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臉”在古代怎么說
“小白臉”在古代怎么說?“小白臉”古稱“粉郎”?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小白臉”在古代怎么說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小白臉”在古代怎么說:
小白臉專指膚白貌美的年輕男子。這個詞源自三國時期的何晏。
何晏是魏國人,皮膚白皙。魏明帝懷疑何晏抹了粉,大熱天請他吃熱湯面。何晏吃得大汗淋漓,不斷用衣袖擦汗,不料越擦臉顯得更白。后人把何晏稱為“粉郎”,宋代有首詞:“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就是典出何晏。
“粉郎”后來叫“小白臉”?!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十九回就有:“凡做恩相好的,必要這客人長得體面,合了北邊一句話,叫做‘小白臉兒’。”
“小白臉”簡介:
小白臉一指只依靠男人或女人提供經(jīng)濟支持的男性,帶有貶義。另一指外貌非常清秀俊美的男性,與粗獷威猛的男性相對,無貶義,側(cè)重于強調(diào)男子長相之美。
例如同居或婚姻關(guān)系中若男方既不外出工作又不料理家事終日無所事事只依靠女友或妻子提供經(jīng)濟支持的男性又例如男同性戀關(guān)系中不事生產(chǎn)的一方也會被蔑稱為小白臉。另外一個男性接收一個非親屬的女性朋友之遺產(chǎn)也常被視為不光采的事常會令人聯(lián)想到他和該女性有不尋常的曖昧關(guān)系也常被稱為“小白臉”。
另一種解釋常用在僅對男性外表的稱呼在傳統(tǒng)意義上男女的外在對比是很明顯的男人相對粗獷高大女人相對柔弱嬌小。但是并不是所有男人的外表都生的粗獷威猛因此小白臉也常用來形容外貌非常清秀俊美的男人這種情況下的稱呼則不包含貶義?!≈竿獗砥恋哪星嗌倌?。常帶有愛打扮、風流浪蕩等含義。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九回“凡做恩相好的必要這客人長得體面合了北邊一句話叫做‘小白臉兒’才夠得上呢。”
劉紹棠《田野落霞》五“ 張震武 氣惱地叫道‘他姓 俞 的有甚么了不起小白臉憑著兩片子嘴看了幾本甚么辯證論唯物法的書就連升三級。’”
武則天的面首寵臣:
狄仁杰去世以前,武后已經(jīng)有了兩個新的寵臣,一個是張易之,一個是張昌宗,兄弟二人名聲狼藉,無人不知。狄仁杰自有他的辦法。他把二十幾歲年紀的張氏兄弟看做武后的“情婦”。武后的寵幸小人是武后的私事,他的心目中另有大事在。他是足智多謀,有時還利用女皇帝的這兩個“男情婦”。實際上,他是利用這兩個小人替廬陵王哲和豫王旦說話的。狄仁杰雄辯滔滔,什么人他也說得服,他對時機的觀測也是無不應驗。在他明察秋毫的眼光看來,也許他認為宮廷之中越腐敗,對唐室之復興越有利。多行不義必自斃。他是盡量給武后繩子,好讓她自縊身死。魏元忠賦性坦直,他諫止武后親近此等小人,如此必受其害。狄仁杰卻不那么天真,不肯向武后進此等忠言。
武后現(xiàn)在對御醫(yī)沈南璆已覺得不能滿足。已經(jīng)有了兩個情夫,武后現(xiàn)在要有三個,四個,或者五個。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應當叫做男性的后宮佳麗。以七十五歲高齡的婦人,在此晚年之際,要縱情逸樂,并不是難于相信的事。她既然以“天冊萬歲”與“萬歲通天”做年號,如今縱情淫樂,自然也不足怪。一個年老的帝王不管其精力能否勝任,往往以青春少女自娛,那么一個女皇帝后宮蓄有美少年,又有何不可呢?
張氏兄弟都是二十幾歲,真是面如傅粉,唇若涂脂,都是杰出的美男子,張易之為兄,張昌宗為弟。一般人稱易之為五郎,因為他行五;稱昌宗為六郎,他行六。兩人由入宮時即油頭粉面,口中含有雞舌香,可以氣出若蘭,六郎美得出奇,人都說他的粉臉美若蓮花。有一個諂媚小人內(nèi)史楊再思一次阿諛張昌宗道:“人言六郎面似蓮花。再思以為蓮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蓮花。”張氏兄弟雖蒙武后賜有宅第、仆役車馬,實則都居住宮中。張氏兄弟的母親戚夫人與兵部侍郎李迥秀私通,曾特蒙武后批準,可謂“奉旨通奸”。
張昌宗最初系太平公主所發(fā)現(xiàn)。當時喜不自勝,不愿自秘,獻于武后。武后發(fā)現(xiàn)女兒所說關(guān)于張昌宗的話絲毫不錯。當夜封張昌宗為飛旗。這時張昌宗向武后這個老淫婦透露他有一個大哥,善制春藥,服之使人返老還童,對床上功夫造詣極深。武后把張易之召來,試之,覺得張昌宗所說確系句句實言。張易之蒙武后寵幸不衰,必有使此老淫婦心滿意足之處,而武后對張易之的妙術(shù)也非常感謝。武后真是精力過人。六十九歲時,又生了一顆智慧齒,在七十六歲時,也許是張易之回春有術(shù),武后兩眉又重新生出。其實,她若生出胡須來,也不足為奇的。
張昌宗生得迷人,張易之卻干練精悍。二人之中選其一的確很難,不過倒無須乎選擇——武后可以同時要兩個,而且,武后與女兒太平公主正好分用兩人。大和尚馮小寶與御醫(yī)沈南璆現(xiàn)在早都被忘在九霄云外了。武后現(xiàn)在有青春,有美,有快樂。由現(xiàn)在直到她的最后一天,她始終不肯讓張氏兄弟離開她眼前。沒有二張武后是活不下去的。
武后與張氏兄弟之間真?zhèn)€有男女之私,并非這個年逾古稀的老婦的幻想,由武后的情妒便可看出來。當時宮中武后有一女臣,為武后掌詔命,頗為張昌宗所鐘愛。她不是別人,正是詩人上官儀之孫女上官婉兒。當年上官儀勸高宗廢卻武后(見十五章),因而死于獄中,全家沒官為奴。上官婉兒實際上在宮中長大,工詩能文,由武后萬歲通天元年就任武后秘書,草擬詔令(中宗時,上官婉兒曾任朝廷主考官)。不用說,上官婉兒和張昌宗雙方都是眉目傳情。在飲酒賭牌的桌上兩人常常見面。兩人調(diào)情未免過甚。一天,兩人正在卿卿我我之際,竟未留意武后到了面前。武后大喊一聲“好大膽!”把一把黃光閃閃的小金刀向婉兒投過去。萬幸,婉兒急忙躲開了。若不是張昌宗跪下去向武后求情,事情恐怕便不堪設(shè)想。那把小刀在婉兒的前額上擦了一下,此后,婉兒總是把一綹頭發(fā)垂在額前,遮住那個小疤痕。婉兒從此以后再不敢和張昌宗調(diào)情,至少在武后面前是不敢了。婉兒確不是個安分之輩,后來又把她自己的情人武三思分與中宗之后韋后共有。她和韋后這兩個婦人鬧得宮廷天翻地覆。
張氏兄弟轉(zhuǎn)眼成了有名的人物。兩人在皇宮里天天干什么呢?官居何職呢?人們自然要問。武后顯然不愿意她的情夫為官職所羈絆,做什么左仆射右仆射等大臣,或職掌武庫典禮等事。可是要免去人們議論紛紛,兩個未經(jīng)閹割的男人留在宮里要顯得合理合法,必須給他倆創(chuàng)制新的官職。于是創(chuàng)設(shè)控鶴府,以張易之為控鶴府監(jiān)。鶴府這個名字與麟臺(大內(nèi)圖書館)對得極其工穩(wěn)。而且,鶴是道家成仙飛升時所乘之鳥,飛往海外仙山享受紅塵外的悠閑,與天地造化共長久,此鳥亦是仙鳥,非等閑可比。若使張氏兄弟充宮內(nèi)大臣,未免太俗,且職務繁重,難免案牘之勞。若與以卑小之職,掌管溺罐,未免過于分明。再者,鶴之為鳥,乃脫盡世慮;遠離名韁利鎖,悠閑自在清高雅潔的象征,自屬可愛。但是一個官衙必有設(shè)置之用意,武后已然想出來。控鶴府乃用以為研究哲理之所。既有官衙,就必須有官吏。官吏之職務為何?其最高的職務乃研究三教,以易之為首,主編孔佛道《三教珠英》,內(nèi)容以孔子、釋迦牟尼、老子三氏名言為主,亦包括三教中各名哲的精言微義。全書包括三教中名篇的精華,以振聾發(fā)聵喚醒愚蒙為宗旨,并不闡述艱深之哲學。一般而論,論及人生之無常與生活的虛幻,可以使人奮發(fā)向上;也可以使生活流于放蕩享樂,因為人生短促,一切確如云煙過眼。在道家,尤其要修得羽化登仙,并不企求在遙遠的來世,而是就在今生現(xiàn)世。不論如何,在控鶴府中雖然也有幾個儒士文人在內(nèi),哲理的鉆研似乎并不重要。那些人的職務由他們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是皇帝的“供奉”。
控鶴府里天天的事情不外是飲酒,開筵,賭博。似乎是武后要把這個控鶴府弄成一個神仙洞府。這所建筑圍繞在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瑤光殿。武后這種驕奢淫逸狂歡取樂的生活,令人想起以荒淫亡國的隋煬帝來。在控鶴府后面便是一里長的御花園,園中有一個長方的池塘,池塘里有兩個小島,四周全是花草樹木,精雕彩繪的牌坊游廊。后來又捏造出神話來,說張昌宗前生就是古代的仙人王子晉。為要把這個道家的仙夢實現(xiàn)在人間,張昌宗乃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zhí)洞簫一支,跨木鶴,周行園中,真是人人稱羨。
到最后,控鶴府里滿是些個美少年,這些美少年便成了武后的后宮佳麗,滿足了武后的心愿??墒沁@個藏滿美少年的控鶴府漸漸成了一個男色同性戀的天地。因為穢聲四播,結(jié)果,有一個平民給武后上了一個奏折,滑稽之至,令人捧腹,為平民給帝王上書以來所未曾有。原來那人是一個青年男子,姓魏,在大庭廣眾之前公然聲稱憑他的私處之美,他有入控鶴府充當供奉的資格。這時大臣朱敬則,年已七十歲,為一剛正儒臣,當年曾彈劾來俊臣濫用刑法?,F(xiàn)在聞聽魏某出此穢言,不由大怒。以為身為大臣,不可不言,乃上書武后:
“竊以為陛下有張氏兄弟亦可以自娛矣。陛下豈以二臣為不足必欲置美少年耶?滿朝之中已人言嘖嘖矣。竊聞有魏厚祥者,以精力過人自炫,公然自請位列宿衛(wèi),并尚有……”
武后將奏折閱后向朱敬則說:“愛卿為國勤勞,殊可嘉勉。但此事朕并不知悉!”
一般儒臣都對武后的荒淫側(cè)目而視。宋璟為人秉性剛直,強硬不屈,一天,當面稱張易之為“夫人”侮辱他。有一次,侍中韋安石在賭牌桌上,看見張氏兄弟把幾個四川商人叫進皇宮賭博。韋安石大怒,以銅臭商人居然進入皇宮,實在有辱皇室尊嚴,將幾個四川商人驅(qū)逐出宮。
自從朱敬則與武后上本之后,武后已經(jīng)覺察出控鶴府的丑聲外泄。她覺得應當改一下控鶴府的名稱,于是索性改為“奉宸府”。她酒宴之間的時光,一半要消磨在床上。
武后荒淫的傳說弄得滿城風雨。廬陵王哲之子元亨現(xiàn)遵武后意稱皇孫,對武后淫行極為憎惡。他正年輕,才二十歲光景,其姊新嫁與武承嗣之子武延基。姊弟之間難免說起武后之淫邪敗行。武后后來聞聽此事,大怒,以為大不敬。武后雖然年老,暴戾之氣未減,反倒越發(fā)狠毒。她下令把皇孫孫女二人活活鞭撻而死,令延基自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