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歷史評價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曾自稱與唐朝的皇族同宗。但是沒有官方的屬籍文件證明此事,因而可以認為李商隱和唐朝皇室的這種血緣關系已經相當遙遠了。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商隱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李商隱的歷史評價
唐代詩人白居易極為欣賞李商隱的文章,曾說:“我死后,得為爾兒足矣。”
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列傳第一百四十》:“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從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隱,自是始為今體章奏。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尤善為誄奠之辭。與太原溫庭筠、南郡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文思清麗,庭筠過之。而俱無持操,恃才詭激,為當涂者所薄。名宦不進,坎壈終身。”
元代辛文房:“商隱工詩,為文瑰邁奇古,辭難事隱。及従楚學,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每屬綴,多檢閱書冊,左右鱗次,號‘獺祭魚’。而旨能感人,人謂其橫絕前后。...后評者謂其詩‘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綺密瑰妍,要非適用之具’。斯言信哉。...商隱文自成一格,后學者重之,謂‘西昆體’也。”
清朝初年吳喬:“于李、杜后,能別開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義山一人。”
清朝紀曉嵐《四庫總目提要》“《無題》之中,有確有寄托者,‘近知名阿侯’之類是也。有實屬狎邪者,‘昨夜星辰昨夜風’之類是也。有失去本題者,‘萬里風波一葉舟’之類是也。有與《無題》相連,誤合為一者,‘幽人不倦賞’之類是也。其摘首二字為題,如《碧城》《錦瑟》諸篇,亦同此例。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殊乖本旨。”
清朝賀裳《載酒園詩話》“魏晉以降,多工賦體,義山猶存比興。”
金元時期的文學家元好問曾感嘆說:“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當代古典詩詞作家蘇纓、毛曉雯著有《多情卻被無情惱:李商隱詩傳》。“多情卻被無情惱”,東坡這一句詞若孤立來看,正可用作李商隱一生的總括。多情者本已易于自傷,況欲于無情的世界里尋覓情的歸所,而終于無處堪用其情,便只覺得世界辜負了自己。這話對李商隱而言,沒有半分矯情,畢竟他所有的委屈都是應該的,因為這世界當真辜負了他。
李商隱的詩
1、《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3、《春雨》
悵臥新春白夾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4、《無題》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
5、《無題》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香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6、《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7、《無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化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花,一寸相思一寸灰。
8、《無題》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逢。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香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9、《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屢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灑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10、《宿駱氏亭寄懷崔雍》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11、《風雨》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
12、《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13、《落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14、《涼思》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15、《重過圣女祠》
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16、《無題》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17、《無題》
謝傅門庭舊末行,今朝歌管屬檀郎。
更無人處簾垂地,欲拂塵時簟竟床。
嵇氏幼男猶可憫,左家嬌女豈能望。
愁霖腹疾俱難遣,萬里西風夜正長。
18、《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風過回塘萬竹悲。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
豈到白頭長只爾,嵩陽松雪有心期。
夜雨寄北李商隱
《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是詩人給對方的復信。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后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樸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于象征、暗示的風格不同,這首詩卻質樸、自然,同樣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看了“李商隱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歷史名人李商隱簡介
2.歷史人物李商隱的故事及簡介
3.王重陽的歷史評價
4.李商隱“忘恩負義”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