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劉聰的歷史透析
關于劉聰的歷史透析:
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漢國是一個漢化程度較高的政權。從開國皇帝劉淵算起,幾任皇帝對中原文化和華夏文明均比較鐘愛。既然一心向漢,又想在中原立足,之前諸如“收繼婚”之類的陋習就應該徹底拋棄。然而,他們在傾心接受漢族文化的同時,也干出了一些禽獸不如的事情來,亂倫就是其中之一。
據《晉書》記載,劉淵稱帝后,先后立過兩次皇后,第一位皇后為呼延氏,生太子劉和;第二位皇位為單氏。劉淵另有張夫人生四子劉聰。史料中位記載呼延氏的歸宿,估計早死,到劉淵死的時候,只剩下單皇后。劉和即位不久,就遭遇了四弟劉聰的叛亂,劉和被廢殺后,劉聰即位,尊“單氏曰皇太后,其母張氏為帝太后”,“立其妻呼延氏為皇后,封其子粲為河內王,署使持節、撫軍大、都督中外諸軍事”。
從史料記載看,劉聰對自己的皇后呼延氏不冷不熱,但對父親的遺孀單氏非常癡迷,“太后單氏姿色絕麗,聰蒸焉”。蒸,又作烝,即以下淫上,也就是兒子輩與長輩婦女亂倫。單氏與劉淵有一子,名叫劉乂,年齡已不算太小,頗知羞恥。劉乂發現這件丑事后,“屢以為言,單氏慚恚而死”。守寡不久的單氏,因為被迫屈從于劉聰,而后又被親生兒子數落,精神上受到嚴重刺激,羞愧而終。
單氏死后,劉聰很是憤怒,但也無可奈何,只是把皇太弟劉乂的繼承人資格罷黜,另立自己原配呼延皇后的兒子劉粲為太子。劉聰生性淫蕩,他把太保劉殷的兩個女兒(劉英、劉娥)和四個孫女納入后宮,一時間“六劉之寵傾于后宮”。呼延皇后去世后,劉聰立左貴嬪劉娥為皇后。劉聰對劉皇后非常寵愛,幾乎到了俯首帖耳的地步,不過劉皇后命薄,懷孕生產而死。劉皇后的死,讓劉聰極其難過了好一陣子,但其個人私生活卻更加混亂,“自是后宮亂寵,進御無序矣”。
后來,劉聰又中護軍靳準的兩個女兒靳月光、靳月華為左右貴嬪。此二女“皆國色也”,但劉聰更喜歡靳月光,“數月,立月光為皇后”。有了靳月光這位皇后,劉聰覺得還不過癮,于是別出心裁,擴編后宮,準備同時立三位皇后,于是“聰以其皇后靳氏為上皇后,立貴妃劉氏為左皇后,右貴嬪靳氏為右皇后”。這樣一來,三位皇后并立,劉聰很是滿足。不過,靳月光很不高興,對劉聰頗有怨氣,并暗地里與他人通奸。劉聰聽說后,訓斥了她幾句,并揚言要廢掉她,靳月光“慚恚自殺”。
不久,左皇后劉氏也死了,就剩下靳月華這個右皇后了。劉聰感到沒意思,于是決定再次擴編,并四處物色美女。劉聰先是看好了“有秒色”的中常侍王沈年僅十四歲的養女,讓她補了左皇后的缺;又立中常侍宣懷的養女為中皇后;接著把自己老媽的侍婢樊氏立為上皇后。這樣一來,劉聰有了上、中、左、右四個皇后,比先前的“三后并立”更風光。另外,“四后之外,佩皇后璽綬者七人”,也就是說此時的劉聰,除了四個有封號的皇后,還有七個編外次等皇后。作為一代帝王,劉聰同時擁有十一個皇后,其荒唐程度在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劉聰在充分享受美色和風光的同時,也因荒淫無度走上了黃泉路,在位八年。劉聰死后,太子劉粲即位。同劉聰一樣,劉粲也是個背棄人倫的大色鬼。劉粲一方面“尊聰后靳氏為皇太后,樊氏號弘道皇后,宣氏號弘德皇后,王氏號弘孝皇后”,一方面也對這幾個美婦下了手,“靳(月華)等年皆未滿二十,并國色也,粲晨夜蒸淫于內,志不在哀”,將劉聰留下的四位皇后全部霸占。劉粲“荒耽酒色,游宴后庭,軍國之事一決于(靳)準”。靳準伺機發動政變,殺掉劉粲,且“劉氏男女,無少長皆斬東市,斬聰尸,焚其宗廟”,匈奴漢國覆亡。不久,劉淵的侄子劉曜平滅叛亂,建立前趙政權。
劉聰簡介:
劉聰(?-318年8月31日),一名劉載,字玄明,匈奴族,新興(今山西忻州)人,漢趙(前趙)光文帝劉淵第四子,母張夫人,十六國時期漢趙君主,310年―318年在位。
劉聰驍勇超人,博覽經史典籍,善于寫文章,在位期間,先后派兵攻破洛陽和長安,俘虜并殺害晉懷帝及晉愍帝,覆滅西晉政權并拓展大片疆土。政治上創建了一套胡、漢分治的政治體制。但同時大行殺戮,又寵信宦官和靳準等人,甚至在在位晚期疏于朝政,只顧縱情聲色。
麟嘉三年(318年),劉聰去世,謚為昭武皇帝,廟號烈宗。
劉淵去世后,劉聰弒殺劉和自立為帝。登基后,劉聰置左、右司隸,各領二十多萬戶,每一萬戶置一內史,共置四十三位內史,以統治漢人。另一方面又置單于左輔和單于右輔,各領六夷十萬個落,每一萬個落置一都尉,以管理胡人。
在位后期,劉聰統治殘暴,濫殺大臣,如左都水使者王攄就曾因魚蟹供應不足而被劉聰殺害;將作大匠靳陵就因未能如期建成"溫明"、"徽光"二殿而被殺。王彰曾勸諫劉聰不要游獵過度,要劉聰念及劉淵建國艱難,應專心朝政。但劉聰聽后大怒,又要殺王彰,只因太后張夫人絕食以及劉乂和劉粲死諫才赦免王彰。后來設立中皇后時,尚書令王鑒和中書監崔懿之等又諫止劉聰濫封皇后,亦被劉聰所殺。
劉聰繼位后,派遣族弟劉曜、大將王彌等率領四萬大軍攻取洛陽周邊的郡縣,以孤立斷絕洛陽。嘉平元年(311年),石勒在苦縣消滅西晉主力部隊十多萬人。同年夏季,劉曜、王彌攻破洛陽,虜走晉懷帝,殺害官員百姓三萬余人,史稱永嘉之亂。晉懷帝于次年被殺后,晉愍帝于長安即位為帝。建元二年(316年),劉聰派遣劉曜攻破長安,俘晉愍帝,西晉滅亡。隨著西晉的滅亡,中原廣大的地區,皆成為漢政權的統治范圍。
雖然劉聰名義上是中原的共主,但隨著領域的擴大,地方的割據迅速形成,漢國統治的地區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