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婁昭君的歷史
北朝的九龍母婁昭君是如何對高歡一見鐘情的?關于婁昭君的歷史是怎樣的?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于婁昭君的歷史,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關于婁昭君的歷史:
古代歷史雖說是男人們角逐的舞臺,但也不乏女性的光輝色彩。據小編甜心即可了解,在中國歷史上,生養過四個皇帝的母親只有兩位。先說第二位,她就是蒙元時期的唆魯禾帖尼,她是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的妻子,生下了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位叱咤歐亞大陸的風云人物。相比之下,第一位母親則有些黯然失色,因為她的兒子實在比不上前面那四位,但她本人仍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此人便是北朝的婁昭君。
501年婁昭君出生于北魏六鎮之一的懷朔鎮,父親名叫婁內干。婁昭君少時聰明,人長得漂亮,家里經濟條件又不錯,因此當地許多豪家大族都上門提親。但婁昭君性子強,自己的婚事堅決自己做主,因此上門求親的都被她一口回絕,對此父母也無可奈何。
一次婁昭君帶著侍女外出,途經城墻時,被一個在城頭上執戈的士兵深深吸引。但見此人“長而深沉有大度,目有精光,長頭高顴,齒白如玉”,白話來講,就是一個“高帥”。婁家居于北地,婁昭君也不似中原女子般矜持,看著眼前的“高帥”驚嘆道:“此真吾夫也。”但她可不好意思自己親自出面 ,便讓自己的侍女前去傳遞情意。
這個“高帥”的小伙子名叫高歡,原本他也是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由于犯罪被貶到懷朔鎮。但高歡父親是個游手好閑的浪蕩子弟,母親又早逝。高歡從小在姐姐家長大,生活艱辛,因此家境十分貧寒。婁昭君得知這些情況,多次向高歡贈送私財,讓他來下聘禮迎娶自己。高歡求親時,盡管婁昭君父母很不愿意,但最終也拗不過自己的女兒。
就這樣高歡、婁昭君成婚了,高歡也因此走上仕途。因為在當時,有馬的人才能在邊鎮隊伍中當隊主(下屬100人左右),以前高歡家窮,買不起馬,所以一直做士兵,這次婁家陪嫁豐厚,其中就有一匹馬。高歡志向高遠,蕩盡家財來結交英雄豪杰,婁昭君經常參預密謀秘策,成為高歡的賢內助。
后來高歡發達,成為東魏權臣,婁昭君也成為勃海王妃,管理內廷。婁昭君高亢明爽,處事果斷,遵從儉約,隨身隨從不過十人。她為人性情寬厚,不妒忌,對高歡的姬妾,一律以禮相待。有次高歡率部西征,婁昭君深夜產下一男一女,左右認為情況危急,請求追回高歡。婁昭君不同意,說:“王出統大兵,何得以我故輕離軍幕?死生命也,來復何為。”高歡聽說后,感慨許久。
婁昭君簡介:
武明皇后婁昭君(501年-562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鮮卑族,北魏真定侯婁提的孫女,贈司徒婁內干之女,北齊奠基人高歡的妻子,北齊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
婁昭君平日柔順勤儉,謙卑自守。親自紡織針補,視姬妾所生諸子均十分慈愛,不異己出,對諸子每人必賜一袍一褲。時常向高歡進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廢公。處事能夠顧全大局,委曲求全。
高歡受封渤海王,婁昭君為渤海王妃。高歡死后,其長子高澄繼任其位,婁昭君進封渤海太妃。550年,其次子高洋稱帝,尊婁昭君為太后。559年,高洋去世,太子高殷繼位,尊婁昭君為太皇太后。560年,婁昭君廢黜高殷,改立六子高演為帝,婁昭君再度為皇太后。561年,高演去世,婁昭君立九子高湛為帝,仍為皇太后。562年,婁昭君去世,與高歡葬于義平陵,謚號神武明皇后。
婁昭君,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是北魏真定侯婁提的孫女,贈司徒婁內干之女。婁昭君少時聰明,很多豪族大家都想聘娶她,但她沒有同意。當看到在城上服役的高歡后,很是吃驚,說:"此人就是我的丈夫。"于是打發婢女向高歡通告心意,并且多次贈送私財,好讓他來家行定婚之禮,父母不得已就同意。高歡已有澄清天下之志,蕩盡家產用來結交英雄豪杰,婁昭君經常參預密謀秘策。高歡受封渤海王后,婁昭君成為渤海王妃,內室之事全由她決斷處理。
婁昭君高亢明爽,處事果斷,遵從儉約,往返外舍,隨從不過十人。性情寬厚,不嫉妒,對待高歡姬妾,均加禮遇。高歡有次率部西征,婁昭君深夜產下一男一女兩個嬰兒,左右認為情況危急,請求快馬追回高歡。婁昭君不同意,說:"王出門統領大軍,為何因我的一點事情而輕易離開他的軍帳。生死有命,抗拒無益!"高歡聽說后,感慨許久。
高歡在沙苑之戰中戰敗后,侯景多次進言,稱發精銳騎兵兩萬,一定能夠取得勝利。高歡很是高興,特意告知于婁昭君。婁昭君說:"若如侯景之言,豈有生還的道理,得宇文泰而喪失侯景,那有什么好處?"高歡因此停止行動。
高歡遭到柔然逼迫,想娶柔然王室之女但卻猶豫不決。婁昭君進言說:"為國家打算,希望不要遲疑。"柔然公主出嫁高歡,婁昭君避離正室用來安置柔然公主。高歡慚愧,向婁昭君道歉:"她是會明白的,請你不要放在心上。"
婁昭君慈愛諸子,就像是自己親生的,親自紡織,給每個孩子一套衣服。親手縫制軍服,動員身邊的人都這樣做。婁昭君的弟弟婁昭,因戰功而地位顯達,其余的親屬,婁昭君不曾為他們請求過官爵。常說有才應該大力使用,絕對不能任人唯親、以私害公。
武定五年(547),高歡去世,婁昭君的長子文襄帝高澄繼任其位,進封婁昭君為太妃。婁昭君的次子文宣帝高洋將受魏禪,婁昭君堅決不準許,因此也就停止。
天保元年(550年),文宣帝受禪登基,建立北齊政權,尊崇母親婁昭君為皇太后,所居宮殿稱作"宣訓"。
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去世,皇太子高殷繼位,尊奉婁昭君為太皇太后。尚書令楊愔等人接受高歡遺詔輔政,疏遠忌妒皇族諸王。乾明元年(560年),婁昭君暗中與第六子常山王高演以及諸位大將商議,處死楊愔等人,并下令廢黜高殷的帝位,降封為濟南王,改立高演為帝,是為孝昭帝。孝昭帝繼位后,婁昭君再度為皇太后。
皇建二年(561年),孝昭帝去世,婁昭君下詔立第九子高湛為帝,是為武成帝,婁昭君仍為皇太后。
太寧二年(561年)春天,婁昭君患病。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婁昭君在北宮去世,時年六十二歲。五月九日,與高歡合葬于義平陵,謚號神武明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