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的參與者有誰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的天策、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那么玄武門之變的參與者有誰?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淵告發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陰謀,李淵決定次日詢問二人。李建成獲知陰謀敗露,決定先入皇宮,逼李淵表態。在宮城北門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常何本是太子親信,卻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親自帶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門內。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臨湖殿,發覺不對頭,急忙拔馬往回跑。李世民帶領伏兵從后面喊殺而來。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連射三箭,無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遲恭也射死李元吉。東宮的部將得到消息前來報仇,和秦王的部隊在玄武門外發生激烈戰斗,尉遲恭將二人的頭割下示眾,李建成的兵馬才不得已散去。之后,李世民跪見父親,將事情經過上奏。三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詔曰:“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后聞奏”。
玄武門之變的參與者
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云、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
《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六月四日,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門以俟變。及斬建成、元吉,其黨來攻玄武門,兵鋒甚盛。公謹有勇力,獨閉門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封定遠郡公,賜實封一千戶。”《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元吉走馬東奔,左右射之墜馬。太宗所乘馬又逸于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于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從這兩條可看出:殺建成、元吉時的實際操作人數應該在八十一人左右,這個數字包括唐太宗在內(如不是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人數就是十人之內)。事實上,當時的唐太宗是很兇險的,他不致喪命只是一些偶然性起作用。“太宗所乘馬又逸于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如果敬德來遲,歷史將沒有唐太宗。從李世民要親自參與廝殺,從另一側面反映出人數的少。
玄武門之變經過
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4]、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云、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一說為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門埋下伏兵。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此時,高祖已經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來,準備查驗這件事情了。
6月4日清晨,他與早已買通的李建成心腹——玄武門禁軍守將常何內外接應,自己則率領尉遲敬德等人埋伏于玄武門內。這天一早,李建成、李元吉準備好一起去向父親李淵狠告一狀,期望削減李世民的勢力。不過,就在前一晚,李世民已通過安插在太子身旁的耳目,對他們的動向了如指掌。當李建成、李元吉兩人騎馬行至玄武門附近時,隱隱感到氣氛不對,撥馬便回。這時李世民躍馬沖出,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元吉還沒來得及逃走,也被敬德殺死。當東宮的太子黨羽們領兵前來解圍時,一切都太遲了,他們的首領已經暴斃,首級也被砍下。
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準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喚他們,李元吉心虛,先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箭沒有射中。李世民卻搭弓射向李建成,將他射死了。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馬來。可就在此時,李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帶著李世民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李元吉迅速趕到,奪過弓來,準備勒死李世民,就在這時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父皇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死了。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衛車騎馮立得知建成身死,嘆息道:“難道能夠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禍難嗎!”于是,他與副護軍薛萬徹、屈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兵馬兩千人,急馳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張公謹膂力過人,他獨自關閉了大門,擋住馮立等人,馮立等人無法進入。云麾敬君弘掌管著宿衛軍,駐扎在玄武門。他挺身而起,準備出戰,與他親近的人阻止他說:“事情未見分曉,姑且慢慢觀察事態的發展變化,等到兵力匯集起來,結成陣列再出戰,也為時不晚。”敬君弘不聽從,便與中郎將呂世衡大聲呼喊著向敵陣沖去,結果全部戰死。把守玄武門的士兵與薛萬徹等人奮力交戰,持續了很長時間,薛萬徹擂鼓吶喊,準備進攻秦王府,將士們大為恐懼。此時,尉遲恭提著建成和元吉的首級給薛萬徹等人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薛萬徹與騎兵數十人則逃入終南山中。馮立殺死敬君弘后,對部下說:“這也可以略微報答太子殿下了。”于是,他丟掉兵器,落荒而逃。 至此,政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