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煙草的古代歷史
煙草曾被譯為“返魂香”,因為古人認為可用其還魂,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關于煙草的古代歷史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關于煙草的古代歷史:
煙草大約于明代嘉靖末至萬歷初經菲律賓傳入我國南方,后迅速在全國推廣種植,吸煙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至清代吸煙已成為國人的基本嗜好。此物在進入中國時,還傳入一個為中國人所津津樂道的故事:當時,呂宋島上淡巴國公主死后,被棄于野外,沒想到她在聞到煙草香味后竟蘇醒了!從此,被譯名“淡巴菰”的煙草又有了神奇的名字“返魂香”。
從史料上看,古人對煙草的嗜好甚至比今人還嚴重,這或許與古人對煙草的過度迷信有關。據最早著錄煙草的醫學書籍《本草匯言》載:“此藥氣甚辛烈,得火燃取煙氣吸入喉中,大能御霜露風雨之寒,避山蠱鬼邪之氣,小兒食此能殺疳積,婦人食此能消癥痞。”
《露書》還記載,煙草“能令人醉,亦辟瘴氣,搗汁可毒頭虱”。古人還相信,煙草能治畏寒、發熱等所謂“寒疾”。明末人王逋曾在《蚓庵瑣語》中記載:“煙葉出閩中,邊上人寒疾,非此不治。”姚可成輯《食物本草》中還有一觀點,認為煙草能“當飯吃”,稱“凡食煙,饑能使飽,飽能使饑,醒能使醉,醉能使醒,一切抑郁愁悶,俱可藉以消遣,故亦名忘憂草。”可見在古代,煙草還一度被認為是對身體有益的。
但到了清代,就有醫生提出吸煙有害健康了。名醫張璐已在其所著的《本經逢原》中提出:“豈知毒草之氣,熏灼臟腑,游行經絡,能無壯火散氣之慮乎。”清人陳淏子在《花鏡》中也提出煙草“久服肺焦,非患膈即吐紅。抑且有病,投藥不效,總宜少用”。名醫吳澄在《不居集·煙論》中甚至認為,“無病之人頻頻熏灼,津涸液枯,暗損天年”,對吸煙者提出了警告:“虛損之人,最宜戒此。”
吳儀洛在《本草從新》里干脆將煙草列入“毒草類”。其卷四中的“煙”條稱“火氣熏灼,耗血損年,衛生者宜遠之”。并附注,煙草“最爍肺陰,今人患喉風咽痛、嗽血失音之癥甚多,未必不由嗜煙所致”。吸煙有害不言而喻,故古代有識之士一直呼吁遠離煙草。
清康熙三十年進士張翔鳳在《種煙行》詩中稱:“吁嗟老農勿健羨,此物鳩毒奇莫居。”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故事:
在1839年3月的一天,廣州萬人空巷,成千上萬的人擠在珠江兩岸,爭著目睹欽差大臣林則徐的風采,同時也在等待他完成一件大事,就是銷煙!
林則徐為什么要銷煙呢,這還要從當時的鴉片走私猖獗說起。嘉慶皇帝后期,清朝的統治越來越衰落,而此時歐美國家發展卻很快,歐美國家的商人把人口眾多、地域廣闊的中國,作為他們海外市場擴張的主要目標。
但中國自古便以農業立國,老百姓過著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對外來商品需求量很小,加上清朝的統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閉關鎖國,于是外國商品在中國幾乎沒有銷路,相反,中國的瓷器、茶葉和絲綢在外國卻大受歡迎。
這樣一來,許多白花花的銀子就流入中國,外國人不愿意了,他們就想通過走私吸食后會上癮的鴉片來獲得暴利。
嘉慶皇帝死后,道光皇帝即位,在道光剛當上皇帝的時候,鴉片的輸入量只為四千余箱,短短十八年,鴉片的輸入量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泛濫,不僅使中國人身體越來越差,還使很多白銀流向外國,導致朝廷財政收入大大減少。
清政府于是實施了禁煙政策,但沒想到鴉片走私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猖狂。大家對禁煙的看法不一,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湖廣總督林則徐就是禁煙的強烈支持者。
林則徐出生在福建,他的父母指望兒子好好讀書,將來能夠當大官。可是林則徐的父親收入很微薄,林則徐的母親每天在操持完家務后,還要做些手工活來分擔家庭的負擔。在這樣的情況下,送林則徐去念書是相當困難的,但好在林則徐的父親是私塾老師,他打算親自培養林則徐。于是林則徐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便教他四書五經;十四歲就中了秀才;二十歲就中了舉人。
隨著林則徐慢慢長大,他的家庭也越來越困難,于是林則徐只好離開家鄉,當了私塾老師。后來他又辭去了私塾老師的職務,到了廈門,得到一份海上防務方面的工作。幸運的是,林則徐受到新上任的福建巡撫張師誠的賞識,被招入張師誠的府中工作。
然后林則徐中了進士,開始進入官場,實現了父母的期望。在做官期間,他嚴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則,是受群眾愛戴的好官。在廈門時,林則徐就注意到了鴉片走私這件事。后來,鴉片在中國越來越泛濫,于是他就向朝廷上奏,請求一定要嚴禁鴉片。
還未等皇上對他的奏章作批示,他就開始在自己負責的地方嚴厲禁止鴉片。
他還讓人幫忙配制了一種藥丸,幫助對鴉片上癮的人戒煙。
禁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這只是很小的一個范圍,在其他地方,還有很多人正在被鴉片折磨,杜絕鴉片來源才是關鍵。
于是他又寫了一道奏折,提出了應該怎樣一步步實現禁煙。舉棋不定的道光皇帝讀到奏折中的“若再由鴉片泛濫下去,那么過不了幾十年,中國就再也沒有可以御敵的士兵,也沒有可以充當軍餉的錢財”這句話后,終于決定禁煙。于是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州查禁鴉片。
從京城到廣州,足足用了兩個月,廣州人民都在等待林則徐的到來,所以他到廣州那天,許多人來迎接他的到來。
林則徐也沒有讓人民失望。在沒到之前,他已提前掌握了大量的資料,他到達廣州的第二天就發出了禁煙的公告,他命令外國鴉片販子限期繳出鴉片,并要他們保證今后永遠不走私鴉片。
當時的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是一個狡猾的人,他不肯繳出鴉片,面對林則徐的命令,他采取不理不睬的方法。林則徐于是嚴正聲明:“鴉片一日沒有斷絕,我就一日不回京城,我發誓要讓這件事有始有終。”在林則徐的堅決斗爭下,義律和鴉片販子同意繳出全部鴉片。
從林則徐到達廣州到義律被迫同意繳出全部鴉片,總共用了十八天。林則徐收繳鴉片取得了第一回合的勝利。接著就是要鴉片販子們兌現承諾,繳出鴉片了。
收繳一共用了三十四天時間,在這段日子,林則徐一刻都沒有放松,他驗明收繳鴉片的數量并報告了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要求林則徐將收繳的鴉片就地銷毀。于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開始了。
林則徐先令人挖好了兩個大池子,在池中放入水,然后將鴉片放入浸泡,并在水中加上生石灰。生石灰放入水中產生大量的熱,能將生水馬上煮沸,放入水中的鴉片就這樣銷毀了。
一共用了二十三天,繳獲的鴉片才全部被銷毀。銷煙行動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虎門海灘每天都有上萬人觀看。
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上的第一個勝利,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于侵略者的決心。