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李孝恭簡介
作為凌煙閣24功臣之一的李孝恭結局如何呢?他的子孫后代又是否有好的下場和發展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名將李孝恭簡介,歡迎大家閱讀。
名將李孝恭簡介
唐朝建立后封趙郡王。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總管,次年獻計并率軍攻打南方的蕭銑,立下戰功,升任荊州大總管,后因治理荊州有方遷任襄州道行臺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又率軍攻打輔公祏,用一年時間將江南平定,因功拜揚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發謀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歷任涼州都督、晉州刺史。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禮部尚書,改封河間郡王。
貞觀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歲。詔贈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謚元,配享高祖廟庭。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朝宗室李孝恭的后代有誰
長子:李崇義,襲河間郡王,后降爵為譙國公,歷任蒲、同二州刺史,益州大都督長史,甚有威名。后卒于宗正卿。
孫:李尚旦,益州大都督參軍,為酷吏所殺。 曾孫:李仙鶴,汲郡司功
曾孫:李仙芝,金壇令
曾孫:李仙童,左千牛中郎將
孫:李尚道
曾孫:李汪
玄孫:李聳
來孫:李鼎,朝散大夫、臨晉縣令、上柱國
次子:李晦(《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作李崇晦),永昌元年(689年)卒,追贈幽州都督。
孫:李榮,李晦子,嗣吳王,為酷吏所殺。
三子:李崇真,官至岐州刺史。
后世如何紀念李孝恭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于凌煙閣,皆真人大小,李孝恭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名,僅次于長孫無忌。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唐司空河間郡王孝恭”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李孝恭。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李孝恭亦位列其中。
李孝恭是怎么死的
孝恭性情奢侈豪爽,后房歌姬舞女達一百余人,然而待人寬恕謙讓,沒有驕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淵、李世民都對他十分親待。
功成名就之后,這位王爺不喜反悲,對左右說:“我住的大宅子真是太宏麗了些,應該賣掉再買座小院子,能住就可以了。我死之后,諸子有才,守此足矣。如果這些犬子不才,也免得這么好的大宅子便宜了別人。”
貞觀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得急病一下死掉,時年才五十歲,正當壯年。李世民親自舉哀,哭之甚慟,贈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謚曰元,配享高祖廟庭。
看了“名將李孝恭簡介”還想看:
1.唐朝名將李道宗簡介
2.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李靖簡介
3.將王晙的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