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秘古人如何“撩妹”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撩妹”的?窈窕淑女古人如何求之?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歷史揭秘古人如何“撩妹”,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歷史揭秘古人如何“撩妹”:
殷周時期的民風,往往比后來更加淳樸,更加原生態,當然,在表達感情方面,也更加無障礙,更加熾熱,其熾熱之處,就在于赤裸裸地“撩妹”。話說大概三千年前,在華夏地區,某個小城邑或是某個小村莊的一處樹林里,有位女子正好到了春心萌動的時候,又資質“如玉”。女子走著走著,看到一頭被獵殺的獐子,或者說小鹿,用白茅捆著,正納悶間,卻發現原來是一位帥哥看中了美麗的她,用一頭獵物來討好她,“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一個“誘”字,活生生地表現了“撩妹”的情態。
接下來,還有具體的“撩妹”細節。“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低調一點啊,不要讓我的裙子發出聲響,尤其不要讓我家的阿黃發覺而汪汪地叫個不停。雖然這句展現的是女子的心理活動和言語,卻也從側面反映出吉士“撩妹”的情況。
村民用獵物“撩妹”,“高富帥”們則開音樂會“撩妹”。“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用音樂撩妹,這就叫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量體裁衣。如果面對“白富美”,你也扔去一頭用茅草捆綁的鹿,那就適得其反了,人家妹子家里牛羊成群,壓根不稀罕這玩意。
獵物也好,音樂也罷,這都是有形的,有主動行為的,然而,有些“撩妹”高手,居然還能無聲勝有聲,無形勝有形。話說在鄭國的某個地方,一位女子的男朋友忽然不理睬她了,或者是這位女子看中的帥哥故作清高,不搭理她,女子恨恨地說:壞小子啊壞小子,你怎么故意不搭理我。壞小子啊壞小子,你怎么故意不和我同桌吃飯。“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看把這姑娘急得,從反面襯托出這位男子,正在故意以冷漠的態度,激發姑娘對他的感情,估計是二人感情要進一步升華前的一個瓶頸狀態吧。
當然,對于這首《鄭風·狡童》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是賢臣對國君的抱怨,但就詩中展現的情景而言,“情詩說”更能讓人接受。還有著名的《氓》,其開頭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則是借購物的機會“撩妹”。
《鄭風·狡童》:
《狡童》,《詩經·鄭風》的一篇。全詩二章,每章四句。"狡童"一詞在后世義同"孌童",指令人喜愛的美男子,亦可指男妓。
《狡童》一詩通過循序漸進的結構方式,有層次地表達了戀人之間已經出現的疏離過程。詩篇通過直言痛呼的人物語言,刻畫了一個因遭失戀而情感纏綿,對戀人仍一往情深的男子形象。因為狡童的緣故,男子茶飯不思、輾轉反側,可見他對狡童的愛意。《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原文: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譯文:
那個漂亮小伙子,不肯和我來說話。
一切都是因為你,使我飯也吃不下。
那個漂亮小伙子,不肯和我來吃飯。
一切都是因為你,使我覺也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