂府小章優于大篇,詩優于它文耳”。
翁方綱:“夢得樂府小章優于大篇”極為確論。
蔡百衲:劉夢得詩,典則既高,滋味亦厚。但正若巧匠矜能,不見少拙。
白居易:“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應者聲同,交爭者力敵,一往一復,欲罷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視草,視竟則興作,興作則文成。一二年來,日尋筆硯,同和贈答,不覺滋多。”
劉克莊:“雄渾老蒼,沉著痛快”指出劉詩風格之“豪”。以“精華老而不竭”一語指出了劉禹錫人品之“豪”
劉禹錫的詩
代表作有《烏衣巷》、《秋詞》、《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楊柳枝》(一)、《西塞山懷古》、《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句為著名的雙關語,足見詩人之匠心獨具。其詩結有《劉賓客集》。
劉禹錫是哪個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者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劉禹錫陋室銘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陋室銘》聚描寫、抒情、議論于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文章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壓韻,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余音繞梁,讓人回味無窮。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看了“劉禹錫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唐詩有什么歷史意義
2.李愬雪夜襲蔡州
3.汗馬之勞的歷史故事
4.歷史人物江采萍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