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國皇帝資料
唐高祖李淵(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長安,是中國唐朝的開國皇帝。
唐朝開國皇帝資料:李淵的父親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七歲時他父親逝世,他世襲為唐國公。李淵是隋煬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親和隋煬帝的母親是鮮卑貴族獨孤氏的親姐妹,他曾深受隋煬帝的重用。
615年李淵被調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營。在太原李淵成功地解決了北方突厥的威脅,同時他成功地戰敗了多支反隋軍隊,并通過受納敗軍而不斷地擴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淵正式開始起兵反隋。名義上他并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煬帝。他從太原出發進攻長安并很快(617年11月)就占領了長安。他擁代王楊侑做皇帝,自封為大丞相和唐王。618年隋煬帝被叛軍殺死後,李淵命令楊侑將帝位傳給他,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後李淵開始著手消滅其他反隋力量,在他的兒子李世民的幫助下他用了十年的時間先後消滅了薛舉、薛仁杲、李軌、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蕭銑和梁師都等割據勢力。最後一個梁師都是在628年被平定的,這時他已經將皇帝位讓給李世民了。同時他又利用東突厥和西突厥之間的分裂穩固北部的邊界,這是他有力量能夠奪取中原的主要條件。
在官僚制度上李淵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農業方面他頒布均田制,將田地平等地分配給農民。對絹稅他也做了調節,減輕了受田農民的負擔。在法律上他廢棄了隋煬帝的許多苛政,修訂了唐律。李淵對中國的管理和政策為李世民「貞觀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由於李淵對他的繼承人的問題一再反覆,這導致了他的兒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間的沖突。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受軟禁,被迫將皇帝位讓給李世民,自己退位為太上皇。
歷史上的唐高祖李淵有幾個兒子?
根據《新唐書》記載:唐高祖李淵共有22個兒子,他們分別是:
隱太子李建成(589——626,37歲),唐高祖李淵長子,母為竇皇后。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高祖李淵次子,母為竇皇后。
衛懷王李玄霸(599—614年),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母為竇皇后。
巢刺王李元吉(603年—626年),唐高祖李淵第四子,母為竇皇后。
楚哀王李智云(603—617),唐高祖李淵第五子,母萬貴妃。
荊王李元景,唐高祖第六子,母為莫嬪生。
漢王李元昌,唐高祖第七子,母為孫嬪。
酆悼王李元亨(?—632年7月9日),唐高祖李淵的第八子,母為尹德妃。
周王李元方(?—630),唐高祖李淵的第九子,母為張氏。
徐康王李元禮(110—169),唐高祖李淵的第十子,母為郭婕妤。
韓王李元嘉(六一八―六八八),高祖第十一子,母為宇文昭儀。
彭思王李元則(?—652年5月20日),唐高祖第十二子,母為王才人。
鄭惠王李元懿(620?—673年2月21日),唐高祖第十三子,母為張寶林。
霍王李元軌(?—688年12月28日),唐高祖李淵第十四子,母為張美人。
虢莊王李鳳,唐高祖第十五子,母為楊美人。
道孝王李元慶,唐高祖李淵的第16個兒子,母為劉婕妤。
鄧康王李元裕(?—665年9月4日),母為崔嬪。
舒王李元名,母為小楊嬪。
魯王李靈夔(?-六八八),高祖第十九子,母為宇文昭儀。
江安王李元祥(628年--680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子,母為楊嬪。
密貞王李元曉(?—678年11月12日),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一子,母為魯才人。
滕王李元嬰(生年不詳―六八四),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母為柳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